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务实现,redo,undo,锁

简介: 事务(Transaction)是数据库区别于文件系统的重要特性之一。在文件系统中,如果你正在写文件,但是操作系统突然崩溃了,这个文件就很有可能被破坏。当然,有一些机制可以把文件恢复到某个时间点。不过,如果需要保证两个文件同步,这些文件系统可能就显得无能为力了。

事务(Transaction)是数据库区别于文件系统的重要特性之一。在文件系统中,如果你正在写文件,但是操作系统突然崩溃了,这个文件就很有可能被破坏。当然,有一些机制可以把文件恢复到某个时间点。不过,如果需要保证两个文件同步,这些文件系统可能就显得无能为力了。如当你需要更新两个文件时,更新完一个文件后,在更新完第二个文件之前系统重启了,你就会有两个不同步的文件。这正是数据库系统引入事务的主要目的:事务会把数据库从一种一致状态转换为另一种一致状态。在数据库提交工作时,可以确保其要么所有修改都已经保存了,要么所有修改都不保存。

事务概述

事务是数据库区别于文件系统的重要特性之一。事务用来保证数据库的完整性——要么都做修改,要么都不做。

事务有严格的定义,它必须同时满足四个特性。

  1. 原子性(atomicity):原子性是指整个数据库事务是不可分割的工作单位。只有使事务中所有的数据库操作执行都成功,才算整个事务成功。如果事务中任何一个SQL语句执行失败,那么已经执行成功的SQL语句也必须撤销,数据库状态应该退回到执行事务前的状态。
  2. 一致性(consistency):一致性指事务将数据库从一种状态转变为下一种一致的状态。在事务开始之前和事务结束以后,数据库的完整性约束没有被破坏。
  3. 隔离性(isolation):一个事务的影响在该事务提交前对其他事务都不可见——这通过锁来实现。
  4. 持久性(durability):事务一旦提交,其结果就是永久性的。即使发生宕机等故障,数据库也能将数据恢复。

事务的实现

隔离性由锁得以实现。原子性、一致性、持久性通过数据库的redoundo来完成。 

redo

在InnoDB存储引擎中,事务日志通过重做(redo)日志文件和InnoDB存储引擎的日志缓冲(InnoDB Log Buffer)来实现。

当开始一个事务时,会记录该事务的一个LSN(Log Sequence Number,日志序列号);

当事务执行时,会往InnoDB存储引擎的日志缓冲里插入事务日志;

当事务提交时,必须将InnoDB存储引擎的日志缓冲写入磁盘(默认的实现,即innodb_flush_log_at_trx_commit=1)。也就是在写数据前,需要先写日志。这种方式称为预写日志方式(Write-Ahead Logging,WAL)。

InnoDB存储引擎通过预写日志的方式来保证事务的完整性。这意味着磁盘上存储的数据页和内存缓冲池中的页是不同步的,对于内存缓冲池中页的修改,先是写入重做日志文件,然后再写入磁盘,因此是一种异步的方式。可以通过命令SHOW ENGINE INNODB STATUS来观察当前磁盘和日志的“差距”:

create table z(a int,primary key(a)) engine=innodb;

create procedure load_test(count int)

begin

  declare i int unsigned default 0;

  start transaction;

  while i<count do

    insert into z select i;

    set i=i+1;

  end while;

commit;

end;

首先建立一张表z,然后建立一个往表z中导入数据的存储过程load_test。通过命令SHOW ENGINE INNODB STATUS观察当前的重做日志情况:

show engine innodb status\G

Log sequence number表示当前的LSN

Log flushed up to表示刷新到重做日志文件的LSN

Last checkpoint at表示刷新到磁盘的LSN。

因为当前没有任何操作,所以这三者的值是一样的。

接着开始导入10 000条记录:

call load_test(10000);

show engine innodb status\G

这次SHOW ENGINE INNODB STATUS的结果就不同了,Log sequence number的LSN为113047672789,Log flushed up to的LSN为113047672789,Last checkpoint at的LSN为113047174608,可以把Log flushed up to和Last checkpoint at的差值498 181(~486.5K)理解为重做日志产生的增量(以字节为单位)。

虽然在上面的例子中,Log sequence number和Log flushed up to的值是相等的,但是在实际的生产环境中,该值有可能是不同的。因为在一个事务中从日志缓冲刷新到重做日志文件,并不只是在事务提交时发生,每秒都会有从日志缓冲刷新到重做日志文件的动作。下面是一个生产环境下重做日志的信息:

show engine innodb status\G

---

LOG

---

Log sequence number 203318213447

Log flushed up to 203318213326

Last checkpoint at 203252831194

1 pending log writes,0 pending chkp writes

103447 log i/o's done,7.00 log i/o's/second

可以看到,在生产环境下Log sequence number、Log flushed up to、Last checkpoint at三个值可能是不同的。

undo

重做日志记录了事务的行为,可以很好地通过其进行“重做”。但是事务有时还需要撤销,这时就需要undo。undo与redo正好相反,对于数据库进行修改时,数据库不但会产生redo,而且还会产生一定量的undo,即使你执行的事务或语句由于某种原因失败了,或者如果你用一条ROLLBACK语句请求回滚,就可以利用这些undo信息将数据回滚到修改之前的样子。与redo不同的是,redo存放在重做日志文件中,undo存放在数据库内部的一个特殊段(segment)中,这称为undo段(undo segment),undo段位于共享表空间。可以通过py_innodb_page_info.py工具,来查看当前共享表空间中undo的数量:

python py_innodb_page_info.py /usr/local/mysql/data/ibdata1

Total number of page:46208:

