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学习原理小结

简介:

集成学习(ensemble learning)可以说是现在非常火爆的机器学习方法了。它本身不是一个单独的机器学习算法,而是通过构建并结合多个机器学习器来完成学习任务。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博采众长”。集成学习可以用于分类问题集成,回归问题集成,特征选取集成,异常点检测集成等等,可以说所有的机器学习领域都可以看到集成学习的身影。本文就对集成学习的原理做一个总结。
1. 集成学习概述
从下图,我们可以对集成学习的思想做一个概括。对于训练集数据,我们通过训练若干个个体学习器,通过一定的结合策略,就可以最终形成一个强学习器,以达到博采众长的目的。

image


也就是说,集成学习有两个主要的问题需要解决,第一是如何得到若干个个体学习器,第二是如何选择一种结合策略,将这些个体学习器集合成一个强学习器。
2. 集成学习之个体学习器
上一节我们讲到,集成学习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得到若干个个体学习器。这里我们有两种选择。
第一种就是所有的个体学习器都是一个种类的,或者说是同质的。比如都是决策树个体学习器,或者都是神经网络个体学习器。第二种是所有的个体学习器不全是一个种类的,或者说是异质的。比如我们有一个分类问题,对训练集采用支持向量机个体学习器,逻辑回归个体学习器和朴素贝叶斯个体学习器来学习,再通过某种结合策略来确定最终的分类强学习器。
目前来说,同质个体学习器的应用是最广泛的,一般我们常说的集成学习的方法都是指的同质个体学习器。而同质个体学习器使用最多的模型是CART决策树和神经网络。同质个体学习器按照个体学习器之间是否存在依赖关系可以分为两类,第一个是个体学习器之间存在强依赖关系,一系列个体学习器基本都需要串行生成,代表算法是boosting系列算法,第二个是个体学习器之间不存在强依赖关系,一系列个体学习器可以并行生成,代表算法是bagging和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系列算法。下面就分别对这两类算法做一个概括总结。
3. 集成学习之boosting
boosting的算法原理我们可以用一张图做一个概括如下:

image


从图中可以看出,Boosting算法的工作机制是首先从训练集用初始权重训练出一个弱学习器1,根据弱学习的学习误差率表现来更新训练样本的权重,使得之前弱学习器1学习误差率高的训练样本点的权重变高,使得这些误差率高的点在后面的弱学习器2中得到更多的重视。然后基于调整权重后的训练集来训练弱学习器2.,如此重复进行,直到弱学习器数达到事先指定的数目T,最终将这T个弱学习器通过集合策略进行整合,得到最终的强学习器。
Boosting系列算法里最著名算法主要有AdaBoost算法和提升树(boosting tree)系列算法。提升树系列算法里面应用最广泛的是梯度提升树(Gradient Boosting Tree)。AdaBoost和提升树算法的原理在后面的文章中会专门来讲。

4. 集成学习之bagging

image


从上图可以看出,bagging的个体弱学习器的训练集是通过随机采样得到的。通过T次的随机采样,我们就可以得到T个采样集,对于这T个采样集,我们可以分别独立的训练出T个弱学习器,再对这T个弱学习器通过集合策略来得到最终的强学习器。
对于这里的随机采样有必要做进一步的介绍,这里一般采用的是自助采样法(Bootstap sampling),即对于m个样本的原始训练集,我们每次先随机采集一个样本放入采样集,接着把该样本放回,也就是说下次采样时该样本仍有可能被采集到,这样采集m次,最终可以得到m个样本的采样集,由于是随机采样,这样每次的采样集是和原始训练集不同的,和其他采样集也是不同的,这样得到多个不同的弱学习器。
随机森林是bagging的一个特化进阶版,所谓的特化是因为随机森林的弱学习器都是决策树。所谓的进阶是随机森林在bagging的样本随机采样基础上,又加上了特征的随机选择,其基本思想没有脱离bagging的范畴。bagging和随机森林算法的原理在后面的文章中会专门来讲。
5. 集成学习之结合策略
在上面几节里面我们主要关注于学习器,提到了学习器的结合策略但没有细讲,本节就对集成学习之结合策略做一个总结。我们假定我得到的T个弱学习器是{h1,h2,...hT}
5.1 平均法
对于数值类的回归预测问题,通常使用的结合策略是平均法,也就是说,对于若干个弱学习器的输出进行平均得到最终的预测输出。
最简单的平均是算术平均,也就是说最终预测是

H(x)=1TT1hi(x)

如果每个个体学习器有一个权重w,则最终预测是

H(x)=Ti=1wihi(x)

