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技术层出不穷,长江后浪推前浪。在浪潮褪去后,能留下来的,是一些经典的设计思想。
在前端界,以前有远近闻名的 jQuery,近来有声名鹊起的 Vue.js。这两者叫好又叫座的原因固然有很多,但是其中有一个共同特质不可忽视,那便是它们的 API 设计 非常优雅。
因此这次我想来谈个大课题 —— API 设计之道。
讨论内容的定义域
本文并不是《jQuery API 赏析》,当我们谈论 API 的设计时,不只局限于讨论「某个框架应该如何设计暴露出来的方法」。作为程序世界分治复杂逻辑的基本协作手段,广义的 API 设计涉及到我们日常开发中的方方面面。
最常见的 API 暴露途径是函数声明(Function Signature),以及属性字段(Attributes);而当我们涉及到前后端 IO 时,则需要关注通信接口的数据结构(JSON Schema);如果还有异步的通信,那么事件(Events)或消息(Message)如何设计也是个问题;甚至,依赖一个包(Package)的时候,包名本身就是接口,你是否也曾碰到过一个奇葩的包名而吐槽半天?
总之,「API 设计」不只关乎到框架或库的设计者,它和每个开发者息息相关。
提纲挈领
有一个核心问题是,我们如何评判一个 API 的设计算「好」?在我看来,一言以蔽之,易用。
那「易用」又是什么呢?我的理解是,只要能够足够接近人类的日常语言和思维,并且不需要引发额外的大脑思考,那就是易用。
Don't make me think.
具体地,我根据这些年来碰到的大量(反面和正面)案例,归纳出以下这些要点。按照要求从低到高的顺序如下:
-
达标:词法和语法
- 正确拼写
- 准确用词
- 注意单复数
- 不要搞错词性
- 处理缩写
- 用对时态和语态
-
进阶:语义和可用性
- 单一职责
- 避免副作用
- 合理设计函数参数
- 合理运用函数重载
- 使返回值可预期
- 固化术语表
- 遵循一致的 API 风格
-
卓越:系统性和大局观
- 版本控制
- 确保向下兼容
- 设计扩展机制
- 控制 API 的抽象级别
- 收敛 API 集
- 发散 API 集
- 制定 API 的支持策略
(本文主要以 JavaScript 作为语言示例。)
达标:词法和语法
高级语言和自然语言(英语)其实相差无几,因此正确地使用(英语的)词法和语法是程序员最基本的素养。而涉及到 API 这种供用户调用的代码时,则尤其重要。
但事实上,由于亚洲地区对英语的掌握能力普遍一般……所以现实状况并不乐观 —— 如果以正确使用词法和语法作为达标的门槛,很多 API 都没能达标。
正确拼写
正确地拼写一个单词是底线,这一点无需赘述。然而 API 中的各种错别字现象仍屡见不鲜,即使是在我们阿里这样的大公司内。
曾经有某个 JSON 接口(mtop)返回这样一组店铺数据,以在前端模板中渲染:
// json
[
{
"shopBottom": {
"isTmall": "false",
"shopLevel": "916",
"shopLeveImg": "//xxx.jpg"
}
}
]
AI 代码解读
乍一看平淡无奇,结果我调试了小半天都没能渲染出店铺的「店铺等级标识图片」,即 shopLevelImg
字段。问题到底出在了哪里?
