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我不是针对谁我是说在坐的各位都是垃圾
蓝牙手环 x 1
云栖定制电脑包 x 1
福禄寿淘公仔 x 1
aoteman675
已获得蓝牙手环
复制链接去分享
对于日益发展的 AI 技术,您是如何控制潜在风险的?
AI的风险很大,权限给予太大了,不然就不是智能了。人工智能的行为就像工程施工一样,需要配一个监理,在执行时监督行为是否符合设定要求。而且要及时做好数据的备份和业务双活机制,同时隔离也是要做好了,防止网络侵入。总之不能任由为所欲为。
您是如何权衡新技术与安全的?
技术的应用离不开实际的生产环境,所以我们的软件测试一定要全,在场景上做到全覆盖,同时新技术要做好风险控制机制,在异常时,自动切换环境。不能为了不出事故而不使用新技术,但是我们可以在人为保证安全下测试稳定性。
您对这次的删库事件怎么看?
幸好可以数据回滚,这事故就是因为太相信自动化运维系统了,来自异常操作竟然没有隔离行为,数据备份机制也没有经过实际的考验,关键还是缺少监督。。
盖地虎王晓
已获得福禄寿淘公仔
复制链接去分享
对于日益发展的 AI 技术,您是如何控制潜在风险的?
AI是个好东西,但是用的好是个宝,用的不好那就是一个定时炸弹。现在数据是一个科技公司的生命线,所以数据容灾非常重要,我们公司无论是程序还是数据库,每次大动之前,都要备份两个,在线一个,本地一个,随时打算覆盖回去。
您是如何权衡新技术与安全的?
要勇于接受新技术,不能说存在风险就不去做,但是软件测试工作及容灾工作一定不能拉下。软件测试尽可能的详细,尽可能的找到新技术的BUG,将它消灭在萌芽状态。后面就是容灾备份了,这两个要两手一起抓,两手都要硬,不然就等着跑路吧。
您对这次的删库事件怎么看?
这和之前的顺风删除事件,及腾讯云数据丢失事件一个样子,没有做好数据备份,还有就是运维机制有问题,权限把控不到位。所以这些如果不做好,类似的问题还会有。所以要从制度到人都能做好防范才可以。
杜宝宝
已获得云栖定制电脑包
复制链接去分享
对于日益发展的 AI 技术,您是如何控制潜在风险的?
1.把ai也当做一段程序,是程序就会有bug,要多场景多环境的测试,达到一定的稳定性才可以生产环境部署。
2.权限控制,对一些重要的数据只能有只读权限,经过一段时间生产环境测试过后,才可以逐步的开放其他权限。
3.也是最重要的,就是要对ai执行的命令和操作可以手动控制或者回滚。确保主动权在人的手上。
您是如何权衡新技术与安全的?
1,新技术可以极大的提高生产效率,改善人民的生产水平。我是支持的
2,对待新技术我们要保持怀疑的态度,不是所有的新技术都是好的,一般初次版本,或者前几次都是不太稳定的。这时候不要盲目的追求可以先了解一下优缺点。或者经过大公司如阿里谷歌内部用过以后开源出来的。都挺不错。
3.新技术和安全不是鱼和熊掌的关系,新技术也可以很安全但是要经过大量的测试实验,经历过好多的修改才能合格的。所以要给新技术时间,除非一开始理论就是错误的。
您对这次的删库事件怎么看?
1,这是很正常的互联网时间。
2,表明了一些公司在自动化运维管理制度的缺陷。
3,实实在在告诉了我们备份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