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Python与设计模式--责任链模式

简介: #一、请假系统 假设有这么一个请假系统:员工若想要请3天以内(包括3天的假),只需要直属经理批准就可以了;如果想请3-7天,不仅需要直属经理批准,部门经理需要最终批准;如果请假大于7天,不光要前两个经理批准,也需要总经理最终批准。类似的系统相信大家都遇到过,那么该如何实现呢?首先想到的当然是if…else…,但一旦遇到需求变动,其臃肿的代码和复杂的耦合缺点都显现出来。简单分析下需求,“假条”在三

一、请假系统

假设有这么一个请假系统:员工若想要请3天以内(包括3天的假),只需要直属经理批准就可以了;如果想请3-7天,不仅需要直属经理批准,部门经理需要最终批准;如果请假大于7天,不光要前两个经理批准,也需要总经理最终批准。类似的系统相信大家都遇到过,那么该如何实现呢?首先想到的当然是if…else…,但一旦遇到需求变动,其臃肿的代码和复杂的耦合缺点都显现出来。简单分析下需求,“假条”在三个经理间是单向传递关系,像一条链条一样,因而,我们可以用一条“链”把他们进行有序连接。
构造抽象经理类和各个层级的经理类:

class manager():
    successor = None
    name = ''
    def __init__(self, name):
        self.name = name
    def setSuccessor(self, successor):
        self.successor = successor
    def handleRequest(self, request):
        pass
class lineManager(manager):
    def handleRequest(self, request):
        if request.requestType == 'DaysOff' and request.number <= 3:
            print '%s:%s Num:%d Accepted OVER' % (self.name, request.requestContent, request.number)
        else:
            print '%s:%s Num:%d Accepted CONTINUE' % (self.name, request.requestContent, request.number)
            if self.successor != None:
                self.successor.handleRequest(request)
class departmentManager(manager):
    def handleRequest(self, request):
        if request.requestType == 'DaysOff' and request.number <= 7:
            print '%s:%s Num:%d Accepted OVER' % (self.name, request.requestContent, request.number)
        else:
            print '%s:%s Num:%d Accepted CONTINUE' % (self.name, request.requestContent, request.number)
            if self.successor != None:
                self.successor.handleRequest(request)
class generalManager(manager):
    def handleRequest(self, request):
        if request.requestType == 'DaysOff':
            print '%s:%s Num:%d Accepted OVER' % (self.name, request.requestContent, request.number)
class request():
    requestType = ''
    requestContent = ''
    number = 0
AI 代码解读

request类封装了假期请求。在具体的经理类中,可以通过setSuccessor接口来构建“责任链”,并在handleRequest接口中实现逻辑。场景类中实现如下:

if  __name__=="__main__":
    line_manager = lineManager('LINE MANAGER')
    department_manager = departmentManager('DEPARTMENT MANAGER')
    general_manager = generalManager('GENERAL MANAGER')

    line_manager.setSuccessor(department_manager)
    department_manager.setSuccessor(general_manager)

    req = request()
    req.requestType = 'DaysOff'
    req.requestContent = 'Ask 1 day off'
    req.number = 1
    line_manager.handleRequest(req)

    req.requestType = 'DaysOff'
    req.requestContent = 'Ask 5 days off'
    req.number = 5
    line_manager.handleRequest(req)

    req.requestType = 'DaysOff'
    req.requestContent = 'Ask 10 days off'
    req.number = 10
    line_manager.handleRequest(req)
AI 代码解读

打印如下:
LINE MANAGER:Ask 1 day off Num:1 Accepted OVER
LINE MANAGER:Ask 5 days off Num:5 Accepted CONTINUE
DEPARTMENT MANAGER:Ask 5 days off Num:5 Accepted OVER
LINE MANAGER:Ask 10 days off Num:10 Accepted CONTINUE
DEPARTMENT MANAGER:Ask 10 days off Num:10 Accepted CONTINUE
GENERAL MANAGER:Ask 10 days off Num:10 Accepted OVER

二、责任链模式

责任链模式的定义如下:使多个对象都有机会处理请求,从而避免了请求的发送者和接收者之间的耦合关系。将这些对象连成一条链,并沿着这条链传递该请求,直到有对象处理它为止。
f1.png
需要说明的是,责任链模式中的应该只有一个处理者,也就是说,本例中的“最终批准”为该对象所谓的“请求处理”。