其中wi是个体学习器hi的权重,通常有

wi0,Ti=1wi=1

5.2 投票法
对于分类问题的预测,我们通常使用的是投票法。假设我们的预测类别是{c1,c2,...cK},对于任意一个预测样本x,我们的T个弱学习器的预测结果分别是(h1(x),h2(x)...hT(x))
最简单的投票法是相对多数投票法,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少数服从多数,也就是T个弱学习器的对样本x的预测结果中,数量最多的类别cici为最终的分类类别。如果不止一个类别获得最高票,则随机选择一个做最终类别。
稍微复杂的投票法是绝对多数投票法,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要票过半数。在相对多数投票法的基础上,不光要求获得最高票,还要求票过半数。否则会拒绝预测。
更加复杂的是加权投票法,和加权平均法一样,每个弱学习器的分类票数要乘以一个权重,最终将各个类别的加权票数求和,最大的值对应的类别为最终类别。
5.3 学习法
上两节的方法都是对弱学习器的结果做平均或者投票,相对比较简单,但是可能学习误差较大,于是就有了学习法这种方法,对于学习法,代表方法是stacking,当使用stacking的结合策略时, 我们不是对弱学习器的结果做简单的逻辑处理,而是再加上一层学习器,也就是说,我们将训练集弱学习器的学习结果作为输入,将训练集的输出作为输出,重新训练一个学习器来得到最终结果。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将弱学习器称为初级学习器,将用于结合的学习器称为次级学习器。对于测试集,我们首先用初级学习器预测一次,得到次级学习器的输入样本,再用次级学习器预测一次,得到最终的预测结果。
以上就是集成学习原理的一个总结,后面会分别对Adaboost, 提升树,bagging和随机森林的算法原理做一个总结,敬请期待。

摘自:https://www.cnblogs.com/pinard/p/6131423.html

目录
打赏
0
0
0
0
25
分享
相关文章
堆叠集成策略的原理、实现方法及Python应用。堆叠通过多层模型组合,先用不同基础模型生成预测,再用元学习器整合这些预测,提升模型性能
本文深入探讨了堆叠集成策略的原理、实现方法及Python应用。堆叠通过多层模型组合,先用不同基础模型生成预测,再用元学习器整合这些预测,提升模型性能。文章详细介绍了堆叠的实现步骤,包括数据准备、基础模型训练、新训练集构建及元学习器训练,并讨论了其优缺点。
316 3
|
6月前
|
软件质量保护与测试(第2版)学习总结第十三章 集成测试
本文是《软件质量保护与测试》(第2版)第十三章的学习总结,介绍了集成测试的概念、主要任务、测试层次与原则,以及集成测试的不同策略,包括非渐增式集成和渐增式集成(自顶向下和自底向上),并通过图示详细解释了集成测试的过程。
130 1
软件质量保护与测试(第2版)学习总结第十三章 集成测试
springboot 学习十五:Spring Boot 优雅的集成Swagger2、Knife4j
这篇文章是关于如何在Spring Boot项目中集成Swagger2和Knife4j来生成和美化API接口文档的详细教程。
737 1
|
6月前
|
springboot 学习十一:Spring Boot 优雅的集成 Lombok
这篇文章是关于如何在Spring Boot项目中集成Lombok,以简化JavaBean的编写,避免冗余代码,并提供了相关的配置步骤和常用注解的介绍。
255 0
【阿里天池-医学影像报告异常检测】3 机器学习模型训练及集成学习Baseline开源
本文介绍了一个基于XGBoost、LightGBM和逻辑回归的集成学习模型,用于医学影像报告异常检测任务,并公开了达到0.83+准确率的基线代码。
126 9
|
8月前
|
LLama+Mistral+…+Yi=? 免训练异构大模型集成学习框架DeePEn来了
【8月更文挑战第6天】DeePEn是一种免训练异构大模型集成学习框架,旨在通过融合多个不同架构和参数的大模型输出概率分布,提升整体性能。它首先将各模型输出映射至统一概率空间,然后进行聚合,并最终反转回单一模型空间以生成输出。实验证明,在知识问答和推理任务上,DeePEn相比单一大模型如LLaMA和Mistral有显著提升,但其效果受模型质量和数量影响,并且计算成本较高。[论文: https://arxiv.org/abs/2404.12715]
83 1
集成学习的力量:Sklearn中的随机森林与梯度提升详解
【7月更文第23天】集成学习,作为机器学习中一种强大而灵活的技术,通过结合多个基础模型的预测来提高整体预测性能。在`scikit-learn`(简称sklearn)这一Python机器学习库中,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和梯度提升(Gradient Boosting)是两种非常流行的集成学习方法。本文将深入解析这两种方法的工作原理,并通过代码示例展示它们在sklearn中的应用。
446 10
【机器学习】模型融合Ensemble和集成学习Stacking的实现
文章介绍了使用mlxtend和lightgbm库中的分类器,如EnsembleVoteClassifier和StackingClassifier,以及sklearn库中的SVC、KNeighborsClassifier等进行模型集成的方法。
94 1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下一篇
oss创建bucket
AI助理

你好,我是AI助理

可以解答问题、推荐解决方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