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应用程序与SurfaceFlinger服务的关系概述和学习计划

简介:
SurfaceFlinger服务负责绘制Android应用程序的UI,它的实现相当复杂,要从正面分析它的实现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既然不能从正面分析,我们就想办法从侧面分析。说到底,无论SurfaceFlinger服务有多复杂,它都是为Android应用程序服务的,因此,我们就从Android应用程序与SurfaceFlinger服务的关系入手,来概述和制定SurfaceFlinger服务的学习计划。
        SurfaceFlinger服务运行在Android系统的System进程中,它负责管理Android系统的帧缓冲区(Frame Buffer)。Android系统的帧缓冲区的相关知识,可以参考前面两篇文章 Android系统的开机画面显示过程分析Android帧缓冲区(Frame Buffer)硬件抽象层(HAL)模块Gralloc的实现原理分析 。Android应用程序为了能够将自己的UI绘制在系统的帧缓冲区上,它们就必须要与SurfaceFlinger服务进行通信,如图1所示:

        注意,Android应用程序与SurfaceFlinger服务是运行在不同的进程中的,因此,它们采用Binder进程间通信机制来进行通信。Android系统的Binder进程间通信机制的相关知识,可以参考 Android进程间通信(IPC)机制Binder简要介绍和学习计划 这一系列的文章。
        在图1中,每一个Android应用程序与SurfaceFlinger服务都有一个连接,这个连接都是通过一个类型为Client的Binder对象来描述的。这些Client对象是Android应用程序连接到SurfaceFlinger服务的时候由SurfaceFlinger服务创建的,而当Android应用程序成功连接到SurfaceFlinger服务之后,就可以获得一个对应的Client对象的Binder代理接口了。有了这些Binder代理接口之后,Android应用程序就可以通知SurfaceFlinger服务来绘制自己的UI了。
        Android应用程序在通知SurfaceFlinger服务来绘制自己的UI的时候,需要将UI元数据传递给SurfaceFlinger服务,例如,要绘制UI的区域、位置等信息。一个Android应用程序可能会有很多个窗口,而每一个窗口都有自己的UI元数据,因此,Android应用程序需要传递给SurfaceFlinger服务的UI元数据是相当可观的。在这种情况下,通过Binder进程间通信机制来在Android应用程序与SurfaceFlinger服务之间传递UI元数据是不合适的,这时候Android系统的匿名共享内存机制(Anonymous Shared Memory)就派上用场了。Android系统的匿名共享内存机制的相关知识,可以参考 Android系统匿名共享内存Ashmem(Anonymous Shared Memory)简要介绍和学习计划 这一系列的文章。
       在每一个Android应用程序与SurfaceFlinger服务之间的连接上加上一块用来传递UI元数据的匿名共享内存,我们就得到了图2,如下所示:

        在Application和Client这两个高富帅看来,它们之间的原生匿名共享内存块就一个活脱脱的土肥圆。因此,Application和Client是看不上这块原生的匿名共享内存的。于是,这块原生的匿名共享内存当时就怒了,立志要逆袭变成白富美,如图3所示:

       土肥圆逆袭后,就变成了一个名字为SharedClient的白富美,从此,它就和Application、Client过上幸福的啪啪啪生活了。
       SharedClient到底有多白多富多美?参见图4:

