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科技司长:区块链是否用于数字货币,要看其不足能否解决

简介:

节前,央行推动的基于区块链的数字票据交易平台已测试成功。春节后,央行旗下的数字货币研究所也将正式挂牌。这意味着在全球范围内,中国央行将成为首个研究数字货币及真实应用的中央银行。

1月26日,中国证券报专访了中国人民银行科技司司长李伟,就区块链适用场景、技术存在的风险、是否适用于数字货币等问题进行了解答。

中国证券报:区块链技术在金融领域比较适合于哪些业务场景?

李伟:作为新技术,区块链技术在系统稳定性、应用安全性、业务模式等方面尚未成熟,目前主要适用于以下业务场景:一是非实时性的业务场景。由于点对点网络结构中参与节点数量众多、地位对等,且每个节点均拥有交易记账权并协同提供服务,交易处理需要消耗较高的计算资源和时间成本。二是轻量级信息的业务场景。由于区块链技术采用分散化的存储模式,每个节点需存储完整的历史交易信息,数据的冗余备份量大,存储空间消耗多。三是交易吞吐量较小的业务场景。区块链技术以区块作为存储交易单信息的基本单元,每一个可信区块都要依靠全网节点完成足够的计算量后才能生成,生成区块的速度较慢。四是信息敏感度较低的业务场景。在区块链网络中各节点均能够获取完整的历史数据副本,且能解读全部历史交易信息,敏感信息易被泄露,造成交易欺诈风险。随着区块链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优化,将可能在其他业务场景取得突破。

中国证券报:区块链技术在金融领域应用存在哪些值得关注的风险?

李伟:由于在共识机制、网络架构、数据存储模式等方面固有的特性,区块链技术应用于金融领域需要关注以下风险点:一是点对点网络的安全稳定性风险。区块链技术采用点对点网络结构、消息广播机制,节点可自由加入或退出网络,易遭受路由欺骗、地址欺骗攻击,导致节点共识算法结果的波动。二是共识机制的交易回滚风险。由于采用分散化存储模式,同一区块可能在不同时间到达不同节点,不同节点的共识算法版本难以保持一致,在达成交易共识过程中易发生区块链分叉,导致交易回滚风险。三是交易数据的信息安全风险。区块链技术未采用硬件加密措施,允许节点在区块中附加自定义信息,且区块链中历史信息不可更改。若自定义信息中包含病毒或木马,将会自动传播到全网进行恶意攻击。四是信用的技术背书风险。区块链技术高度依赖于加解密算法、共识机制等,一旦密码技术被破解或密钥被盗用,交易数据将变得不可信。五是扩展应用的安全漏洞风险。区块链技术具有可编程扩展性,若加载于区块链上的扩展应用存在后门或安全漏洞,将会对交易安全构成较大隐患。

中国证券报:如何防范区块链技术在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风险?

李伟:针对区块链技术在金融领域应用可能存在的风险,建议采取以下措施进行防范:一是网络风险防范。设置节点准入机制,采取身份认证措施保证节点安全可信,防范恶意节点通过构造虚假网络、频繁加入或退出造成网络稳定性风险。采用专线连接、地址绑定等控制措施,防范节点路由欺骗、地址欺骗等风险。将扁平化的分布式网络结构进行改进,由不同节点分别承担交易的记录、验证等功能。二是数据风险防范。节点广播消息时,通过仅公开必要的交易验证信息、限制交易数据获取、信息加密后广播等措施,防范数据泄露风险。建立完善的密钥管理体系,提高密钥与证书的安全性,防范密钥被盗带来的交易欺诈风险。三是应用风险防范。加强区块链可编程应用的代码质量管控,定期进行安全审计和漏洞检测,保证程序代码健壮性。采取频次限制、额度限制、关键接口限制等风控措施,防范程序漏洞引起的交易风险。建立异常交易风险处理预案,保证交易参与方权益。四是信用与共识风险防范。优先选择可靠的密码技术,改进优化共识算法,减少资源浪费,设置安全可靠的共识达成条件,防止交易回滚风险。

中国证券报:区块链技术是否适用于数字货币?

李伟:近年来,区块链技术逐步得到国内外金融行业的密切关注,部分国家的中央银行、商业银行、互联网企业积极探索区块链技术及其在金融领域的应用。数字货币涉及分布式架构、密码技术、安全芯片、移动支付、可信计算等多种技术。区块链技术仅是数字货币可选择的实现技术之一。未来是否应用于数字货币,取决于区块链技术在网络安全、业务处理性能、交易一致性等方面的不足能否得到解决,有赖于产学研各方在其技术体系、应用框架等方面不懈的探索完善。为此,人民银行于2016年选择在票据业务场景搭建区块链技术应用原型系统,积极组织各方研究其技术成熟度和业务适配度,验证其在金融行业规模应用的可行性。

中国证券报:目前国内部分金融机构积极探索区块链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您如何看待?