Insert Buffer Free List:13093

Insert Buffer Bitmap:3

System Page:5

Transaction system Page:1

Freshly Allocated Page:4579

undo Log Page:2222

File Segment inode:6

B-tree Node:26296

File Space Header:1

扩展描述页:2

可以看到,当前的共享表空间ibdata1内有2222个undo页。

我们通常对于undo有这样的误解:undo用于将数据库物理地恢复到执行语句或事务之前样子——但事实并非如此。数据库只是逻辑地恢复到原来的样子,所有修改都被逻辑地取消,但是数据结构本身在回滚之后可能大不相同,因为在多用户并发系统中,可能会有数十、数百甚至数千个并发事务。数据库的主要任务就是协调对于数据记录的并发访问。如一个事务在修改当前一个页中某几条记录,但同时还有别的事务在对同一个页中另几条记录进行修改。因此,不能将一个页回滚到事务开始的样子,因为这样会影响其他事务正在进行的工作。

例如:我们的事务执行了一个INSERT 10万条记录的SQL语句,这条语句可能会导致分配一个新的段,即表空间会增大。如果我们执行ROLLBACK时,会将插入的事务进行回滚,但是表空间的大小并不会因此而收缩。因此,当InnoDB存储引擎回滚时,它实际上做的是与先前相反的工作。对于每个INSERT,InnoDB存储引擎会完成一个DELETE;对于每个DELETE,InnoDB存储引擎会执行一个INSERT;对于每个UPDATE,InnoDB存储引擎则会执行一个相反的UPDATE,将修改前的行放回去。

Oracle和Microsoft SQL Server数据库都有内部的数据字典来观察当前undo的信息;InnoDB存储引擎在这方面做得还是不够的,所以DBA只能通过原理和经验来进行判断。我写过一个补丁(patch)来扩展SHOW ENGINE INNODB STATUS命令的显示结果,可以用来查看当前内存缓冲池中undo页的数量,如下代码所示。

show engine innodb status\G

可以看到,当前内存缓冲中有1个undo页。

接着我们开启一个事务,执行插入10万条记录的操作,需要注意的是,这并不进行提交操作:

create table t like order_line;

insert into t select * from order_line limit 100000;

之后在另一个会话中执行命令SHOW ENGINE INNODB STATUS,可以看到之前的会话产生的undo量:

show engine innodb status\G

可以看到,此时undo页的数量变成了129,也就是说,刚才的一个事务大致产生了129个undo页。另外,即使对INSERT的事务进行了提交,我们在一段时间内还是可以看到内存中有129个undo页。这是因为,对于undo页的回收是在master thread中进行的,master thread也不是每次回收所有的undo页。

 

相关实践学习
日志服务之使用Nginx模式采集日志
本文介绍如何通过日志服务控制台创建Nginx模式的Logtail配置快速采集Nginx日志并进行多维度分析。
目录
相关文章
|
1月前
|
存储 SQL 关系型数据库
binlog,undolog,redolog
binlog,undolog,redolog
41 3
|
4月前
|
Java 数据库
JPA - EntityTransaction与事务
JPA - EntityTransaction与事务
20 0
|
7月前
|
存储 关系型数据库 MySQL
关于事务、redolog 写入的两个问题分析
1、那就是如果未提交的时候,redolog写满了,此时是阻塞还是覆盖呢 2、如果未提交然后写满了此时落盘了,你磁盘不是有脏数据了么,这二个问题不明白
346 1
|
8月前
|
人工智能 关系型数据库 MySQL
事务详解
事务是逻辑上的一组操作,要么都执行,要么都不执行。
46 0
|
SQL Java 大数据
事务详解(2)
你好看官,里面请!今天笔者讲的是事务。不懂或者觉得我写的有问题可以在评论区留言,我看到会及时回复。 注意:本文仅用于学习参考,不可用于商业用途,如需转载请跟我联系。
150 1
|
SQL 缓存 关系型数据库
MySQL日志(undo log 和 redo log 实现事务的原子性/持久性/一致性)
MySQL日志(undo log 和 redo log 实现事务的原子性/持久性/一致性)
MySQL日志(undo log 和 redo log 实现事务的原子性/持久性/一致性)
|
存储 SQL 缓存
InnoDB事务剖析
InnoDB事务剖析
155 0
|
存储 SQL 关系型数据库
并发锁 (四) : innodb 事务
并发锁 (四) : innodb 事务
77 0
|
SQL 存储 关系型数据库
InnoDB 事务加锁分析
以Mysql Innodb为例,介绍了事务的4种隔离级别以及不同的隔离级别是如何实现
831 0
|
SQL 关系型数据库 MySQL
Innodb事务和锁
事务概念 数据库操作的最小工作单元,是作为单个逻辑工作单元执行的一系列操作,经典的事务场景是转账,A(id为3)给B(id为1)转账: update user_account set balance = balance - 1000 where user_id = 3; update user_account set balance = balance + 1000 where user_id = 1; 这两个sql要保证必须同时成功或同时失败,否则数据将出现不一致的情况。
1453 0
Innodb事务和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