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负载均衡的一切:总结与思考

简介: 古人云,不患寡而患不均。在计算机的世界,这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负载均衡(load balancing),所谓负载均衡,就是说如果一组计算机节点(或者一组进程)提供相同的(同质的)服务,那么对服务的请求就应该均匀的分摊到这些节点上。

古人云,不患寡而患不均。

在计算机的世界,这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负载均衡(load balancing),所谓负载均衡,就是说如果一组计算机节点(或者一组进程)提供相同的(同质的)服务,那么对服务的请求就应该均匀的分摊到这些节点上。负载均衡的前提一定是“provide a single Internet service from multiple servers”, 这些提供服务的节点被称之为server farm、server pool或者backend servers。

这里的服务是广义的,可以是简单的计算,也可能是数据的读取或者存储。负载均衡也不是新事物,这种思想在多核CPU时代就有了,只不过在分布式系统中,负载均衡更是无处不在,这是分布式系统的天然特性决定的,分布式就是利用大量计算机节点完成单个计算机无法完成的计算、存储服务,既然有大量计算机节点,那么均衡的调度就非常重要。

负载均衡的意义在于,让所有节点以最小的代价、最好的状态对外提供服务,这样系统吞吐量最大,性能更高,对于用户而言请求的时间也更小。而且,负载均衡增强了系统的可靠性,最大化降低了单个节点过载、甚至crash的概率。不难想象,如果一个系统绝大部分请求都落在同一个节点上,那么这些请求响应时间都很慢,而且万一节点降级或者崩溃,那么所有请求又会转移到下一个节点,造成雪崩。

事实上,网上有很多文章介绍负载均衡的算法,大多都是大同小异。本文更多的是自己对这些算法的总结与思考。

一分钟了解负载均衡的一切

本章节的标题和内容都来自一分钟了解负载均衡的一切这一篇文章。当然,原文的标题是夸张了点,不过文中列出了在一个大型web网站中各层是如何用到负载均衡的,一目了然。

常见互联网分布式架构如上,分为客户端层、反向代理nginx层、站点层、服务层、数据层。可以看到,每一个下游都有多个上游调用,只需要做到,每一个上游都均匀访问每一个下游,就能实现“将请求/数据【均匀】分摊到多个操作单元上执行”。

(1)【客户端层】到【反向代理层】的负载均衡,是通过“DNS轮询”实现的;

(2)【反向代理层】到【站点层】的负载均衡,是通过“nginx”实现的;

(3)【站点层】到【服务层】的负载均衡,是通过“服务连接池”实现的;

(4)【数据层】的负载均衡,要考虑“数据的均衡”与“请求的均衡”两个点,常见的方式有“按照范围水平切分”与“hash水平切分”。

数据层的负载均衡,在我之前的《带着问题学习分布式系统之数据分片》中有详细介绍。

算法衡量

在我看来,当我们提到一个负载均衡算法,或者具体的应用场景时,应该考虑以下问题:

第一,是否意识到不同节点的服务能力是不一样的,比如CPU、内存、网络、地理位置;

第二,是否意识到节点的服务能力是动态变化的,高配的机器也有可能由于一些突发原因导致处理速度变得很慢;

第三,是否考虑将同一个客户端,或者说同样的请求分发到同一个处理节点,这对于“有状态”的服务非常重要,比如session,比如分布式存储;

第四,谁来负责负载均衡,即谁充当负载均衡器(load balancer),balancer本身是否会成为瓶颈。

下面会结合具体的算法来考虑这些问题。

负载均衡算法

轮询算法(round-robin)

思想很简单,就是提供同质服务的节点逐个对外提供服务,这样能做到绝对的均衡。Python示例代码如下:

 

可以看到,所有的节点都是以同样的概率提供服务,即没有考虑到节点的差异,也许同样数目的请求,高配的机器CPU才20%,低配的机器CPU已经80%了。

加权轮询算法(weight round-robin)

加权轮训算法就是在轮训算法的基础上,考虑到机器的差异性,分配给机器不同的权重,能者多劳。注意,这个权重的分配依赖于请求的类型,比如计算密集型,那就考虑CPU、内存;如果是IO密集型,那就考虑磁盘性能。Python示例代码如下:

 

随机算法(random)

这个就更好理解了,随机选择一个节点服务,按照概率,只要请求数量足够多,那么也能达到绝对均衡的效果。而且实现简单很多

 