三、责任链模式的优点和应用场景

优点:
1、将请求者与处理者分离,请求者并不知道请求是被哪个处理者所处理,易于扩展。
应用场景:
1、若一个请求可能由一个对请求有链式优先级的处理群所处理时,可以考虑责任链模式。除本例外,银行的客户请求处理系统也可以用责任链模式实现(VIP客户和普通用户处理方式当然会有不同)。

四、责任链模式的缺点

1、如果责任链比较长,会有比较大的性能问题;
2、如果责任链比较长,若业务出现问题,比较难定位是哪个处理者的问题。

途索
+关注
目录
打赏
0
0
0
0
278
分享
相关文章
Python 高级编程与实战:深入理解设计模式与软件架构
本文深入探讨了Python中的设计模式与软件架构,涵盖单例、工厂、观察者模式及MVC、微服务架构,并通过实战项目如插件系统和Web应用帮助读者掌握这些技术。文章提供了代码示例,便于理解和实践。最后推荐了进一步学习的资源,助力提升Python编程技能。
「全网最细 + 实战源码案例」设计模式——责任链模式
责任链模式(Chain of Responsibility Pattern)是一种行为型设计模式,允许将请求沿着处理者链进行发送。每个处理者可以处理请求或将其传递给下一个处理者,从而实现解耦和灵活性。其结构包括抽象处理者(Handler)、具体处理者(ConcreteHandler)和客户端(Client)。适用于不同方式处理不同种类请求、按顺序执行多个处理者、以及运行时改变处理者及其顺序的场景。典型应用包括日志处理、Java Web过滤器、权限认证等。
73 13
「全网最细 + 实战源码案例」设计模式——责任链模式
Python编程中的设计模式:工厂方法模式###
本文深入浅出地探讨了Python编程中的一种重要设计模式——工厂方法模式。通过具体案例和代码示例,我们将了解工厂方法模式的定义、应用场景、实现步骤以及其优势与潜在缺点。无论你是Python新手还是有经验的开发者,都能从本文中获得关于如何在实际项目中有效应用工厂方法模式的启发。 ###
Python编程中的设计模式应用与实践感悟####
本文作为一篇技术性文章,旨在深入探讨Python编程中设计模式的应用价值与实践心得。在快速迭代的软件开发领域,设计模式如同导航灯塔,指引开发者构建高效、可维护的软件架构。本文将通过具体案例,展现设计模式如何在实际项目中解决复杂问题,提升代码质量,并分享个人在实践过程中的体会与感悟。 ####
Python编程中的设计模式:优雅解决复杂问题的钥匙####
本文将探讨Python编程中几种核心设计模式的应用实例与优势,不涉及具体代码示例,而是聚焦于每种模式背后的设计理念、适用场景及其如何促进代码的可维护性和扩展性。通过理解这些设计模式,开发者可以更加高效地构建软件系统,实现代码复用,提升项目质量。 ####
Kotlin - 改良设计模式 - 责任链模式
Kotlin - 改良设计模式 - 责任链模式
62 3
Python编程中的设计模式应用与实践感悟###
在Python这片广阔的编程疆域中,设计模式如同导航的灯塔,指引着开发者穿越复杂性的迷雾,构建出既高效又易于维护的代码结构。本文基于个人实践经验,深入探讨了几种核心设计模式在Python项目中的应用策略与实现细节,旨在为读者揭示这些模式背后的思想如何转化为提升软件质量的实际力量。通过具体案例分析,展现了设计模式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独特魅力,鼓励开发者在日常编码中积极采纳并灵活运用这些宝贵的经验总结。 ###
Kotlin - 改良设计模式 - 责任链模式
Kotlin - 改良设计模式 - 责任链模式
74 9
Python编程中的设计模式之美:提升代码质量与可维护性####
【10月更文挑战第21天】 一段简短而富有启发性的开头,引出文章的核心价值所在。 在编程的世界里,设计模式如同建筑师手中的蓝图,为软件的设计和实现提供了一套经过验证的解决方案。本文将深入浅出地探讨Python编程中几种常见的设计模式,通过实例展示它们如何帮助我们构建更加灵活、可扩展且易于维护的代码。 ####
Kotlin教程笔记(55) - 改良设计模式 - 责任链模式
Kotlin教程笔记(55) - 改良设计模式 - 责任链模式
47 0
AI助理

你好,我是AI助理

可以解答问题、推荐解决方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