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2人关注此标签
MongoDB 底层使用了 WiredTiger 存储引擎,WT 使用的块分配策略会产生磁盘碎片,通过理解collStats 和 dbStats 命令中的各种 size,最后我们看下真正的磁盘碎片率怎么计算,是否需要做 compact。
最近接到多个MongoDB内存方面的线上case及社区问题咨询,主要集中在: 为什么我的 MongoDB 使用了 XX GB 内存? 一个机器上部署多个 Mongod 实例/进程,WiredTiger cache 应该如何配置? MongoDB 是否应该使用 SWAP 空间来降低内存压力? M.
数据存储与数据库 MongoDB 线程 数据库 wiredtiger 配置 Cache 排序 page 协议栈 存储 TCMalloc 云数据库MongoDB版 内存子系统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云数据库MongoDB实例的监控与报警相关操作。 进入实例的详情页面,点击左侧的监控信息。在这里可以看到,MongoDB所提供的一些监控指标。上面这一行是针对MongoDB资源本身的CPU、内存、IOPS及磁盘的使用情况监控;下面这一行是针对WiredTiger引擎本身的一些属性监控。
MongoDB写操作的时间戳现在作为一项附加的元数据出现在WiredTiger存储层中。这使得MongoDB的时间和顺序在概念上变为可查询的,以便可以只检索特定时间或之前的数据。它通过创建MongoDB快照,允许数据库操作和事务可以从一个公共时间点开始工作。
MongoDB oplog (类似于 MySQL binlog) 记录数据库的所有修改操作,除了用于主备同步;oplog 还能玩出很多花样,比如 全量备份 + 增量备份所有的 oplog,就能实现 MongoDB 恢复到任意时间点的功能 通过 oplog,除了实现到备节点的同步,也可以额外再往单独的集群同步数据(甚至是异构的数据库),实现容灾、多活等场景,比如阿里云开源的 MongoShake 就能实现基于 oplog 的增量同步。
Mongodb Wiredtiger存储引擎实现原理 Mongodb-3.2已经WiredTiger设置为了默认的存储引擎,最近通过阅读wiredtiger源代码(在不了解其内部实现的情况下,读代码难度相当大,代码量太大,强烈建议官方多出些介绍文章),理清了wiredtiger的大致原理,并简单总
本文主要介绍MongoDB副本集备份恢复的方法、常用命令,以及一些具体的操作过程,最后介绍一种备份方案。
为什么需要 compact 一图胜千言 remove 与 drop 的区别 MongoDB 里删除一个集合里所有文档,有两种方式 db.collection.remove({}, {multi: true}),逐个文档从 btree 里删除,最后所有文档被删除,但文件物理空间不会被回收 db.
问题描述 MongoDB的写请求写入Primary, secondary从Primary自动获取并且应用oplog来保持和主库的同步, MongoDB 允许用户从Primary 或者 secondary 读取数据(由客户端ReadPreference 决定)。
云数据库 MongoDB 版 基于飞天分布式系统和高性能存储,提供三节点副本集的高可用架构,容灾切换,故障迁移完全透明化。
数据存储与数据库 MongoDB wiredtiger Cache 同步 Driver session timestamp 云数据库MongoDB版
MongoDB journal 与 oplog,谁先写入?最近经常被人问到,本文主要科普一下 MongoDB 里 oplog 以及 journal 这两个概念。 journal journal 是 MongoDB 存储引擎层的概念,目前 MongoDB主要支持 mmapv1、wiredtiger、mongorocks 等存储引擎,都支持配置journ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