眼细的朋友可能已经发现,接口给的字段名是 shopLeveImg
,少了一个 l
,而在其后字母 I
的光辉照耀下,肉眼很难分辨出这个细节问题。
拼错单词的问题真的是太普遍了,再比如:
- 某个叫做
toast
的库,package.json 中的 name 写成了taost
。导致在 npm 中没能找到这个包。 - 某个跑马灯组件,工厂方法中的一个属性错将
panel
写成了pannel
。导致以正确的属性名初始化时代码跑不起来。 - 某个 url(www.ruanyifeng.com/blog/2017/01/entainment.html)中错将
entertainment
写成了entainment
……这倒没什么大影响,只是 url 发布后就改不了了,留下了错别字不好看。 - ……
注意到,这些拼写错误经常出现在 字符串 的场景中。不同于变量名,IDE 无法检查字符串中的单词是否科学、是否和一些变量名一致,因此,我们在对待一些需要公开出去的 API 时,需要尤其注意这方面的问题;另一方面,更认真地注意 IDE 的 typo 提示(单词拼写错误提示),也会对我们产生很大帮助。
准确用词
我们知道,中英文单词的含义并非一一对应,有时一个中文意思可以用不同的英文单词来解释,这时我们需要选择使用恰当的准确的词来描述。
比如中文的「消息」可以翻译为 message、notification、news 等。虽然这几个不同的单词都可以有「消息」的意思,但它们在用法和语境场景上存在着细微差异:
- message:一般指双方通信的消息,是内容载体。而且经常有来有往、成对出现。比如
postMessage()
和receiveMessage()
。 - notification:经常用于那种比较短小的通知,现在甚至专指 iOS / Android 那样的通知消息。比如
new NotificationManager()
。 - news:内容较长的新闻消息,比 notification 更重量级。比如
getTopNews()
。 - feed:自从 RSS 订阅时代出现的一个单词,现在 RSS 已经日薄西山,但是 feed 这个词被用在了更多的地方。其含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比如
fetchWeitaoFeeds()
。
所以,即使中文意思大体相近,也要准确地用词,从而让读者更易理解 API 的作用和 上下文场景。
有一个正面案例,是关于 React 的。(在未使用 ES2015 的)React 中,有两个方法叫做:
React.createClass({
getDefaultProps: function() {
// return a dictionary
},
getInitialState: function() {
// return a dictionary either
}
});
AI 代码解读
它们的作用都是用来定义初始化的组件信息,返回值的类型也都一样,但是在方法名上却分别用了 default
和 initial
来修饰,为什么不统一为一个呢?
原因和 React 的机制有关:
-
props
是指 Element 的属性,要么是不存在某个属性值后来为它赋值,要么是存在属性的默认值后来将其覆盖。所以这种行为,default
是合理的修饰词。 -
state
是整个 Component 状态机中的某一个特定状态,既然描述为了状态机,那么状态和状态之间是互相切换的关系。所以对于初始状态,用initial
来修饰。
就这么个小小的细节,就可一瞥 React 本身的机制,足以体现 API 设计者的智慧。
另外,最近我还碰到了这样一组事件 API:
// event name 1
page.emit('pageShowModal');
// event name 2
page.emit('pageCloseModal');
AI 代码解读
这两个事件显然是一对正反义的动作,在上述案例中,表示「显示窗口」时使用了 show
,表示「关闭窗口」时使用了 close
,这都是非常直觉化的直译。而事实上,成对出现的词应该是:show & hide
、open & close
。
因此这里必须强调:成对出现的正反义词不可混用。在程序世界经常成对出现的词还有:
- in & out
- on & off
- previous & next
- forward & backward
- success & failure
- ...
总之,我们可以试着扩充英语的词汇量,使用合适的词,这对我们准确描述 API 有很大的帮助。
注意单复数
所有涉及到诸如数组(Array)、集合(Collection)、列表(List)这样的数据结构,在命名时都要使用复数形式:
var shopItems = [
// ...
];
export function getShopItems() {
// return an array
}
// fail
export function getShopItem() {
// unless you really return a non-array
}
AI 代码解读
现实往往出人意表地糟糕,前不久刚改一个项目,我就碰到了这样的写法:
class MarketFloor extends Component {
state = {
item: [
{}
]
};
}
AI 代码解读
这里的 item
实为一个数组,即使它内部只有一个成员。因此应该命名为 items
或 itemList
,无论如何,不应该是表示单数的 item
。
同时要注意,在复数的风格上保持一致,要么所有都是 -s
,要么所有都是 -list
。
反过来,我们在涉及到诸如字典(Dictionary)、表(Map)的时候,不要使用复数!
// fail
var EVENT_MAPS = {
MODAL_WILL_SHOW: 'modalWillShow',
MODAL_WILL_HIDE: 'modalWillHide',
// ...
