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网络:理解和应对互联网环境下网络互连所带来的挑战》——导读

简介: 在信息化时代初期,人们陶醉于家用个人电脑,通过有线网络获取、分享信息,通过各种有线技术进行“互联网”体验。随着人们对信息的需求不断增加,这些有线技术也变得更加先进,功能更强大。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开始渴望更多的功能,更便捷的通信,而笔记本电脑的普及和无线网络技术的出现,使得这一需求得到满足。


c6f216b9870f014d4bb86e838030071136014268


8d849ac4a5a8ed092dcb3dd5abdc63857872141e

**

前言
**
    在信息化时代初期,人们陶醉于家用个人电脑,通过有线网络获取、分享信息,通过各种有线技术进行“互联网”体验。随着人们对信息的需求不断增加,这些有线技术也变得更加先进,功能更强大。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开始渴望更多的功能,更便捷的通信,而笔记本电脑的普及和无线网络技术的出现,使得这一需求得到满足。虽然最初的无线网络技术只提供了一些基本功能,但它们前景可观,其后通信迅速转向信息设备移动化,人们可以更加随心所欲地访问信息。伴随着“宽带大众化”的口号,无线互联网的时代已经到来。
    但是,高效的无线网络互联仍然面临着一些关键性的技术难题。更高的容量、更多的功能以及更少的使用限制,这是人们对于无线技术的需求,但这些需求却很难同时得到满足。另外,业界面临的频谱资源短缺的问题日益突出,这要求无线通信能更高效地利用稀缺的频谱资源。这些问题对于网络行业的发展是很大的挑战。为了满足不断增长的用户需求,市场上已经出现了各种各样相互竞争的无线技术。
    我们认为这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时代。在过去的15年间,我们很高兴见证了技术的进步,甚至也为业界做出了一些贡献。我们觉得竞争是好事,虽然有时会产生一些不好的影响,但总体上竞争有利于行业健康发展。事实上,即使某些技术没有获得市场的认可,却仍可能在业界极具影响力。技术进步的道路上充满了商业上的失败,却孕育了整个业界的创新。
    不可否认的是,当前无线网络的情况非常复杂,很多相互竞争的技术试图解决同样的问题。保持知识和专业技能与时俱进无疑是一个艰巨的任务,我们也面临着这个问题。如果你去看看我们的办公室,你会发现我们有大量图书,涵盖了你可以想到的关于无线技术的所有主题。对于某些特定主题,我们有自己最喜爱的内容,并在书上相应的地方做了标记,从而可以反复翻阅这些重要的文字和图表。但让我们沮丧的是,目前业界缺少一本能够涵盖所有我们感兴趣的话题的书籍。为什么一本书不能同时涵盖Wi-Fi和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 GSM)?为什么一本书不能同时考虑无线环境中的蓝牙和传输控制协议(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TCP)的性能?毕竟,在这个复杂的无线互联世界里,对我们任何一个人而言,很难把工作范围限定在某个特定技术。我们一直期盼能有一本书涵盖我们关心的所有方面。有太多次,我们以为找到了一本这样的书,最后却发现它对我们关心的方面只是浅尝辄止,大部分内容都是一般的工程性主题,而那些内容在其他书中已经出现过无数次。还有些书只是对技术规范长篇大论,仅仅陈述了某些技术是什么(what),却没有说清楚该技术为什么(why)要这样以及该技术怎样(how)达到目的。我们一些人在大学教授关于无线网络的课程,却一直苦恼于没有合适的教材。简而言之,我们还没有发现符合我们要求的有关无线组网(网络)技术的书,这就是我们决定写本书的原因。
    本书的目的是全面概述整个无线组网技术领域,但没能在书中面面俱到,否则那将是一本特别厚重的书。我们将10000+页的规范整合进400+页的书中,并专注于无线技术“重要”和“有趣”的方面。我们没有花费太多篇幅去讲解基础内容,目前已经有了很多相关方面的资料可供读者参考。本书并没有讲解技术规范中的每一个细节,而是聚焦于有趣的部分。收进本书的内容是我们看书时反复翻阅并做标记的内容,都是一些比较重要的文字和图表。
    我们不仅陈述了某项技术是什么(what),同时还试图说清楚该技术为什么(why)要这样以及该技术怎样(how)实现。我们希望编写一本浓缩了关键内容和关键图表的书,并希望本书值得你一次又一次地在上面做标记、加书签,使它成为你寻找答案的首要选择。我们还希望本书不仅能够帮助你掌握无线网络的现状,还能够帮助你理解它的历史和发展趋势。最后,我们希望你阅读本书时能乐在其中,正如我们写书时一样。

