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离DevOps有多远--持续集成思想的延伸

简介:

Wikipedia对DevOps的定义是:

  DevOps是软件开发、运维和质量保证三个部门之间的沟通、协作和集成所采用的流程、方法和体系的一个集合。 它是人们为了及时生产软件产品或服务,以满足某个业务目标,对开发与运维之间相互依存关系的一种新的理解。 ...... DevOps并不仅仅关注软件部署,它是部门间沟通协作的一组流程和方法。

 

持续集成思想

  怎样才能达到这样一种状态呢,我们先放一下,看看持续集成(Continuous Integration)体现出来的一些思想。

纵览全局(打破职责界限)

  rd,qa,op,如果仅仅按照这样的角色标签去处理事情,那就和圣经里的巴别塔一样,大家不说同一种语言怎么能劲往一处使呢。

  我们把目标放得更远一些,不再为了赶代码而将质量保障交给qa和op,不是为了增加测出bug的数量而和rd争论,不是为了减少变更而是积极的适应变更,我们共同的目标是实现商业目的,确保软件质量(也包括变更质量和运行质量)也是其中的一部分。频繁的变更不是质量的杀手,而应该在软件开发整个流程多个环节进行质量的保障,并频繁的运行这些保障。

  这种方法就打破了目前的rd->qa->op流水线的流程,而是将三者紧密的结合在一起。从实践的结果来看,rd每次提交代码都会触发一系列的自动化步骤,包括编译,单元测试,代码覆盖率,功能测试,部署测试,性能/容量测试(注:后两者受限与时间要求,实际实施不会每次提交代码都触发)。Rd,qa,op都在过程中做质量保障。

   是努力减少变化还是在变化发生时做好准备。一定是后者,因为当一件事情频繁发生时,问题才会大量的暴露。解决暴露出来的问题才能促进业务更好的发展,也是对团队能力的提升。

  拿一个的实际例子,部署测试(Deploy check)和性能/容量测试(capacity test),我们比QA有更多的资源和条件,那么我们就应该主动承担起这份工作,然后将其加入到整条质量保障线的必要环节上。

 

 

浑然一体(而非七零八落)

  代码树被管理起来——主干开发

  主干开发的好处是每个rd都知晓整体的变更,所有的feature作为一个整体发布,对OP的现实意义就是上线变得更有规律,非计划的、临时的上线最后消失。

  代码和周边(配置,数据,构建脚本,单元测试,测试用例)统一作为产品被管理起来——一键式产构建,测试,部署,完成产品的最终发布。

SVN结构样例

module

|--product

|----code

|----bin

|----scm_product.conf(描述程序地址)

|----module_control

|----conf

|----data

|----data_description(描述数据存放地址)

|----ci-script

|----test_case

|----build_script

|----test_script

|----deploy_script

|--development

|--test

  好处易见,生成一个完整的产品的所有原料都被管理起来,上线仅需要一个版本号,不会出现上线时冗长的步骤,做版本diff,部署环境diff,测试case diff都非常简单。而且,环境的备份也变得简单和纯粹了。

  研发(开发,测试,发布,部署)全过程被管理起来。所有角色在一个界面下工作,使用共同的平台,统一的源码管理,共享。

  大家都在一个平台上工作,所有的任务都在这个平台下,各角色间对互相的工作有更深入的了解,并且,工作状态也可以共享。

 

 

少就是多,简洁就是美(用简单的方法解决问题)
持续集成的解决方案是简洁的。产品由SVN去管理,构建过程由CI server负责,而构建过程包含了编译,测试,发布,部署过程

 

  没有封闭的系统,没有蹩脚的流程,配合开放的系统(Code Review/wiki)所有的信息被自然的整合在一起。而一切都是以提高变更速度,提高产品质量为目标。

  当解决方案让你觉得不自然(或有很多内容无法囊括,或需要人为干预)的时候,那这个方案就不是一个完美的方案,必定在某一些方面受到了限制,这些限制有可能是历史造成的。要勇于质疑,扩展角度,提升高度。去掉角色的限制,站在产品的角度去思考,对于整体的优化的解决方案就产生了。

 

 

 

以终为始(一直以发布级的质量要求产品)

  写代码都是为了要发布的,也就是需要上线使用的,那在开始编码就以产品的质量要求代码,要求check in的代码就是能够完成编译的,具备一定功能并且可以部署的产品。

  将质量内建于产品中。每次代码的提交都会经历单元,功能,部署,性能/容量测试。在上线前我们就能够知道是否能成功部署,线上的服务器是否能撑住。这样的产品在上线时我们就不会有那么大的压力了,OP也不需要担心回滚的风险了,即使回滚,那么回滚也是one step。小菜一碟。

 

 

 

我们与DevOps的距离

  那么我们离DevOps有多远呢。从各个公司放出来的技术资料(flickr最全面),最经典的是flickr的10+ deploys per day,他们的最佳实践有以下几点,而起穿针引线作用的是持续集成(技术上)和思考方式(文化上)。

 

Culture:

1.respect

2.trust

3.healthy attitude about failure

4.avoiding blame

  从文化上,我们需要一种氛围,不仅仅把自己看作rd,qa,op这样的角色,哪里有质量缺口,我们就要把它补起来;哪里有不通畅的地方,我们就要把它疏通。RD了解op的部署方式,能够获取OP提供的监控指标;OP也了解RD的开发方法,开发流程,所面对的问题。放开自己的眼界,从更高的视角看待和解决问题。

 

Tools:

1.Automated infrastructure(自动化,系统之间可集成)

2.shared version control(SVN共享源码)

3.one step build and deploy(持续构建和部署)

4.feature flags(公司内部称为single branch,主干开发)

5.Shared metrics

6.IRC and IM robots(信息整合)

