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编译后运行时的内存分配

本文涉及的产品
公网NAT网关,每月750个小时 15CU
简介:

太好的文章了,看到不得不转,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5420e0000101a0w1.html


一、编译时与运行时的内存情况

1.编译时不分配内存
编译时是不分配内存的。此时只是根据声明时的类型进行占位,到以后程序执行时分配内存才会正确。所以声明是给编译器看的,聪明的编译器能根据声明帮你识别错误。
2.运行时必分配内存
运行时程序是必须调到“内存”的。因为CPU(其中有多个寄存器)只与内存打交道的。程序在进入实际内存之前要首先分配物理内存。
3.编译过程
只能简单说一下,因为如果要详细的话,就是一本书了《编译原理》。编译器能够识别语法,数据类型等等。然后逐行逐句检查编译成二进制数据的obj文件,然后再由链接程序将其链接成一个EXE文件。此时的程序是以EXE文件的形式存放在磁盘上
4.运行过程
当执行这个EXE文件以后,此程序就被加载到内存中,成为进程。此时一开始程序会初始化一些全局对象,然后找到入口函数(main()或者WinMain()),就开始按程序的执行语句开始执行。此时需要的内存只能在程序的堆上进行动态增加/释放了。

 

二、程序运行时的内存结构:

第一种图示:


另外一种图示:



各区段功能说明: 

1、程序代码区:存放函数体的二进制代码

2、全局区(静态区)(static):全局变量和静态变量的存储是放一块的,初始化的全局变量和静态变量一块区域, 未初始化的全局变量和未初始化的静态变量相邻的另一块区域。 程序结束后由系统释放。
3、文字常量区 :常量字符串就是放这里的。 程序结束后由系统释放。
4、堆区(heap): 一般由程序员分配释放, 若程序员不释放,程序结束时可能由OS回收 。注意它与数据结构中的堆是两回事,分配方式倒是类似于链表

5、栈区(stack):由编译器自动分配释放 ,存放函数的参数值,局部变量的值等。其操作方式类似于数据结构中的栈。


堆指:(满足堆性质的)优先队列的一种数据结构,第1个元素有最高的优先权;



栈指:满足先进后出的性质的数学或数据结构。
例如:

#include

#include

int overflow(char *buf)

{

char output[20];

strcpy(output,buf);

printf("out char output[20]/n",output);

getchar();

return 0;

}

int main()

{

char buf[100];

int j;

for(j=0;j<100;j++)

{

buf[j]='A';

}

overflow(buf);

return 0;

}

例:







ESP,EBP,EIP都是系统的寄存器,里面存的都是些地址

 为什么要说这三个指针,是因为我们系统中栈的实现上离不开他们三个。

 栈的数据结构,主要有以下特点: 后进先出。 它还有以下两个作用:1.栈是用来存储临时变量,函数传递的中间结果。2.操作系统维护的,对于程序员是透明的。

 通过一个小例子说说栈的原理:先写个小程序:void fun(void){   printf("hello world");}void main(void){  fun()  printf("函数调用结束");}这是一个简单的函数调用的例子。当程序进行函数调用的时候,我们经常说的是先将函数压栈,当函数调用结束后,再出栈。这一切的工作都是系统帮我们自动完成的。但完成的过程中,系统会用到下面三种寄存器:1.ESP2.EBP3.EIP


当调用fun函数开始时,三者的作用。

1.EIP寄存器里存储的是CPU下次要执行的指令的地址。 也就是调用完fun函数后,让CPU知道应该执行main函数中的printf("函数调用结束")语句了。

2.EBP寄存器里存储的是是栈的栈底指针,通常叫栈基址,这个是一开始进行fun()函数调用之前,由ESP传递给EBP的。(函数调用前你可以这么理解:ESP存储的是栈顶地址,也是栈底地址。)

3.ESP寄存器里存储的是调用函数fun()之后,栈的栈顶,并且始终指向栈顶。 

当调用fun函数结束后,三者的作用:

