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CentOS上部署开源博客系统Blog_mini

本文涉及的产品
云数据库 RDS MySQL,集群系列 2核4GB
推荐场景:
搭建个人博客
RDS MySQL Serverless 基础系列,0.5-2RCU 50GB
RDS MySQL Serverless 高可用系列,价值2615元额度,1个月
简介:

1.获取Blog_mini源代码

        有以下两种方式可以获取Blog_mini的源代码:

  • 通过git的方式

  • 通过Blog_mini项目主页下载

        我们将介绍这两种方法,实际中,你只需要选择其中一种即可,我们推荐第一种方法

(1)通过git获取源代码

  • 首先确保你的系统已经安装了git版本控制系统:

1
2
[root@leaf ~] # git --version
git version 1.7.1
  • 如果还没有安装,请通过yum方式安装:

1
[root@leaf ~] # yum install git
  • 安装完成后,在用户目录中创建一个project的目录:

1
2
3
[root@leaf ~] # mkdir project
[root@leaf ~] # cd project
[root@leaf project] #
  • 从Blog_mini项目地址中克隆源代码:

1
[root@leaf project] # git clone https://github.com/xpleaf/Blog_mini

        如果网络情况良好的话,很快就可以把代码克隆下来。

  • 查看Blog_mini的源代码目录结构:

1
2
3
4
5
[root@leaf project] # cd Blog_mini/
[root@leaf Blog_mini] # ls
app         LICENSE     migrations  requirements
config.py   manage.py   Procfile    requirements.txt
config.pyc  manage.pyc  README.md


(2)通过Blog_mini项目主页下载源代码

        如果你想通过该方式获得Blog_mini的源码的,那么请最好在有GUI界面的操作系统中进行操作,比如你可以先在Windows或Mac或有GUI界面的Linux操作系统中下载下来,再把它传到我们的CentOS操作系统中。

  • 进入项目主页:

https://github.com/xpleaf/Blog_mini

  • 点击Download ZIP按钮

  • 下载后的文件名应该是:Blog_mini-master.zip

        下载完成后,将其解压缩并传到CentOS操作系统中即可,Blog_mini的源码目录结构下方式(1)的是一样的。




2.安装virtualenv


  • 执行下面的命令安装即可:

1
[root@leaf Blog_mini] # easy_install -i http://pypi.douban.com/simple virtualenv

        CentOS上默认已经是安装了easy_install,如果还没有安装,请先安装easy_install.




3.创建虚拟环境venv


  • 在Blog_mini目录下执行下面的命令:

1
2
3
[root@leaf Blog_mini] # virtualenv venv
New python executable  in  /root/project/Blog_mini/venv/bin/python
Installing setuptools, pip, wheel... done .
  • 可以在Blog_mini下看到生成了一个venv目录:

1
2
3
4
[root@leaf Blog_mini] # ls
app         LICENSE     migrations  requirements
config.py   manage.py   Procfile    requirements.txt
config.pyc  manage.pyc  README.md   venv




4.安装pip


  • 执行如下命令:

1
[root@leaf Blog_mini] # easy_install -i http://pypi.douban.com/simple pip

        虽然在进行第3步操作的时候也会安装pip,但是有可能会不成功,所以这里还是要确保安装无误。




5.激活虚拟环境venv


  • 在Blog_mini目录下:

1
2
[root@leaf Blog_mini] # source venv/bin/activate
(venv) [root@leaf Blog_mini] #

        注意看提示符的改变。




6.安装Blog_mini需求文件


  • 执行如下命令:

1
(venv) [root@leaf Blog_mini] # pip install -r requirements/common.txt

        因为这里要安装Blog_mini所需的一些扩展包,所以需要一定时间,当然如果网络良好的话,很快就可以安装完成。




        来看这一步,除了数据库的配置以外,Blog_mini的全部需求环境已经搭建好了,接下来要完成下面的两个任何之一:

  • 使用sqlite作为默认数据库来运行Blog_mini

  • 使用MySQL作为默认数据库来运行Blog_mini

        数据库的使用只需要使用其中一种即可。

        如果你是新手,或者你只是想快速搭建好基于Blog_mini的博客网站,你可以选择第一种,因为这不需要你做任何的配置。

        如果你对MySQL的安装与使用本身有比较多的了解,同时你也想获得更好的性能,可以选择第二种。

        当然,下面我也会给出详细的使用方法。



        