 

  技术上的这些要点被3(持续集成/部署)一线贯穿。

  4点(主干开发)是持续集成的前提

  1点(自动化),2点(代码及周边集中管理)是实施持续集成的必要条件

  5点是1的一部分(图表是由自动化系统产生的)

  可见,技术上的核心是持续集成/部署

  5所提到的有较高的技术要求。要求我们将业务/运维上的指标变得可测量,直至可预测。这里面的两个核心技术内容就是:

  容量测量(Capacity management)

  容量的变化体现在用户行为(流量)系统变更(软件性能)和资源(服务器数量,冗余度计划)等几个因素的变化上,将容量和这些变化挂钩,在每一个因素变化下重新得到系统的容量,从而在变更中控制容量不足造成的风险。有一个要点,我们需要的是系统的容量而不是单个模块的性能。

  质量反馈(Quality feedback)

  变更会导致质量变化,而质量变化体现在各种指标上,而测量这些指标(包括应用指标:平响,处理效率等和系统指标:负载,网络流量),发现指标之间的规律,将指标share给整个团队,从而有效的达成质量的反馈,控制变更(包括内部变更和外部条件的变化)造成的质量下降的风险。本质上说,容量测量也是质量反馈的一部分。

  在实施持续集成的过程中,并行实施的三个项目:

  持续部署/一键式部署(continuous deployment/one step deploy),

  容量测试/管理(Capacity Test/Management)

  质量反馈(Quality feedback)

  分别对应于上面三个要点,共同支撑系统的高速迭代,减少系统频繁变更引发的风险。

  借助于持续集成,我们在实践中向DevOps迈进了一大步,离业界的最佳实践已不远。dev和ops说着同一种语言,共同为业务发展和质量保障做出贡献。

  敏捷/精益开发方法可以提高应变业务变化的能力,并内建质量。DevOps把开发和运维的沟壑抹平。那么我们的development和ITIL就能够结合到一起了。

 

 

  我们曾经愿景将服务器放到机架上,一键就能完成服务上线,我们已经有了一个好的开始,这个目标就会实现。

 

 

 











本文转自百度技术51CTO博客,原文链接:http://blog.51cto.com/baidutech/748587,如需转载请自行联系原作者

相关文章
|
Cloud Native jenkins Java
【云原生】DevOps(三):CI、CD持续集成|交付|部署
【云原生】DevOps(三):CI、CD持续集成|交付|部署
338 0
|
运维 前端开发 jenkins
Devops 开发运维高级篇之Jenkins+Docker+SpringCloud微服务持续集成——部署方案优化
之前我们做的方案部署都是只能选择一个微服务部署并只有一台生产服务器,每个微服务只有一个实例,容错率低 如何去解决?
Devops 开发运维高级篇之Jenkins+Docker+SpringCloud微服务持续集成——部署方案优化
|
运维 前端开发 jenkins
Devops 开发运维高级篇之微服务持续集成代码上传和代码检查
微服务持续集成(1)-项目代码上传到Gitlab 微服务持续集成(2)-从Gitlab拉取项目源码 微服务持续集成(3)-提交到SonarQube代码审查
Devops 开发运维高级篇之微服务持续集成代码上传和代码检查
|
算法 搜索推荐 Devops
敏捷/持续集成/持续交付/DevOps基本理论全面解析(下)
敏捷/持续集成/持续交付/DevOps基本理论全面解析(下)
163 0
敏捷/持续集成/持续交付/DevOps基本理论全面解析(下)
|
敏捷开发 Devops Java
敏捷/持续集成/持续交付/DevOps基本理论全面解析(上)
敏捷/持续集成/持续交付/DevOps基本理论全面解析(上)
218 0
敏捷/持续集成/持续交付/DevOps基本理论全面解析(上)
|
存储 jenkins Devops
DevOps之持续集成
软件持续集成
884 0
DevOps之持续集成
|
安全 jenkins Devops
2019 DevOps 必备面试题——持续集成篇
原文地址:https://medium.com/edureka/devops-interview-questions-e91a4e6ecbf3 原文作者:Saurabh Kulshrestha 翻译君:CODING 戴维奥普斯 Q1:什么是持续集成? 我会建议你以持续集成的最小定义作为开始来回答这个问题。
|
Java Devops jenkins
【下一代核心技术DevOps】:(七)持续集成Jenkins的应用(Aliyun Pipiline持续构建)
1. 前言  使用Jenkins比较好的就是可以在整个构建顺序中增加自定义的动作,比如构建成功给Leader发个邮件,给团队核心发个微信什么的。 当然最基本的核心还是它可以构建多种开发语言的项目,此类构建程序还有很多,大家可以选择使用,没有最好的,只有最适合自己的。
1090 0
|
Devops jenkins 持续交付
【下一代核心技术DevOps】:(五)微服务CI与Rancher持续集成
1. 引言   DevOps的核心魅力是快速的持续集成交付,降低研发和实施运维之间的交互,使得传统的各种扯皮现象统统消失。最重要的是降低成本   保障产品交付可靠性。    使用Rancher作为持续集成的关键环节,统一结连微服务和云计算,使得产品从研发到上线流水线操作,提高生产效率,此处我写的是微服务    而不是传统的程序,是因为微服务(架构的产品)和容器服务,云计算是完美结合的三大核心模块,也是互联网下一代核心技术DevOps的3个    核心支柱。
1735 0
|
Devops 持续交付
【52ABP实战教程】0.1-- Devops如何用VSTS持续集成到Github仓库!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开始正式的教程之前我们先来聊聊准备工作。 管理工具会VSTS。 代码管理会用GITHUB。 服务器会用Azure。 所有的东西都是利用现有服务。
1534 0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