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观SOA---中国中间件厂商理智应对

本文涉及的产品
服务治理 MSE Sentinel/OpenSergo,Agent数量 不受限
简介: 今年以来,SOA似乎已经成为软件产业里最强烈的主旋律,尽管看起来SOA大规模到来的成熟期还有相当长的时间,但是国外中间件厂商不遗余力的推动,使得的SOA的升温速度超乎想象。
今年以来,SOA似乎已经成为软件产业里最强烈的主旋律,尽管看起来SOA大规模到来的成熟期还有相当长的时间,但是国外中间件厂商不遗余力的推动,使得的SOA的升温速度超乎想象。IBM、BEA、甲骨文等等的中间件厂商关于SOA的实施案例、实施步骤建议也在今年纷纷出台,渐渐形成SOA似乎势不可挡的态势。

  而与国外厂商的热捧形成的鲜明对比的是,中国的中间件厂商,似乎对SOA并不那么狂热,而是在理性地埋头做着一些事情,这个市场的冷与热究竟是怎么回事?这个宣称是未来软件产业的革命对于中国企业来说是否是很好的突围机会?

SOA冷思考

  几年前,各大软件厂商对于SOA的热捧还主要是集中于概念炒作阶段。进入今年以来,IBM、BEA、甲骨文等一批软件厂商开始推出了一些实施方案并部署了一些成功案例,使得SOA进入现实的脚步在不断加快。

  尽管SOA被纷纷看好,而且也有部分的成功案例推出、相关产品问世。但是也有专家认为,SOA作为一个具有发展前景的应用系统架构,尚存在许多有待改进的地方,例如在可靠性、安全性、编制(Orchestration)、遗留系统(Legacy support)支持和语义(Semantics)方面均还存在严重不足。以可靠性为例,在不可否认性(non-repudiation)、消息一定会被传送且仅传送一次(once-and-only-once delivery)以及事务撤回(rollback)等问题上,SOA还没有做好准备。现有的基于交易中间件、消息中间件的解决方案,较好地满足了应用系统在性能、服务质量和安全性等几个方面的需求。但在SOA环境中,其应用组件之间是一种松耦合的关系,要让一个应用软件的组件,很容易去跟属于不同应用的软件组件进行对话,如何确保这些迥然不同,但又相互连接的系统的效率、可靠性、可控性和安全性,就复杂得多了,是SOA还没有最终解决好的问题。这些都影响了SOA的实际实施和推广。

  中创软件商用中间件公司总经理刘江宁认为,以前中间件是以技术作为驱动,但是现在业务已经成为中间件技术和产品发展的驱动力。SOA技术和Web服务技术的发展,使得中间件已经摆脱了纯粹的技术影响,更多地加入了业务特性。在逐步向上与业务系统靠拢的过程中,中间件逐渐成为原来业务系统的共性平台。SOA概念的提出就是为了解决动态的B2B业务整合的问题。虽然SOA已成为一个趋势,但目前国内还没有达到规模化的推广应用阶段。

  中间件企业需要强化势能

   中创软件商用中间件公司总经理刘江宁说:“在2003年以前,可以说国内中间件市场几乎是IBM、BEA等国际中间件巨头的天下。但从2003年开始,国产中间件迅猛发展。到2005年,中间件产业迎来新的拐点,国内厂商进行了反攻。从CCID最新发布的‘2005-2006年度中间件软件市场研究年度报告’的数据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国产中间件市场份额较去年上升了6.3个百分点。”

  目前,绝大多数的中国中间件厂商对SOA所抱以的是追踪的态度,并没有进行更大范围的宣杨,其实这正是国外企业与中国企业的最大区别,同样的没有完整的产品出来,但是国外厂商却下大力气的宣传新概念,进行市场炒作。其实如何利用SOA这个契机也同样来为中国的中间件企业造势是中国软件企业可为的事情。不久前北京市科委的长风联盟公布了“长风联盟SOA发展战略与技术推进战略”,宣布要利用SOA的巨大机遇,在中国推动SOA,重新改变产业价值链格局,争取更大市场空间,也积极加入到提升产业话语权的阵营里来。

  务实铸造自身核心竞争力

  应该说,SOA与现今流行的Web服务紧密联系在一起。Web服务提供了技术,而SOA则提供了应用这种技术的框架,是一个非常好的思路,因此得到了软件业界普遍的认可。中间件对于Web应用具有简化和帮助其相互连接、相互访问的作用。目前,几乎所有新的中间件类型、新的中间件产品都支持Web服务,可以基于它们实现SOA架构的应用。正因为如此,人们将中间件视为实现SOA架构的理想平台。凭借这种天然的联系,中间件搭车SOA也是一个增加曝光率的明智选择。

  而国内的中间件厂商,比如中创软件、东方通、中和威等等其实都推出了基于SOA总线的中间件产品,并且具备了部署和运用SOA的能力。只不过他们没有更多地去市场上进行炒作。东方通公司表示他们已经有了很多的SOA应用的成功案例,尤其是在电子政务这一块。而且,东方通是少数可以提供“既可以传统技术也可以SOA”双重解决方案的厂商。

  中创软件商用中间件公司总经理刘江宁认为,国产中间件产品经过多年的潜心修炼之后积蓄了一定力量,但国内中间件厂商毕竟与国际中间件巨头在整体实力上还有不小的距离。在今年甚至今后几年,都需要在自己专注的细分领域渗透深入,增强局部竞争优势。以更加专业化、细分化的市场,继续从差异化策略上与国际巨头竞争,从而取得更大的市场份额。

相关文章
|
中间件 消息中间件 应用服务中间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