7.使用sqlite作为默认数据库来运行Blog_mini


        Python本身就自带了sqlite数据库,因此如果你要使用sqlite来作为默认数据库,你不需要做任何配置。

        接下来要做的就是运行Blog_mini了。

  • 生成Blog_mini所需要的系统默认数据,请在Blog_mini目录下执行下面的命令:

1
2
3
4
(venv) [root@leaf Blog_mini] # python manage.py deploy product
INFO  [alembic.runtime.migration] Context impl SQLiteImpl.
INFO  [alembic.runtime.migration] Will assume non-transactional DDL.
INFO  [alembic.runtime.migration] Running upgrade  -> 051691f120e6, fit to MySQL

        如果出现上面的提示就说明成功了!对于最后面出现的'fit to MySQL'大家不用觉得疑惑,这只是当时的一个备注,用来注明后面你要使用MySQL也是可以的,没有太大的意义。

  • 查看生成的sqlite数据库:

1
2
3
4
(venv) [root@leaf Blog_mini] # ls
app         data.sqlite  manage.pyc  README.md         venv
config.py   LICENSE      migrations  requirements
config.pyc  manage.py    Procfile    requirements.txt

        可以看到多了一个data.sqlite文件,这个文件就是sqlite数据库文件!

  • 运行Blog_mini:

1
2
3
4
5
(venv) [root@leaf Blog_mini] # gunicorn manage:app
[2016-03-07 01:57:32 +0000] [7273] [INFO] Starting gunicorn 19.4.5
[2016-03-07 01:57:32 +0000] [7273] [INFO] Listening at: http: //127 .0.0.1:8000 (7273)
[2016-03-07 01:57:32 +0000] [7273] [INFO] Using worker:  sync
[2016-03-07 01:57:32 +0000] [7278] [INFO] Booting worker with pid: 7278

        上面的提示就说明Blog_mini已经成功运行了!不过这样的运行方式只能在本机以8000端口访问,如果你的CentOS操作系统本身没有GUI界面的话,你在本机也没有办法访问,所以我们可以用下面的方式运行。

  • 以80端口运行Blog_mini:

1
2
3
4
5
(venv) [root@leaf Blog_mini] # gunicorn -b 0.0.0.0:80 manage:app
[2016-03-07 02:01:46 +0000] [7317] [INFO] Starting gunicorn 19.4.5
[2016-03-07 02:01:46 +0000] [7317] [INFO] Listening at: http: //0 .0.0.0:80 (7317)
[2016-03-07 02:01:46 +0000] [7317] [INFO] Using worker:  sync
[2016-03-07 02:01:46 +0000] [7322] [INFO] Booting worker with pid: 7322

        这样的话:

  • 如果你是在有公网IP地址的服务器部署Blog_mini的,只需要在互联网上任何一台主机的浏览器上输入你的公网IP地址,就可以访问Blog_mini了。

  • 如果你只是在局域网上部署Blog_mini的,那么在局域网上的任何一台主机的浏览器上输入你这台主机的IP地址也是可以访问的了。

        不过,如果无法访问的话,那可能是防火墙的问题,你可以先把防火墙关掉:

1
2
3
4
(venv) [root@leaf Blog_mini] # /etc/init.d/iptables stop
iptables: Setting chains to policy ACCEPT: filter          [  OK  ]
iptables: Flushing firewall rules:                         [  OK  ]
iptables: Unloading modules:                               [  OK  ]

        因为博主最开始是学网络工程出身的,所以大家如果在网络通信上遇到任何问题,都可以给我回复提问,我将一一解答。 


        到了这一步,你已经是成功地把Blog_mini的服务器部署好了,接下来你就可以运营你的个人博客网站了!Blog_mini功能强大,但使用非常简单,你可以参考博主关于Blog_mini介绍的博文来了解它的功能,当然你也可以自己探索,相信这对你来说都非常容易!