        在每一个SharedClient里面,有至多31个SharedBufferStack。字面上来看,SharedBufferStack就是共享缓冲区堆栈。怎么理解呢?首先,Shared表明这个堆栈共享的。那么由谁来共享呢?当然就是Android应用程序和SurfaceFlinger服务了。其次,Buffer表明这个堆栈的内容是缓冲区。什么样的缓冲区呢?当然就是用来描述UI元数据的缓冲区了。再者,Stack表明用来描述UI元数据的缓冲区是需要按照一定的规则来访问的。综合起来,我们就可以认为每一个SharedBufferStack就是用来描述一系列需要按照一定规则来访问的缓冲区。
        好像还是不能理解SharedBufferStack?好吧,回忆一下,一般我们就绘制UI的时候,都会采用一种称为“双缓冲”的技术。双缓冲意味着要使用两个缓冲区,其中一个称为Front Buffer,另外一个称为Back Buffer。UI总是先在Back Buffer中绘制,然后再和Front Buffer交换,渲染到显示设备中。这下就可以理解SharedBufferStack的含义了吧?SurfaceFlinger服务只不过是将传统的“双缓冲”技术升华和抽象为了一个SharedBufferStack。可别小看了这个升华和抽象,有了SharedBufferStack之后,SurfaceFlinger服务就可以使用N个缓冲区技术来绘制UI了。N值的取值范围为2到16。例如,在Android 2.3中,N的值等于2,而在Android 4.1中,据说就等于3了。
        我们还可以再进一步地理解SharedBufferStack。在SurfaceFlinger服务中,每一个SharedBufferStack都对应一个Surface,即一个窗口。这样,我们就可以知道为什么每一个SharedClient里面包含的是一系列SharedBufferStack而不是单个SharedBufferStack:一个SharedClient对应一个Android应用程序,而一个Android应用程序可能包含有多个窗口,即Surface。从这里也可以看出,一个Android应用程序至多可以包含31个Surface。
        SharedBufferStack长什么样子呢?看图5:

       在图5中,为了方便描述,我们假设图中的SharedBufferStack有5个Buffer,其中,Buffer-1和Buffer-2是已经使用了的,而Buffer-3、Buffer-4和Buffer-5是空闲的。指针head和tail分别指向空闲缓冲区列表的头部和尾部,而指针queue_head指向已经使用了的缓冲区列表的头部。从这里就可以看出,从指针tail到head之间的Buffer即为空闲缓冲区表,而从指针head到queue_head之间的Buffer即为已经使用了的缓冲区列表。注意,图中的5个Buffer是循环使用的。
       空闲缓冲区比较好理解,接下来我们重点解释一下那些已经被使用了的缓冲区,即图5中的Buffer-1和Buffer-2。
       前面我们说过,SharedBufferStack中的缓冲区只是用来描述UI元数据的,这意味着它们不包含真正的UI数据。真正的UI数据保存在GraphicBuffer中,后面我们再描述GaphicBuffer。因此,为了完整地描述一个UI,SharedBufferStack中的每一个已经使用了的缓冲区都对应有一个GraphicBuffer,用来描述真正的UI数据。当SurfaceFlinger服务缓制Buffer-1和Buffer-2的时候,就会找到与它们所对应的GraphicBuffer,这样就可以将对应的UI绘制出来了。
       当Android应用程序需要更新一个Surface的时候,它就会找到与它所对应的SharedBufferStack,并且从它的空闲缓冲区列表的尾部取出一个空闲的Buffer。我们假设这个取出来的空闲Buffer的编号为index。接下来Android应用程序就请求SurfaceFlinger服务为这个编号为index的Buffer分配一个图形缓冲区GraphicBuffer。SurfaceFlinger服务分配好图形缓冲区GraphicBuffer之后,会将它的编号设置为index,然后再将这个图形缓冲区GraphicBuffer返回给Android应用程序访问。Android应用程序得到了SurfaceFlinger服务返回的图形缓冲区GraphicBuffer之后,就在里面写入UI数据。写完之后,就将与它所对应的缓冲区,即编号为index的Buffer,插入到对应的SharedBufferStack的已经使用了的缓冲区列表的头部去。这一步完成了之后,Android应用程序就通知SurfaceFlinger服务去绘制那些保存在已经使用了的缓冲区所描述的图形缓冲区GraphicBuffer了。用图5的例子来说,SurfaceFlinger服务需要绘制的是编号为1和2的Buffer所对应的图形缓冲区GraphicBuffer。由于SurfaceFlinger服务知道编号为1和2的Buffer所对应的图形缓冲区GraphicBuffer在哪里,因此,Android应用程序只需要告诉SurfaceFlinger服务要绘制的Buffer的编号就OK了。当一个已经被使用了的Buffer被绘制了之后,它就重新变成一个空闲的Buffer了。
        上面描述的过程比较复杂,后面我们再用几篇文章来详细描述。
        SharedBufferStack是在Android应用程序和SurfaceFlinger服务之间共享的,但是,Android应用程序和SurfaceFlinger服务使用SharedBufferStack的方式是不一样的,具体来说,就是Android应用程序关心的是它里面的空闲缓冲区列表,而SurfaceFlinger服务关心的是它里面的已经使用了的缓冲区列表。从SurfaceFlinger服务的角度来看,保存在SharedBufferStack中的已经使用了的缓冲区其实就是在排队等待渲染。
        为了方便SharedBufferStack在Android应用程序和SurfaceFlinger服务中的访问,Android系统分别使用SharedBufferClient和SharedBufferServer来描述SharedBufferStack,其中,SharedBufferClient用来在Android应用程序这一侧访问SharedBufferStack的空闲缓冲区列表,而SharedBufferServer用来在SurfaceFlinger服务这一侧访问SharedBufferStack的排队缓冲区列表。
         在SharedBufferClient看来,SharedBufferStack的样子如图6所示:

    只要SharedBufferStack中的available的buffer的数量大于0,SharedBufferClient就会将指针tail往前移一步,并且减少available的值,以便可以获得一个空闲的Buffer。当Android应用程序往这个空闲的Buffer写入好数据之后,它就会通过SharedBufferClient来将它添加到SharedBufferStack中的排队缓冲区缓冲区列表的尾部去,即指针queue_head的下一个位置上。
        在SharedBufferServer看来,SharedBufferStack的样子如图7所示:

        当Android应用程序通知SurfaceFlinger服务更新UI的时候,只要对应的SharedBufferStack中的queued的缓冲区的数量大于0,SharedBufferServer就会将指针head的下一个Buffer绘制出来,并且将指针head向前移一步,以及将queued的值减1。
        上面我们多次提到了图形缓冲区GraphicBuffer,它是什么东东呢?我们看图8:

        每一个GraphicBuffer内部都包含有一块用来保存UI数据的缓冲区,这块缓冲区使用一个buffer_handle_t对象来描述。看到buffer_handle_t,是不是有点眼熟?在前面 Android帧缓冲区(Frame Buffer)硬件抽象层(HAL)模块Gralloc的实现原理分析 一文中,我们说过,由HAL层的Gralloc模块分配的图形缓冲区的是使用一个buffer_handle_t对象来描述的,而由buffer_handle_t对象所描述的图形缓冲区要么是在系统帧缓冲区(Frame Buffer)或者匿名共享内存(Anonymous Shared Memory)中分配的。这样,我们就可以将SurfaceFlinger服务与HAL层中的Gralloc模块关联起来了。
        至此,ndroid应用程序与SurfaceFlinger服务的关系就概述完毕了,但是我们的任务还没有完成,我们还要进一步去具体地学习它,例如:
        1. Android应用程序是如何与SurfaceFlinger服务建立连接的?
        2. 用来描述Android应用程序的UI元数据的SharedClient是如何创建的?
        3. Android应用程序是如何请求SurfaceFlinger服务创建一个Surface的?
        4. Android应用程序是如何请求SurfaceFlinger服务渲染一个Surface的?
        回答了这4个问题之后,相信我们就可以对SurfaceFlinger服务有一个深刻的认识,进而可以帮助我们从正面去分析SurfaceFlinger服务的实现。后面我们将以 Android系统的开机动画 为例子,用4篇文章来回答这4个问题,敬请关注!




