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工程师的职业之路

简介: <p>原文:http://blog.csdn.net/ladofwind/article/details/19103915</p> <p></p> <p style="color:rgb(51,51,51); line-height:26px; margin-top:5px; margin-bottom:5px; font-family:sans-serif; font-size:16

原文:http://blog.csdn.net/ladofwind/article/details/19103915

记得看过某篇文章写到21世纪世界范围内最好的前十大职业有软件工程师一项,平心而论,应该说缺少的是良好职业素养的,有经验的,合格的软件工程师。


从国内招聘网站上的数据也能看出来,近些年由于移动互联网,互联网的蓬勃发展,以及因为互联网对传统行业的整合一系列影响,软件工程师需求一直很旺盛,另一方面,高校的计算机专业培养出的人与企业需要的人有差距,所以知名大学的硕士博士首先有更多的机会进入知名的企业和科研单位,得到快速提升的机会,进入工作岗位后,个人资质不同,自学能力不同,有的人能够向上游移动,有的人被淘汰转行,或者找个地方混日子。


其实现在无论各大网站还是传统软件公司,都还是很缺乏人才的,尤其是能独当一面的合格工程师,IT行业的猎头公司特别多,也是供求关系的一种体现。在一些论坛里,有很多人自嘲做软件的是码农,IT民工,有部分人是自嘲,因为IT行业蓬勃发展的北上广深杭州都是物价房价高企的大城市,因此在这些城市本身立足就已不易,所以刚毕业头几年是很屌丝的,即使是名校硕士,为房子车子也少说要奋斗十几二十年,但是和其他行业比,相对还是有优势的,我周围就有很多机械,物理专业的博士硕士,转行投身IT,这至少说明IT比很多专业薪水高,职位多。


从职业发展角度,有的人向往大公司,外企,有的人理想是创业,做自己的产品,不能相提并论,自己做东西相对辛苦,压力大,且有不低的失败率,但是从经验提升,从回报率来讲也是最高的,就看个人能否承受相对不稳定的生活及对自己产品或者公司的执着,有成功有失败,回头看只是过程,自己享受这个过程就不足惜,当然也要看自己的家庭背景及各方面承受力,对生活的期望和要求,大部分人还是希望有相对的稳定和保障,所以在公司谋取自己的职位也是大多数人的选择。


作为一个软件工程师,前三五年能够熟练掌握一门语言,熟练掌握开发工具及相关行业知识就很不错,在移动互联网,互联网公司可能这个时间要缩短,因为变化太快,记得苹果手机有了APP平台后,有一年IOS开发经验的工程师就已经炙手可热,两年的就已经算大拿了,这是行业的特殊性,当然当平台或者技术趋于成熟后,比拼的还是个人的自学能力和努力。再往后,做完几个项目或者产品后,有了一定的全局观,可以在架构,系统层面看问题,通常是5到8年,甚至更久,看个人机遇,其实刚毕业进外企不一定是一个好的选择,因为大的外企分工过于细致,每个人只做好一小块,如果没有工作之余阅读书籍或者其他项目经验的话,长期下来全局观一定受限,反而是中小公司由于人力有限,能够得到很多项目上独当一面的机会,在项目或者产品的开发中获取大量经验。10年以上的,基本可以做到项目管理,产品管理,或者研发管理,当然了,有些小公司3年5年就做项目经理的不在少数,国内软件水平参差不齐,客户的要求也参差不齐,所以有各种各样的团队也很正常,什么团队做什么东西,一个平均5年工作经验的团队,要求软件做出来可靠性,安全性,可维护性可扩展性上有高水准,显然也不现实。个人觉得目前国内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受国家或者政策限制较少,发展已经接近世界先进水平,投身这些行业都能获得比较良好的职业发展和技能提高,传统软件国内大环境不是太好,除了金融电信等极度依赖IT基础设施来盈利的行业,其他如政府,企业,软件的替代性都比较强,功能质量要求上都有很大浮动,很多时候客户关系更加左右竞标和项目的结局,近些年虽然有所好转,但真正透明化,市场化还需要时间。相比来说,外企是一个有经验并追求稳定的工程师的较好的选择,劳动强度相对民营企业较低,薪资待遇比较高,虽然也有市场竞争公司的不稳定性存在,但从性价比来说是比较高的,只要不混日子,及时更新知识,随着进一步国际化和国内IT行业的发展,还是有一定竞争力的,尤其是近期几大互联网公司和国内纯软件公司在研发和产品上的不断加大力度,对产品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的基础上,我也看到很多以前工作在外企的人回到民营企业,他们在外企的工作经验,对产品质量和软件工程,开发规范的理解,正是民营企业需要的,随着国内市场容量的增长,回流现象在若干年内一定还会持续。


回想现在的大环境和十几年前已经有很大不同,当时,大多数国内公司还是作坊式的,招几个毕业生就开始没日没夜干活,攒出一个软件就出去卖钱,客户也不怎么懂,能用就行,到后来,当时的毕业生已经过了30甚至40岁,IT行业也诞生出华为,阿里,腾讯这样的世界级公司,整个行业愈发成熟,记得当年很多IT论坛问得最多的问题是:做软件30岁以后怎么办,还能干什么? 很多人当时认为这是青春饭,30岁就会被刚毕业能熬夜的人替代,现在看来是多么可笑,软件工程师是一个和其他行业一样的职业,欧美公司里白头发白胡子老头一样在写程序,只是可能在写架构,写核心代码,写编译器,他们的经验和对软件的认识绝非5年10年的人所能望其项背,这也是欧美软件强国的进步之处,好在国内大环境也越来越好,90年代出道的程序员如今也都40岁左右了,其中还有部分人从事一线技术或者技术管理工作,国内公司也越来越看重技术,技术在科技企业起着决定性作用,很多公司也像外企一样有了两条职业升迁路线,一条管理,一条技术,做技术的可以做到专家,甚至首席科学家,让愿意从事技术的人也能够安心,有他们在,年轻人能够提高的更快,中国软件才有希望,什么时候看到中国的IT公司里有像IBM那样一批批花白头发还在一线工作的资深工程师,那中国的软件水平可能就与世界同步了。


目录
相关文章
|
6月前
|
消息中间件 缓存 NoSQL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存储 人工智能
现代数据科学家的“忍者”技能
用外行人的话来说,火箭专家就是一个具有火箭科学知识的人。要成为一名数据科学家并不难。
|
数据可视化 大数据 数据挖掘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相关实验场景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