        需要注意的是,Blog_mini支持后台管理(在主页底栏有'后台管理'登陆链接,点击即可进入登陆页面),下面是Blog_mini管理后台的默认账号密码:

  • 账号:blog_mini@163.com

  • 密码:blog_mini

        

        提示:在部署完Blog_mini后,里面是没有任何数据的,如果你需要一定的数据来测试Blog_mini的功能,可以在完成上面的操作后执行下面的命令:       

1
(venv) [root@leaf Blog_mini] # python manage.py deploy test_data

         这将会生成100篇博文和700条评论,同时还有博文分类和系统导航,以方便你验证Blog_mini的功能。




8.使用MySQL作为默认数据库来运行Blog_mini


(1)安装与配置MySQL

        这一点继续第6步的操作,我们将使用MySQL数据库,在执行下面的步骤之前,请确保你的系统上已经安装并配置了MySQL数据库。如果你还没有安装,并且不知道怎么安装,可以有两种方法:

  • 通过yum方式安装MySQL

  • 通过源码的方式安装MySQL

        第一种方法比较简单,不过博主也专门写了一篇博文来介绍使用yum安装MySQL的过程。可以查看这里的地址:《在CentOS上使用yum安装MySQL+安全优化》

        第二种方法虽然步骤比较多,但是也很容易实现,博主为此写了一篇完整的博文,包括了完整安装与配置MySQL的详细方法和步骤:《在CentOS上源码安装MySQL+安装问题解决+安全优化》

        新手可以直接使用第一种方法,当然觉得自己可以接受挑战的,也完全可以使用第二种方法!

        MySQL的安装与配置完成之后,接着做下面的操作。


(2)安装Python的MySQL函数库

  • 安装MySQL-python依赖函数库:

1
(venv) [root@leaf Blog_mini] # yum install python-devel mysql-devel zlib-devel openssl-devel
  • 安装MySQL-python:

1
2
3
4
5
(venv) [root@leaf Blog_mini] # pip install MySQL-python
……
Successfully built MySQL-python
Installing collected packages: MySQL-python
Successfully installed MySQL-python-1.2.5

        注意查看有没有安装成功的信息。


(3)为Blog_mini创建数据库

  • 退出虚拟环境,回到用户主目录中:

1
2
3
(venv) [root@leaf Blog_mini] # deactivate 
[root@leaf Blog_mini] # cd
[root@leaf ~] #
  • 登陆到MySQL数据库中(请先确保MySQL服务已经开启):

1
2
3
4
[root@leaf ~] # mysql -u root -p
Enter password: 
 
mysql>
  • 为Blog_mini创建数据库: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mysql> create database blog_mini default character  set  utf8 collate utf8_general_ci;
Query OK, 1 row affected (0.00 sec)
 
mysql> show databases;
+--------------------+
| Database           |
+--------------------+
| information_schema |
| blog_mini          |
| mysql              |
+--------------------+
3 rows  in  set  (0.00 sec)

        这里我们创建了名为`blog_mini`的数据库,同时指定编码字符集分别为utf8utf8_general_ic


(4)创建数据库路径环境变量

        Blog_mini的源码中指定了读取环境变量DATABASE_URL来获取数据库的路径,因此我们要为系统设定一个名为DATABASE_URL的环境变量,并且指定值为MySQL数据库的路径。

  • 设定系统环境变量:

1
[root@leaf ~] # export DATABASE_URL=mysql://root:123456@127.0.0.1/blog_mini

        这里指定了使用的数据库路径为:mysql://root:123456@127.0.0.1/blog_mini,其中123456是密码,其它也很容易知道。

  • 验证系统环境变量:

1
2
[root@leaf ~] # echo $DATABASE_URL
mysql: //root :123456@127.0.0.1 /blog_mini

        有上面的输出即说明我们的设置没有问题。


(5)初始化Blog_mini系统默认数据

        我们首先要初始化Blog_mini所需要的系统默认数据,以确保后面Blog_mini能够正确运行。

  • 进入project/Blog_mini目录,初始化虚拟环境:

1
2
3
[root@leaf ~] # cd project/Blog_mini/
[root@leaf Blog_mini] # source venv/bin/activate
(venv) [root@leaf Blog_mini] #
  • 初始化Blog_mini系统默认数据:

1
2
3
4
(venv) [root@leaf Blog_mini] # python manage.py deploy product
INFO  [alembic.runtime.migration] Context impl MySQLImpl.
INFO  [alembic.runtime.migration] Will assume non-transactional DDL.
INFO  [alembic.runtime.migration] Running upgrade  -> 051691f120e6, fit to MySQL


(6)运行Blog_mini

  • 运行Blog_mini:

1
2
3
4
5
(venv) [root@leaf Blog_mini] # gunicorn manage:app
[2016-03-07 01:57:32 +0000] [7273] [INFO] Starting gunicorn 19.4.5
[2016-03-07 01:57:32 +0000] [7273] [INFO] Listening at: http: //127 .0.0.1:8000 (7273)
[2016-03-07 01:57:32 +0000] [7273] [INFO] Using worker:  sync
[2016-03-07 01:57:32 +0000] [7278] [INFO] Booting worker with pid: 7278

        上面的提示就说明Blog_mini已经成功运行了!不过这样的运行方式只能在本机以8000端口访问,如果你的CentOS操作系统本身没有GUI界面的话,你在本机也没有办法访问,所以我们可以用下面的方式运行。

  • 以80端口运行Blog_mini:

1
2
3
4
5
(venv) [root@leaf Blog_mini] # gunicorn -b 0.0.0.0:80 manage:app
[2016-03-07 02:01:46 +0000] [7317] [INFO] Starting gunicorn 19.4.5
[2016-03-07 02:01:46 +0000] [7317] [INFO] Listening at: http: //0 .0.0.0:80 (7317)
[2016-03-07 02:01:46 +0000] [7317] [INFO] Using worker:  sync
[2016-03-07 02:01:46 +0000] [7322] [INFO] Booting worker with pid: 7322

        这样的话:

  • 如果你是在有公网IP地址的服务器部署Blog_mini的,只需要在互联网上任何一台主机的浏览器上输入你的公网IP地址,就可以访问Blog_mini了。

  • 如果你只是在局域网上部署Blog_mini的,那么在局域网上的任何一台主机的浏览器上输入你这台主机的IP地址也是可以访问的了。

        不过,如果无法访问的话,那可能是防火墙的问题,你可以先把防火墙关掉:

1
2
3
4
(venv) [root@leaf Blog_mini] # /etc/init.d/iptables stop
iptables: Setting chains to policy ACCEPT: filter          [  OK  ]
iptables: Flushing firewall rules:                         [  OK  ]
iptables: Unloading modules:                               [  OK  ]

        因为博主最开始是学网络工程出身的,所以大家如果在网络通信上遇到任何问题,都可以给我回复提问,我将一一解答。 


        到了这一步,你已经是成功地把Blog_mini的服务器部署好了,接下来你就可以运营你的个人博客网站了!Blog_mini功能强大,但使用非常简单,你可以参考博主关于Blog_mini介绍的博文来了解它的功能,当然你也可以自己探索,相信这对你来说都非常容易!

        需要注意的是,Blog_mini支持后台管理(在主页底栏有'后台管理'登陆链接,点击即可进入登陆页面),下面是Blog_mini管理后台的默认账号密码:

  • 账号:blog_mini@163.com

  • 密码:blog_mini

         

        提示:在部署完Blog_mini后,里面是没有任何数据的,如果你需要一定的数据来测试Blog_mini的功能,可以在完成上面的操作后执行下面的命令:       

1
(venv) [root@leaf Blog_mini] # python manage.py deploy test_data

         这将会生成100篇博文和700条评论,同时还有博文分类和系统导航,以方便你验证Blog_mini的功能。



        在CentOS上部署Blog_mini的文档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大家在部署的过程中出现什么问题,请在博文下面给我留言,我将尽最大努力帮助大家!谢谢大家!




