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一起讨论下Android的handler机制。 相信写过android的童鞋,一定对handler很熟悉。因为使用频率实在太高了。尤其是在非ui线程,想要刷新ui控件的时候。因为ui控件的刷新只能在主线程做,但是我们可能有在非ui线程却需要更新ui的需
源码分析Android Handler是如何实现线程间通信的 Handler作为Android消息通信的基础,它的使用是每一个开发者都必须掌握的。开发者从一开始就被告知必须在主线程中进行UI操作。但Handler是如何实现线程间通信的呢?本文将从源码中分析
前言 每个Android进程只能运行在自己拥有的虚拟地址空间,对于用户空间。不同进程之间彼此是不能共享的,而内核空间是可以共享的。Client和Server进程通信就是利用进程间可以共享内核内存空间来完成底层通信工作的,Client和Server通过ioct
继续分析这个函数之前,又要解释两个数据结构了,一个是struct binder_thread结构体,顾名思久,它表示一个线程,这里就是执行binder_become_context_manager函数的线程了。 struct binder_thread {
Android进程间通信(一):AIDL使用详解 一、概述 AIDL是Android Interface Definition Language的缩写,即Android接口定义语言。它是Android的进程间通信比较常用的一种方式。 Android中,每一个
上一篇文章Android进程间通信(IPC)机制Binder简要介绍和学习计划简要介绍了Android系统进程间通信机制Binder的总体架构,它由Client、Server、Service Manager和驱动程序Binder四个组件构成。本文着重介绍组件
这里我们可以看到IHelloService.aidl这个文件编译后的真面目,原来就是根据IHelloService接口的定义生成相应的Stub和Proxy类,这个就是我们熟悉的Binder机制的内容了,即实现这个HelloService的Server必须继续
版权声明:本文为博主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blog.csdn.net/u013132758。 https://blog.csdn.net/u013132758/article/details/5123336
 iOS与安卓的主要区别在于1、两者运行机制不同:iOS采用的是沙盒运行机制,安卓采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