蹊跷?惠普刚曝“质量门”,同方猛打“后悔就退”

简介:    今年三月IT行业出现二大热点,一是中国中央电视台举办的“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晚会”上,曝光了惠普DV2000、V3000等笔记本电脑存在黑屏、闪屏以及无法启动等质量问题。此举使得惠普“质量门”成为中国媒体的关注焦点。
   今年三月IT行业出现二大热点,一是中国中央电视台举办的“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晚会”上,曝光了惠普DV2000、V3000等笔记本电脑存在黑屏、闪屏以及无法启动等质量问题。此举使得惠普“质量门”成为中国媒体的关注焦点。二是在三月同期清华同方推出的“笔记本有问题15天无条件退换货”活动,其突破了行业内原有的“7天包退15天包换”的服务规则,并且拿出还是最新酷睿i3笔记本锋锐同方K46A,而且还仅售3999元,然而又出现大量缺货现象,在广大消费者中却引发了强烈不满,有人质疑“该活动只是清华同方为炒作宣传制作的噱头”,甚至怀疑为何惠普刚曝“质量门”,而同方就推出强势的“后悔就退”活动,这二者时间太巧合?
 
   一时评论纷纷,骂得有,顶得也有,网上风起云涌不少人都出来给惠普说名公道话,说明HP的品牌还是有不少拥戴者,群众基础还是不错。以DONEWS为例就有一位叫“杨鹏”的HP笔记本“使用者”在其文中称其发给惠普公司邮件中提到内容“国内市场总有些“特色”,可能会有竞争对手使用些非常规手段,他分析了国内几家大型门户网、博客和“百度知道”等媒体关于惠普的报道,发现一些新闻或评论带有很明显的针对性”,意在言外这事有他人操作。而网上还有一些记者公然声称“惠普只是暗访新闻体制的受害者”,在其文中明确指出“作为一个消费者,如果再要我选择购买笔记本我还是会选择去购买惠普的,因为其它包括联想、同方、神舟等国产电脑我买回来更加不放心。”还在文章结尾中强调“那些联想、同方、神舟们可能暗自庆幸未被点名,但也留下诸多未见阳光的隐患,不曝光只能愈发根深蒂固。”
 
   众说纷纭,难道真伪,一时各大品牌唯恐惹火烧身,纷纷保持沉默是金,新浪博主阿难更直白地在博文中说“联想不是惠普质量门幕后黑手”,然后还提到“虽说我不认为联想是这回整惠普行动的幕后黑手,但不是说这黑手就不在。”所以咱们先将联想有效地避开,那剩下的也就是同方和神舟了,大家自然会问,也真奇怪,中国IT众多品牌,为啥此次HP“质量门”一出媒体和众多评论人引发争议,报道的确只选以上三家?呵呵,其实细想一下我们难发现,联想与HP从国外打到国内,一直是强劲的对手,这个大家心知肚明,神舟虽然吴海军一向风格外向,总喜向热闹上凑,虽说号称瞄准HP,就连自己的某些产品在系列名称上都取名为HP,可以列为提名对象,但这二年沉默许多,不像有所动作。而说到同方这二年在市场发力很大,动作强硬,新品定位精准,从上网本imini到超轻薄长待机的s30,加上这次才售3999元的i3本本K46,让人印象深刻,特别是在去年家电下乡盛传其直言惠普违规,加上近期央视刚曝光惠普质量门,同方又强势推出315品质服务活动,让人有所想法自然有理。
 
   但是我赞同博主阿难的说“其实PC厂商这些什么基因啊,遗传啊,都是如出一辙。说什么你有什么新技术,我有多少new idea,但其实笔记本采购和生产的供应商都是基本相同的,来回来去就那么几家,如果惠普这次被央视爆料的事儿是业内PC厂商干的,那出不了几天人民群众忽然想起要调查调查业内其他品牌的电脑的时候,这 “挂落儿”估计也会吃个肚歪”。我觉得这话非常有道理,别惠普一曝光,PC圈里就演出个三国争战,大家都争着避嫌,都想着将罪名往别的厂商身上引,好观龙虎斗,那HP也别气无处可发,尽想是有人下坏手,总算计着要将谁是谁的谁拉下,好好地做好自己的事,认真研究如何提高消费者的满意度才是正事,否则真正打起说不定反而让那些日台系厂商受益了,我想这也不是HP、联想、同方等厂商所愿意见到的后果,您说有没有道理?
相关文章
|
程序员
盘点和程序员相关的那些事,让你不再被割韭菜,薅羊毛!
如今的我们处在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光埋头苦恼的闭门造车已经不能满足我们程序员的日常开销啦,因此需要密切关注和自己相关的那些事!
132 0
|
传感器 自动驾驶 安全
没有频繁“越权”的安全驾驶员,还敢适当“闯”黄灯,这才是无人出租车正确打开方式
没有频繁“越权”的安全驾驶员,还敢适当“闯”黄灯,这才是无人出租车正确打开方式
106 0
|
安全 机器人 定位技术
疫情期间我把波士顿动力狗带回了家,边工作边撸机器狗,竟然被邻居举报了
疫情期间我把波士顿动力狗带回了家,边工作边撸机器狗,竟然被邻居举报了
177 0
|
供应链 安全 数据库
呼吸机缺关键零件,意大利小哥用3D打印救命!面临起诉风险,网友:意版“药神”?
呼吸机缺关键零件,意大利小哥用3D打印救命!面临起诉风险,网友:意版“药神”?
103 0
|
算法 Linux 数据库
12月13日云栖精选夜读 | 干货 :5个提醒,让你远离“数据呆”
随着数据积累得越来越多,数据获取成本不断降低,人们开始走向另一个危险的极端,那就是任何事情都要看数据,任何决定都去依赖数据。这种风气培养出了越来越多的“数据呆”。作为一个数据分析师,我是非常反对“唯数据论”的。
224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