1.系统根据EIP寄存器里存储的地址,CPU就能够知道函数调用完,下一步应该做什么,也就是应该执行main函数中的printf(“函数调用结束”)。

2.EBP寄存器存储的是栈底地址,而这个地址是由ESP函数调用前传递给EBP的。等到调用结束,EBP会把其地址再次传回给ESP。所以ESP又一次指向了函数调用结束后,栈顶的地址。

其实我们对这个只需要知道三个指针是什么就可以,对我们学习栈溢出的问题以及看栈这方面的书籍有些帮助。 PS:<转>例子://main.cpp  int a = 0; //全局初始化区
char *p1; //全局未初始化区
main()
{
int b; //栈
char s[] = "abc""; //栈
char *p2; //栈
char *p3 = "123456"; //123456\0常量区,p3栈上。
static int c =0; //全局(静态)初始化区
p1 = (char *)malloc(10);
p2 = (char *)malloc(20);
}
分配得来得10和20字节的区域就堆区。
strcpy(p1, "123456"); 123456\0放常量区,编译器可能会将它与p3所指向的"123456"优化成一个地方。
编辑本段堆和栈的理论知识
1.申请方式 stack:
由系统自动分配。 例如,声明函数中一个局部变量 int b; 系统自动栈中为b开辟空间
heap:
需要程序员自己申请,并指明大小,c中malloc函数
如p1 = (char *)malloc(10);
C++中用new运算符
如p2 = new char[20];//(char *)malloc(10);
但是注意p1、p2本身是栈中的。
2.申请后系统的响应
栈:只要栈的剩余空间大于所申请空间,系统将为程序提供内存,否则将报异常提示栈溢出。
堆:首先应该知道操作系统有一个记录空闲内存地址的链表,当系统收到程序的申请时,会遍历该链表,寻找第一个空间大于所申请空间的堆结点,然后将该结点从空闲结点链表中删除,并将该结点的空间分配给程序,另外,对于大多数系统,会在这块内存空间中的首地址处记录本次分配的大小,这样,代码中的delete语句才能正确的释放本内存空间。另外,由于找到的堆结点的大小不一定正好等于申请的大小,系统会自动的将多余的那部分重新放入空闲链表中。
3.申请大小的限制
栈:Windows下,栈是向低地址扩展的数据结构,是一块连续的内存的区域。这句话的意思是栈顶的地址和栈的最大容量是系统预先规定好的,在 WINDOWS下,栈的大小是2M(也有的说是1M,总之是一个编译时就确定的常数),如果申请的空间超过栈的剩余空间时,将提示overflow。因此,能从栈获得的空间较小
堆:堆是向高地址扩展的数据结构,是不连续的内存区域。这是由于系统是用链表来存储的空闲内存地址的,自然是不连续的,而链表的遍历方向是由低地址向高地址。堆的大小受限于计算机系统中有效的虚拟内存。由此可见,堆获得的空间比较灵活,也比较大
4.申请效率的比较
栈由系统自动分配,速度较快。但程序员是无法控制的。
堆是由new分配的内存,一般速度比较慢,而且容易产生内存碎片,不过用起来最方便.
另外,在WINDOWS下,最好的方式是用VirtualAlloc分配内存,它不是在堆,也不是在栈,而是直接在进程的地址空间中保留一快内存,虽然用起来最不方便。但是速度快,也最灵活。
5.堆和栈中的存储内容
栈: 函数调用时,第一个进栈的是主函数中函数调用后的下一条指令(函数调用语句的下一条可执行语句)的地址,然后是函数的各个参数,大多数的C编译器中,参数是由右往左入栈的,然后是函数中的局部变量。注意静态变量是不入栈的。
当本次函数调用结束后,局部变量先出栈,然后是参数,最后栈顶指针指向最开始存的地址,也就是主函数中的下一条指令,程序由该点继续运行
堆:一般是在堆的头部用一个字节存放堆的大小。堆中的具体内容有程序员安排
6.存取效率的比较 char s1[] = "aaaaaaaaaaaaaaa";
char *s2 = "bbbbbbbbbbbbbbbbb";
aaaaaaaaaaa是在运行时刻赋值的;
而bbbbbbbbbbb是在编译时就确定的
但是,以后的存取中,在栈上的数组比指针所指向的字符串(例如堆)快
比如:
#include
void main()
{
char a = 1;
char c[] = "1234567890";
char *p ="1234567890";
a = c[1];
a = p[1];
return;
}
对应的汇编代码
10: a = c[1];
00401067 8A 4D F1 mov cl,byte ptr [ebp-0Fh]
0040106A 88 4D FC mov byte ptr [ebp-4],cl
11: a = p[1];
0040106D 8B 55 EC mov edx,dword ptr [ebp-14h]
00401070 8A 42 01 mov al,byte ptr [edx+1]
00401073 88 45 FC mov byte ptr [ebp-4],al
第一种在读取时直接就把字符串中的元素读到寄存器cl中,而第二种则要先把指针值读到edx中,在根据edx读取字符,显然慢了