李伟:人民银行高度关注新技术发展,一直秉持科学、严谨、开放的态度,坚持规范与创新并重,积极稳妥推进新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工作。新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能够加快金融业务创新,有助于降低金融交易成本、提升金融服务效率。与此同时,新技术应用提高了业务与技术的耦合度,增强了金融风险的传染性和隐蔽性,网络攻击、技术依赖等风险也相伴而生。因此,对于区块链技术,金融机构要结合自身特点,把技术研究做实做透,重点从实时性、吞吐量、资源利用率、敏感信息保护等角度分析应用场景,强化技术风险防范,审慎布局区块链技术应用,使其更好地服务于金融业务创新。

原文发布时间为:2017-01-27
本文作者:任晓
本文来源:澎湃新闻,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目录
相关文章
|
8月前
|
机器人 区块链
区块链数字货币量化交易系统机器人开发合约源码定制详情
event BuyOrderPlaced(address user, uint256 price, uint256 amount); event SellOrderPlaced(address user, uint256 price, uint256 amount);
|
10天前
|
安全 物联网 区块链
未来科技潮流:区块链、物联网与虚拟现实的融合革新
【4月更文挑战第12天】 随着技术的迅猛发展,新兴技术如区块链、物联网(IoT)和虚拟现实(VR)不断推动着产业界和日常生活的变革。区块链技术以其去中心化和不可篡改的特性为数据安全与信息透明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物联网则通过智能设备的互联互通极大提升了自动化水平与生活便利性;而虚拟现实技术为用户带来了沉浸式体验,改变了人们的娱乐、教育和工作方式。本文将深入探讨这些技术的发展趋势,并分析它们在不同应用场景中的融合与创新。
|
21天前
|
传感器 物联网 区块链
新兴科技之光:区块链、物联网与虚拟现实的发展趋势与应用探索
在当今数字化浪潮的推动下,新兴技术如区块链、物联网和虚拟现实正以惊人的速度发展。本文将深入探讨这些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广泛应用场景,揭示它们在改变着我们生活和工作方式的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区块链技术的去中心化特性使其在金融、物流和医疗等领域展现出巨大潜力,物联网则将连接万物,促进智能城市和智能家居的发展,而虚拟现实技术正逐渐赋能于教育、医疗和娱乐等各个领域。这些新兴技术的蓬勃发展必将为人类社会带来更多的创新和进步。
10 0
|
27天前
|
安全 物联网 区块链
新兴科技的潜力与挑战:区块链、物联网、虚拟现实的发展趋势与应用探讨
当谈到新兴科技时,人们往往会驻足于区块链、物联网和虚拟现实等领域。这些技术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商业模式和社会结构。本文将从技术发展的角度探讨这些新兴技术的潜力与挑战,并深入分析它们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场景和前景。
12 0
|
29天前
|
供应链 物联网 5G
新兴科技探索:区块链、物联网、虚拟现实的未来应用前景
在当今数字化快速发展的时代,新兴技术如区块链、物联网、虚拟现实等正逐渐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和商业模式。本文将深入探讨这些新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多样化应用场景,展望其在未来的巨大潜力。
|
1月前
|
物联网 区块链 vr&ar
新兴科技驱动未来发展:区块链、物联网和虚拟现实的趋势与应用探讨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新兴技术如区块链、物联网和虚拟现实正日益成为各行业关注的焦点。本文将就这些新兴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场景展开探讨,从而揭示它们在未来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15 3
|
1月前
|
安全 物联网 区块链
新兴科技引领未来发展:探索区块链、物联网、虚拟现实的趋势与应用
在当今数字化飞速发展的时代,新兴技术如区块链、物联网、虚拟现实正逐渐成为引领未来发展的关键驱动力。本文将深入探讨这些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多样化应用场景,揭示它们对各行业的革新与影响。
|
7月前
|
监控 算法 测试技术
量化交易软件开发 | 搭建区块链数字货币量化交易系统规则解析
在数字货币领域,量化交易已经成为投资者获取稳定收益的一种重要策略。而开发一款高效可靠的量化交易软件,则是实现量化交易的关键。本文从零开始,以搭建区块链数字货币量化交易系统为主题,从理论框架、领域案例和工作流程三个角度出发,为您详细介绍量化交易软件开发的过程。
|
6月前
|
存储 算法 安全
数字货币区块链合约系统开发指南与方案
区块链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共识算法来解决网络中的节点之间的信任问题
|
8月前
|
存储 监控 安全
区块链交易所开发、 数字货币交易所可二开添加定制化功能
区块链交易所开发是一项复杂的工程,需要技术团队精通多种技术领域,包括但不限于区块链技术、加密算法、交易系统设计、安全性和风险管理。开发一个成功的区块链交易所需要考虑到许多因素,包括用户体验、交易效率、安全性、合规性和可扩展性。首先,交易所的开发需要考虑用户体验。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