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发布那个rsync算法后,想看看数据压缩的算法,知道一个经典的压缩算法Huffman算法。相信大家应该听说过 David Huffman 和他的压缩算法—— Huffman Code,一种通过字符出现频率,Priority Queue,和二叉树来进行的
(英语:Advanced Audio Coding,AAC),出现于1997年,基于 MPEG-2的音讯编码技术。由Fraunhofer IIS、杜比实验室、AT&T、Sony(新力)等公司共同开发,目的是取代MP3格式。 背景 1997年制订不兼容MPEG-
一、概念 树的路径长度:树的路径长度是从树根到树中每一结点的路径长度之和。在结点数目相同的二叉树中,完全二叉树的路径长度最短。 结点的权:在一些应用中,赋予树中结点的一个有某种意义的实数。 结点的带权路径长度:结点到树根之间的路径长度与该结点上权的乘
[原创]桓泽学音频编解码(1):MPEG1 MP3 系统算法分析 [原创]桓泽学音频编解码(2):AC3/Dolby Digital 系统算法分析 [原创]桓泽学音频编解码(3):AAC 系统算法分析 [原创]桓泽学音频编解码(4):MP3 和 AAC 中反量
我的博客即将入驻“云栖社区”,诚邀技术同仁一同入驻。 参考资料 《算法(java)》 — — Robert Sedgewick, Kevin Wayne 《数据结构》
[原创]桓泽学音频编解码(1):MPEG1 MP3 系统算法分析 [原创]桓泽学音频编解码(2):AC3/Dolby Digital 系统算法分析 [原创]桓泽学音频编解码(3):AAC 系统算法分析 [原创]桓泽学音频编解码(4):MP3 和 AAC 中反量
[原创]桓泽学音频编解码(1):MPEG1 MP3 系统算法分析 [原创]桓泽学音频编解码(2):AC3/Dolby Digital 系统算法分析 [原创]桓泽学音频编解码(3):AAC 系统算法分析 [原创]桓泽学音频编解码(4):MP3 和 AAC 中反量
《H.264/AVC视频编解码技术详解》视频教程已经在“CSDN学院”上线,视频中详述了H.264的背景、标准协议和实现,并通过一个实战工程的形式对H.264的标准进行解析和实现,欢迎观看!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只有自己按照标准文档以代码的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