过去的几年,是云原生技术和理念得到广泛接受的几年。在这个快速发展的领域,预测未来显得尤其困难,但是我们又有着一些坚定的信念,相信以开放创新为支撑的云原生领域会持续重塑软件生命周期,带来不断的价值。 2019,在众多热门技术趋势中,云原生的关注度居高不下,很多
(作者排名不分先后) 作者:叔同、谷朴、不瞋、育睿、许晓斌、至简、典违、鲁直、改之、小剑、汤志敏、白慕、循环、文卿,喽哥、水鸟、神秀 过去的几年,是云原生技术和理念得到广泛接受的几年。在这个快速发展的领域,预测未来显得尤其困难,但是我们又有着一些坚定的信念,
王坚院士曾讲过一句话让人印象深刻,他说「云计算的本质是服务,如果不能将计算资源规模化、大范围地进行共享,如果不能真正以服务的方式提供,就根本算不上云计算。」众所周知,阿里云是完全经历了从 0 到 1,再到 100 的过程,将计算发挥到极致背后有一个关键的服务
作者 | 王夕宁 阿里巴巴高级技术专家 关注“阿里巴巴云原生”公众号,参与文末留言互动,即有机会获得赠书福利! 本文摘自于由阿里云高级技术专家王夕宁撰写的《Istio 服务网格技术解析与实践》一书,文章从基础概念入手,介绍了什么是服务网格及 Istio,针
科技云报道原创。 混合云趋势下,数据中心的网络流量监控正在变得越来越复杂。 据咨询机构Enterprise Management Associates调研显示,在企业上云之前,大多数企业已经采用了4-10个工具来监控网络并进行排障。当多云环境和混合IT架构来
思科云全球使用情况指数调查显示,到2020年底,68%的企业工作负载将会搬到公有云上,其他的将在私有云中完成,云计算使用总量将达到92%。既然公有云如此受欢迎,为什么私有云还会存活下来呢?在建立起根深蒂固的“云DNA”之前,不管你的公司有多大,都不可能和公有
最近订阅学习了《深入浅出云计算》专栏,一口气学完之后,做了一些总结笔记形成此文,特分享与你,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本文为上半部分,主要总结了IaaS篇的核心要点。 在不同云上的用户访问体验,以及对云资源的使用 洞察周期及范围:2017年4月-2017年9月 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