加权随机算法(random)

如同加权轮训算法至于轮训算法一样,也是在随机的时候引入不同节点的权重,实现也很类似。

 

当然,如果节点列表以及权重变化不大,那么也可以对所有节点归一化,然后按概率区间选择:

 

哈希法(hash)

根据客户端的IP,或者请求的“Key”,计算出一个hash值,然后对节点数目取模。好处就是,同一个请求能够分配到同样的服务节点,这对于“有状态”的服务很有必要:

 

只要hash结果足够分散,也是能做到绝对均衡的。

一致性哈希

哈希算法的缺陷也很明显,当节点的数目发生变化的时候,请求会大概率分配到其他的节点,引发到一系列问题,比如sticky session。而且在某些情况,比如分布式存储,是绝对的不允许的。

为了解决这个哈希算法的问题,又引入了一致性哈希算法,简单来说,一个物理节点与多个虚拟节点映射,在hash的时候,使用虚拟节点数目而不是物理节点数目。当物理节点变化的时候,虚拟节点的数目无需变化,只涉及到虚拟节点的重新分配。而且,调整每个物理节点对应的虚拟节点数目,也就相当于每个物理节点有不同的权重。

最少连接算法(least connection)

以上的诸多算法,要么没有考虑到节点间的差异(轮训、随机、哈希),要么节点间的权重是静态分配的(加权轮训、加权随机、一致性hash)。

考虑这么一种情况,某台机器出现故障,无法及时处理请求,但新的请求还是会以一定的概率源源不断的分配到这个节点,造成请求的积压。因此,根据节点的真实负载,动态地调整节点的权重就非常重要。当然,要获得接节点的真实负载也不是一概而论的事情,如何定义负载,负载的收集是否及时,这都是需要考虑的问题。

每个节点当前的连接数目是一个非常容易收集的指标,因此lease connection是最常被人提到的算法。也有一些侧重不同或者更复杂、更客观的指标,比如最小响应时间(least response time)、最小活跃数(least active)等等。

一点思考

有状态的请求  

首先来看看“算法衡量”中提到的第三个问题:同一个请求是否分发到同样的服务节点,同一个请求指的是同一个用户或者同样的唯一标示。什么时候同一请求最好(必须)分发到同样的服务节点呢?那就是有状态 -- 请求依赖某些存在于内存或者磁盘的数据,比如web请求的session,比如分布式存储。怎么实现呢,有以下几种办法:

(1)请求分发的时候,保证同一个请求分发到同样的服务节点

这个依赖于负载均衡算法,比如简单的轮训,随机肯定是不行的,哈希法在节点增删的时候也会失效。可行的是一致性hash,以及分布式存储中的按范围分段(即记录哪些请求由哪个服务节点提供服务),代价是需要在load balancer中维护额外的数据。

(2)状态数据在backend servers之间共享

保证同一个请求分发到同样的服务节点,这个只是手段,目的是请求能使用到对应的状态数据。如果状态数据能够在服务节点之间共享,那么也能达到这个目的。比如服务节点连接到共享数据库,或者内存数据库如memcached

(3)状态数据维护在客户端

这个在web请求中也有使用,即cookie,不过要考虑安全性,需要加密。

关于load balancer

接下来回答第四个问题:关于load balancer,其实就是说,在哪里做负载均衡,是客户端还是服务端,是请求的发起者还是请求的3。具体而言,要么是在客户端,根据服务节点的信息自行选择,然后将请求直接发送到选中的服务节点;要么是在服务节点集群之前放一个集中式代理(proxy),由代理负责请求求分发。不管哪一种,至少都需要知道当前的服务节点列表这一基础信息。

如果在客户端实现负载均衡,客户端首先得知道服务器列表,要么是静态配置,要么有简单接口查询,但backend server的详细负载信息,就不适用通过客户端来查询。因此,客户端的负载均衡算法要么是比较简单的,比如轮训(加权轮训)、随机(加权随机)、哈希这几种算法,只要每个客户端足够随机,按照大数定理,服务节点的负载也是均衡的。要在客户端使用较为复杂的算法,比如根据backend的实际负载,那么就需要去额外的负载均衡服务(external load balancing service)查询到这些信息,在grpc中,就是使用的这种办法。

可以看到,load balancer与grpc server通信,获得grpc server的负载等具体详细,然后grpc client从load balancer获取这些信息,最终grpc client直连到被选择的grpc server。