本文转自 xpleaf 51CTO博客,原文链接:http://blog.51cto.com/xpleaf/1748629,如需转载请自行联系原作者

相关文章
|
10天前
|
CentOS 7.9系统备份:每日定期发送最新备份文件到另一台服务器。
注意,这个解决方案忽略了很多细节,例如错误处理和通知、备份版本控制、循环处理旧的备份文件等等。此外,你也应该尽量保持源服务器和目标服务器之间快速,稳定且安全的网络连接,并且目标服务器应该有足够的空间用于存放每天的备份文件。如果你需要更高级的备份解决方案,可能需要考虑一下使用专门的备份工具或者服务。
42 18
系统崩溃不用慌!VMware这个逆天功能竟能让CentOS一键回档?后悔药真实存在!
备份的重要性在于它能在系统出现异常或错误时,帮助我们快速恢复到正常状态,避免重新安装系统和配置环境。VMware 提供了两种备份方式:快照和克隆。 **快照**是保存虚拟机某一时刻的完整状态(包括内存、CPU、磁盘数据),便于快速回滚,适合临时保存状态。操作简单,可在系统运行时创建。 **克隆**则是复制整个虚拟机系统,侧重长期备份,需在系统关闭时进行。分为完整克隆和链接克隆,前者独立于源系统,占用更多空间,但更安全可靠。
60 17
系统崩溃不用慌!VMware这个逆天功能竟能让CentOS一键回档?后悔药真实存在!
CentOS系统下的软件安装与卸载
CentOS系统中安装及卸载软件,常用yum命令安装及卸载软件包。yum是基于RPM的软件包管理器,可用于在CentOS中安装、更新、查询和移除软件包。yum命令可以从指定服务器下载rpm包并安装,能自动解决依赖问题。
160 78
|
27天前
|
Centos 8系统ext4文件系统类型进行扩容缩容 (LVM)
通过使用这些技术和工具,可以有效管理CentOS 8系统上的存储资源,确保系统在高负载和高并发情况下的稳定运行。
61 9
VMware隐藏黑科技!CentOS安装这个神器效率翻倍 文件互传竟比U盘还快?
### 安装VMtools的作用及步骤 安装VMtools可以实现Windows与CentOS之间的字符串和命令粘贴、文件夹共享等操作。在CentOS中,通过VMware菜单栏选择“VMware Tools”,将下载的压缩包拷贝到`/opt`目录并解压。接着进入终端,使用`./vmware-install.pl`命令完成安装。安装后重启系统,即可实现Windows与CentOS之间的字符和文件共享。具体步骤包括解压文件、启动命令行终端、安装VMtools以及配置文件共享。
79 16
VMware隐藏黑科技!CentOS安装这个神器效率翻倍 文件互传竟比U盘还快?
零基础保姆级教程!手把手教你免费玩转Linux CentOS安装+学习环境搭建(附避坑指南)
本文详细介绍了在VMware虚拟机中安装CentOS 6.8的全过程。首先,需确保已安装VMware并开启V-CPU虚拟化功能,可通过BIOS设置或使用LeoMoon CPU-V工具检测。接着,下载CentOS镜像文件,并在VMware中新建虚拟机,配置CPU、内存、硬盘等参数。最后,加载ISO镜像启动虚拟机,按照提示完成CentOS的安装,包括语言、键盘、存储方式、地区、密码设置及硬盘分区等步骤。安装完成后,以root用户登录即可进入系统桌面,开始学习Linux命令和操作。
116 12
零基础保姆级教程!手把手教你免费玩转Linux CentOS安装+学习环境搭建(附避坑指南)
如何从CentOS7升级到8?CentOS8最新安装教程
从CentOS 7升级到8只需三步:清理系统、更换软件包及存储库、安装新内核与发布版本。首先确保系统最新并清理冗余包,接着替换基础系统包为CentOS 8版本,最后通过DNF工具完成内核更新与系统同步。整个过程需在终端执行,建议升级前备份VPS快照以防数据丢失。此方法可避免重装系统导致的数据清除问题,实现平滑升级。
63 6
Linux中yum、rpm、apt-get、wget的区别,yum、rpm、apt-get常用命令,CentOS、Ubuntu中安装wget
通过本文,我们详细了解了 `yum`、`rpm`、`apt-get`和 `wget`的区别、常用命令以及在CentOS和Ubuntu中安装 `wget`的方法。`yum`和 `apt-get`是高层次的包管理器,分别用于RPM系和Debian系发行版,能够自动解决依赖问题;而 `rpm`是低层次的包管理工具,适合处理单个包;`wget`则是一个功能强大的下载工具,适用于各种下载任务。在实际使用中,根据系统类型和任务需求选择合适的工具,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和系统管理的便利性。
190 25
|
2月前
|
【02】客户端服务端C语言-go语言-web端PHP语言整合内容发布-优雅草网络设备监控系统-2月12日优雅草简化Centos stream8安装zabbix7教程-本搭建教程非docker搭建教程-优雅草solution
【02】客户端服务端C语言-go语言-web端PHP语言整合内容发布-优雅草网络设备监控系统-2月12日优雅草简化Centos stream8安装zabbix7教程-本搭建教程非docker搭建教程-优雅草solution
94 20
Centos7.9安装kerberos
Centos7.9安装kerberos
112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