相关实践学习
高可用应用架构
欢迎来到“高可用应用架构”课程,本课程是“弹性计算Clouder系列认证“中的阶段四课程。本课程重点向您阐述了云服务器ECS的高可用部署方案,包含了弹性公网IP和负载均衡的概念及操作,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您将了解在平时工作中,如何利用负载均衡和多台云服务器组建高可用应用架构,并通过弹性公网IP的方式对外提供稳定的互联网接入,使得您的网站更加稳定的同时可以接受更多人访问,掌握在阿里云上构建企业级大流量网站场景的方法。 学习完本课程后,您将能够: 理解高可用架构的含义并掌握基本实现方法 理解弹性公网IP的概念、功能以及应用场景 理解负载均衡的概念、功能以及应用场景 掌握网站高并发时如何处理的基本思路 完成多台Web服务器的负载均衡,从而实现高可用、高并发流量架构
相关文章
|
3月前
|
存储 程序员 C语言
【动态内存管理助力程序优化与性能飞升】(下)
【动态内存管理助力程序优化与性能飞升】
|
3月前
|
C语言
【动态内存管理助力程序优化与性能飞升】(中)
【动态内存管理助力程序优化与性能飞升】
|
7月前
|
Kubernetes Java 调度
Java 应用程序在 Kubernetes 上棘手的内存管理(下)
Java 应用程序在 Kubernetes 上棘手的内存管理
565 0
|
11天前
|
存储 编译器 C语言
深入探索C语言动态内存分配:释放你的程序潜力
深入探索C语言动态内存分配:释放你的程序潜力
26 0
|
3月前
|
存储 缓存 Java
Java性能优化: 如何减少Java程序的内存占用?
Java性能优化: 如何减少Java程序的内存占用?
237 2
|
30天前
|
缓存 算法 编译器
C/C++编译器内存优化技术:内存优化关注程序对内存的访问和使用,以提高内存访问速度和减少内存占用。
C/C++编译器内存优化技术:内存优化关注程序对内存的访问和使用,以提高内存访问速度和减少内存占用。
36 0
|
5月前
|
存储
【OS Pintos】用户程序是如何工作的 | Pintos 运行原理 | 虚拟内存 | 页函数 | 系统调用
【OS Pintos】用户程序是如何工作的 | Pintos 运行原理 | 虚拟内存 | 页函数 | 系统调用
160 0
|
2月前
|
监控 Java 编译器
优化Go语言程序中的内存使用与垃圾回收性能
【2月更文挑战第5天】本文旨在探讨如何优化Go语言程序中的内存使用和垃圾回收性能。我们将深入了解内存分配策略、垃圾回收机制,并提供一系列实用的优化技巧和建议,帮助开发者更有效地管理内存,减少垃圾回收的开销,从而提升Go程序的性能。
|
3月前
|
存储 程序员 编译器
C/C++程序内存区域划分以及各区域的介绍
C/C++程序内存区域划分以及各区域的介绍
|
3月前
|
Web App开发 前端开发 JavaScript
JavaScript 内存泄漏的检测与防范:让你的程序更稳定
JavaScript 内存泄漏的检测与防范:让你的程序更稳定
JavaScript 内存泄漏的检测与防范:让你的程序更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