本文转自 Luoshengyang 51CTO博客,原文链接:http://blog.51cto.com/shyluo/967098,如需转载请自行联系原作者
目录
相关文章
|
12天前
|
移动开发 Java Android开发
构建高效Android应用:探究Kotlin与Java的性能差异
【4月更文挑战第3天】在移动开发领域,性能优化一直是开发者关注的焦点。随着Kotlin的兴起,其在Android开发中的地位逐渐上升,但关于其与Java在性能方面的对比,尚无明确共识。本文通过深入分析并结合实际测试数据,探讨了Kotlin与Java在Android平台上的性能表现,揭示了在不同场景下两者的差异及其对应用性能的潜在影响,为开发者在选择编程语言时提供参考依据。
|
13天前
|
数据库 Android开发 开发者
构建高效Android应用:Kotlin协程的实践指南
【4月更文挑战第2天】随着移动应用开发的不断进步,开发者们寻求更流畅、高效的用户体验。在Android平台上,Kotlin语言凭借其简洁性和功能性赢得了开发社区的广泛支持。特别是Kotlin协程,作为一种轻量级的并发处理方案,使得异步编程变得更加简单和直观。本文将深入探讨Kotlin协程的核心概念、使用场景以及如何将其应用于Android开发中,以提高应用性能和响应能力。通过实际案例分析,我们将展示协程如何简化复杂任务,优化资源管理,并为最终用户提供更加流畅的体验。
|
14天前
|
开发框架 安全 Android开发
探索安卓系统的新趋势:智能家居应用的蓬勃发展
随着智能家居概念的兴起,安卓系统在智能家居应用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本文将探讨安卓系统在智能家居应用开发方面的最新趋势和创新,以及其对用户生活的影响。
12 2
|
17天前
|
缓存 监控 Java
构建高效Android应用:从优化用户体验到提升性能
在竞争激烈的移动应用市场中,为用户提供流畅和高效的体验是至关重要的。本文深入探讨了如何通过多种技术手段来优化Android应用的性能,包括UI响应性、内存管理和多线程处理。同时,我们还将讨论如何利用最新的Android框架和工具来诊断和解决性能瓶颈。通过实例分析和最佳实践,读者将能够理解并实施必要的优化策略,以确保他们的应用在保持响应迅速的同时,还能够有效地利用系统资源。
|
17天前
|
Java Android开发
Android 开发获取通知栏权限时会出现两个应用图标
Android 开发获取通知栏权限时会出现两个应用图标
12 0
|
14天前
|
Java Android开发 开发者
构建高效Android应用:Kotlin协程的实践与优化
在响应式编程范式日益盛行的今天,Kotlin协程作为一种轻量级的线程管理解决方案,为Android开发带来了性能和效率的双重提升。本文旨在探讨Kotlin协程的核心概念、实践方法及其在Android应用中的优化策略,帮助开发者构建更加流畅和高效的应用程序。通过深入分析协程的原理与应用场景,结合实际案例,本文将指导读者如何优雅地解决异步任务处理,避免阻塞UI线程,从而优化用户体验。
|
1天前
|
搜索推荐 开发工具 Android开发
安卓即时应用(Instant Apps)开发指南
【4月更文挑战第14天】Android Instant Apps让用户体验部分应用功能而无需完整下载。开发者需将应用拆分成模块,基于已上线的基础应用构建。使用Android Studio的Instant Apps Feature Library定义模块特性,优化代码与资源以减小模块大小,同步管理即时应用和基础应用的版本。经过测试,可发布至Google Play Console,提升用户便利性,创造新获客机会。
|
2天前
|
Java API 调度
安卓多线程和并发处理:提高应用效率
【4月更文挑战第13天】本文探讨了安卓应用中多线程和并发处理的优化方法,包括使用Thread、AsyncTask、Loader、IntentService、JobScheduler、WorkManager以及线程池。此外,还介绍了RxJava和Kotlin协程作为异步编程工具。理解并恰当运用这些技术能提升应用效率,避免UI卡顿,确保良好用户体验。随着安卓技术发展,更高级的异步处理工具将助力开发者构建高性能应用。
|
2天前
|
编解码 人工智能 测试技术
安卓适配性策略:确保应用在不同设备上的兼容性
【4月更文挑战第13天】本文探讨了提升安卓应用兼容性的策略,包括理解平台碎片化、设计响应式UI(使用dp单位,考虑横竖屏)、利用Android SDK的兼容工具(支持库、资源限定符)、编写兼容性代码(运行时权限、设备特性检查)以及优化性能以适应低端设备。适配性是安卓开发的关键,通过这些方法可确保应用在多样化设备上提供一致体验。未来,自动化测试和AI将助力应对设备碎片化挑战。
|
8天前
|
移动开发 API Android开发
构建高效Android应用:探究Kotlin协程的优势与实践
【4月更文挑战第7天】 在移动开发领域,性能优化和应用响应性的提升一直是开发者追求的目标。近年来,Kotlin语言因其简洁性和功能性在Android社区中受到青睐,特别是其对协程(Coroutines)的支持,为编写异步代码和处理并发任务提供了一种更加优雅的解决方案。本文将探讨Kotlin协程在Android开发中的应用,揭示其在提高应用性能和简化代码结构方面的潜在优势,并展示如何在实际项目中实现和优化协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