而基于Proxy的方式是更为常见的,比如7层的Nginx,四层的F5、LVS,既有硬件路由,也有软件分发。集中式的特点在于方便控制,而且能容易实现一些更精密,更复杂的算法。但缺点也很明显,一来负载均衡器本身可能成为性能瓶颈;二来可能引入额外的延迟,请求一定先发到达负载均衡器,然后到达真正的服务节点。

load balance proxy对于请求的响应(response),要么不经过proxy,如LVS;要么经过Proxy,如Nginx。下图是LVS示意图(来源见水印)

而如果response也是走load balancer proxy的话,那么整个服务过程对客户端而言就是完全透明的,也防止了客户端去尝试连接后台服务器,提供了一层安全保障!

值得注意的是,load balancer proxy不能成为单点故障(single point of failure),因此一般会设计为高可用的主从结构

欢迎工作一到五年的Java工程师朋友们加入Java架构开发:744677563

群内提供免费的Java架构学习资料(里面有高可用、高并发、高性能及分布式、Jvm性能调优、Spring源码,MyBatis,Netty,Redis,Kafka,Mysql,Zookeeper,Tomcat,Docker,Dubbo,Nginx等多个知识点的架构资料)合理利用自己每一分每一秒的时间来学习提升自己,不要再用"没有时间“来掩饰自己思想上的懒惰!趁年轻,使劲拼,给未来的自己一个交代!

相关实践学习
部署高可用架构
本场景主要介绍如何使用云服务器ECS、负载均衡SLB、云数据库RDS和数据传输服务产品来部署多可用区高可用架构。
负载均衡入门与产品使用指南
负载均衡(Server Load Balancer)是对多台云服务器进行流量分发的负载均衡服务,可以通过流量分发扩展应用系统对外的服务能力,通过消除单点故障提升应用系统的可用性。 本课程主要介绍负载均衡的相关技术以及阿里云负载均衡产品的使用方法。
相关文章
|
7月前
|
负载均衡 网络协议 算法
对负载均衡的全面理解
对负载均衡的全面理解
51 1
|
负载均衡 算法 网络协议
|
缓存 负载均衡 算法
负载均衡浅谈
在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行业中一旦用户量达到一定数量级别之后,会面对高并发和海量数据的挑战,面对这种挑战必须提升系统整体的性能,可以采用垂直扩展和水平扩展两种方式。负载均衡是一种水平扩展的方式,它是建立在现有网络结构之上,它提供了一种有效透明的方法扩展网络设备和服务器的带宽、增加吞吐量、加强网络数据处理能力、提高网络的灵活性和可用性。
165 0
负载均衡浅谈
|
负载均衡 网络协议 应用服务中间件
服务器负载均衡
服务器负载均衡
120 0
|
弹性计算 负载均衡 Linux
集群及负载均衡
对比基于反向代理的负载均衡与阿里云的负载均衡服务
 集群及负载均衡
|
弹性计算 负载均衡 Linux
集群及负载均衡
对比基于反向代理的负载均衡与阿里云的负载均衡服务
|
负载均衡 Java 应用服务中间件
负载均衡介绍|学习笔记
快速学习负载均衡介绍
66 0
负载均衡介绍|学习笔记
|
缓存 负载均衡 网络协议
负载均衡是什么?
负载均衡知识介绍
245 1
|
弹性计算 负载均衡 算法
记一次负载均衡的配置和使用
负载均衡,英文名称为Load Balance,其含义就是指将负载(工作任务)进行平衡、分摊到多个操作单元上进行运行,例如FTP服务器、Web服务器、企业核心应用服务器和其它主要任务服务器等,从而协同完成工作任务。 负载均衡构建在原有网络结构之上,它提供了一种透明且廉价有效的方法扩展服务器和网络设备的带宽、加强网络数据处理能力、增加吞吐量、提高网络的可用性和灵活性。
133 0
记一次负载均衡的配置和使用
|
域名解析 缓存 负载均衡
简单聊聊负载均衡的那些事
负载均衡(Load balance,LB),是一种计算机技术,用来在多个计算机(计算机集群)、网络连接、CPU、磁盘驱动器或其他资源中分配负载,以达到最优化资源使用、最大化吞吐率、最小化响应时间、同时避免过载的目的。
194 1
简单聊聊负载均衡的那些事

相关实验场景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