目录

**[第1章 引言
1.1 数据网络与蜂窝网络](https://yq.aliyun.com/articles/90258)**
1.2 无线互联网的历史
1.3 无线与有线的差异
1.4 无线互联网:不同的模型
1.5 分层通信模型
1.6 无线数据网络技术概述
1.6.1 WPAN
1.6.2 WLAN
1.6.3 WMAN
1.7 蜂窝网络技术概述
**[第2章 无线生态系统
2.1 无线标准化过程](https://yq.aliyun.com/articles/90296)**
2.2 IEEE
2.3 IETF
2.4 3GPP
2.5 3GPP2
2.6 国际电信联盟
2.7 Wi-Fi联盟
2.8 WiMAX论坛
2.9 蓝牙SIG
2.10 总结
**[第3章 无线个域网
3.1 蓝牙](https://yq.aliyun.com/articles/90378)**
3.1.1 LE蓝牙
3.1.2 蓝牙应用示例
3.1.3 蓝牙性能
3.2 ZigBee
3.2.1 IEEE 802.15.4
3.2.2 ZigBee联盟和规范
3.2.3 802.15.4的性能
3.3 UWB

相关文章
|
安全 网络安全 数据安全/隐私保护
Riverbed:广域网优化应对“云”发展
本文讲的是Riverbed:广域网优化应对“云”发展,广域网优化和应用加速将会是云计算普及过程中重要的关键技术
1922 0
《无线网络:理解和应对互联网环境下网络互连所带来的挑战》——1.7 蜂窝网络技术概述
过去的10~15年间,当大量的无线通信技术被802LMSC提出的同时,无线蜂窝通信技术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在十多年前,GSM和IS-95标准码分多址接入(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DMA)等2G通信技术是当时最先进的蜂窝通信技术,但是,其数据传输速率仅相当于互联网服务有线拨号的水平。
2043 0
《无线网络:理解和应对互联网环境下网络互连所带来的挑战》——2.3 IETF
IETF每年召开三次会议,然而,许多参与者并不参加会议,这和IEEE 802 LMSC有些类似,即标准的推进不是依靠正式的投票过程决定的。通常,只要工作组成员能达成大致共识,标准推进即被认为是可接收的。
1349 0
《无线网络:理解和应对互联网环境下网络互连所带来的挑战》——2.5 3GPP2
3GPP2标准网络采取cdma2000蜂窝网络技术及其相关的迁移技术。3GPP2旨在采用全IP核心网,每个BS和移动用户节点都具有全IP的功能。3GPP2中有四个TSG,接入网络接口TSG(Access Network Interface,TSG-A)、cdma2000 TSG(TSG-C)、服务和系统方面TSG(TSG-S)以及核心网TSG(TSG-X)。
1424 0
《无线网络:理解和应对互联网环境下网络互连所带来的挑战》——2.10 总结
无线网络已经彻底改变了世界交流的方式,一个巨大且正日益增长的生态系统衍生自这种转变。我们已经对其中的一些关键组织进行了概述,其成员定义的技术标准推动了无线产品市场的进步,也改善了消费者的体验。我们可以看到这些组织定义标准的过程各不相同,然而每一个组织对全球无线市场的影响是不可否认的。
1138 0
|
前端开发
《无线网络:理解和应对互联网环境下网络互连所带来的挑战》——1.4 无线互联网:不同的模型
当你阅读本书时,你可能会好奇为什么一些设计选择只用于某个特定标准,以及为什么它们与其他标准不同。举个例子,蓝牙WPAN设备通常比较小(移动电话、免提设备),而WiMAX-兼容 802.16的WMAN 设备可能会大一些(一个机架大小的基站)。
1193 0
《无线网络:理解和应对互联网环境下网络互连所带来的挑战》——2.6 国际电信联盟
人们所熟知的国际电信联盟ITU的成立可以追溯到1865年5月17日,也就是国际电报大会(International Telegraph Convention)第一次召开的时间。国际电报大会是在电报网络迅猛发展的背景下开创的,其目的是在20个欧洲国家之间开发一个统一的框架协议。
1674 0
《无线网络:理解和应对互联网环境下网络互连所带来的挑战》——3.3 UWB
超宽带(Ultra Wideband,UWB)是一种无线技术,该技术利用时间间隔极小的能量脉冲,产生频域消耗极大的带宽。我们将讨论UWB在个域网中的概念和应用;然而该技术已应用于雷达和测距等其他领域。与传统通信信号不同,UWB信号占用大量带宽。
1774 0
|
传感器 安全 物联网
《无线网络:理解和应对互联网环境下网络互连所带来的挑战》——3.2 ZigBee
IEEE 802.15.4-2006标准[13]定义了低速率无线个域网(Low-Rate Wireless Personal Area Networks,LR-WPAN)的MAC层和PHY层规范。这种技术适合于数据传感器、无线自动化,或其他不需要高数据速率的应用,如高质量的视频会议。
2211 0
《无线网络:理解和应对互联网环境下网络互连所带来的挑战》——2.8 WiMAX论坛
和Wi-Fi成为基于IEEE802.11的WLAN的代名词一样,“WiMAX”这个营销术语也已成为基于IEEE802.16的BWA网络的代名词。WiMAX论坛作为一个非盈利性国际组织,成立于2001年4月,基于IEEE802.16和ETSI HIPERMAN标准对产品进行一致性和互操作性认证。
1260 0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