};
AI 代码解读
虽然这个数据结构看上去由很多 key-value 对组成,是个类似于集合的存在,但是「map」本身已经包含了这层意思,不需要再用复数去修饰它。
不要搞错词性
另外一个容易犯的低级错误是搞错词性,即命名时拎不清名词、动词、形容词……
asyncFunc({
success: function() {},
fail: function() {}
});
AI 代码解读
success
算是一个在程序界出镜率很高的词了,但是有些同学会搞混,把它当做动词来用。在上述案例中,成对出现的单词其词性应该保持一致,这里应该写作 succeed
和 fail
;当然,在这个语境中,最好遵从惯例,使用名词组合 success
和 failure
。
这一对词全部的词性如下:
-
- 名词:success, failure
-
- 动词:succeed, fail
-
- 形容词:successful, failed(无形容词,以过去分词充当)
-
- 副词:successfully, fail to do sth.(无副词,以不定式充当)
注意到,如果有些词没有对应的词性,则考虑变通地采用其他形式来达到同样的意思。
所以,即使我们大部分人都知道:方法命名用动词、属性命名用名词、布尔值类型用形容词(或等价的表语),但由于对某些单词的词性不熟悉,也会导致最终的 API 命名有问题,这样的话就很尴尬了。
处理缩写
关于词法最后一个要注意的点是缩写。有时我们经常会纠结,首字母缩写词(acronym)如 DOM
、SQL
是用大写还是小写,还是仅首字母大写,在驼峰格式中又该怎么办……
对于这个问题,简单不易混淆的做法是,首字母缩写词的所有字母均大写。(如果某个语言环境有明确的业界惯例,则遵循惯例。)
// before
export function getDomNode() {}
// after
export function getDOMNode() {}
AI 代码解读
在经典前端库 KISSY 的早期版本中,DOM
在 API 中都命名为 dom
,驼峰下变为 Dom
;而在后面的版本内统一写定为全大写的 DOM
。
另外一种缩写的情况是对长单词简写(shortened word),如 btn (button)
、chk (checkbox)
、tpl (template)
。这要视具体的语言规范 / 开发框架规范而定。如果什么都没定,也没业界惯例,那么把单词写全了总是不会错的。
用对时态和语态
由于我们在调用 API 时一般类似于「调用一条指令」,所以在语法上,一个函数命名是祈使句式,时态使用一般现在时。
但在某些情况下,我们需要使用其他时态(进行时、过去时、将来时)。比如,当我们涉及到 生命周期、事件节点。
在一些组件系统中,必然涉及到生命周期,我们来看一下 React 的 API 是怎么设计的:
export function componentWillMount() {}
export function componentDidMount() {}
export function componentWillUpdate() {}
export function componentDidUpdate() {}
export function componentWillUnmount() {}
AI 代码解读
React 划分了几个关键的生命周期节点(mount, update, unmount, ...),以将来时和过去时描述这些节点片段,暴露 API。注意到一个小细节,React 采用了 componentDidMount
这种过去时风格,而没有使用 componentMounted
,从而跟 componentWillMount
形成对照组,方便记忆。
同样地,当我们设计事件 API 时,也要考虑使用合适的时态,特别是希望提供精细的事件切面时。或者,引入 before
、after
这样的介词来简化:
// will render
Component.on('beforeRender', function() {});
// now rendering
Component.on('rendering', function() {});
// has rendered
Component.on('afterRender', function() {});
AI 代码解读
另一方面是关于语态,即选用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的问题。其实最好的原则就是 尽量避免使用被动语态。因为被动语态看起来会比较绕,不够直观,因此我们要将被动语态的 API 转换为主动语态。
写成代码即形如:
// passive voice, make me confused
object.beDoneSomethingBy(subject);
// active voice, much more clear now
subject.doSomething(object);
AI 代码解读
进阶:语义和可用性
说了那么多词法和语法的注意点,不过才是达标级别而已。确保 API 的可用性和语义才使 API 真正「可用」。
无论是友好的参数设置,还是让人甜蜜蜜的语法糖,都体现了程序员的人文关怀。
单一职责
单一职责是软件工程中一条著名的原则,然而知易行难,一是我们对于具体业务逻辑中「职责」的划分可能存在难度,二是部分同学仍没有养成贯彻此原则的习惯。
小到函数级别的 API,大到整个包,保持单一核心的职责都是很重要的一件事。
// fail
component.fetchDataAndRender(url, template);
// good
var data = component.fetchData(url);
component.render(data, template);
AI 代码解读
如上,将混杂在一个大坨函数中的两件独立事情拆分出去,保证函数(function)级别的职责单一。
更进一步地,(假设)fetchData
本身更适合用另一个类(class)来封装,则对原来的组件类 Component
再进行拆分,将不属于它的取数据职责也分离出去:
class DataManager {
fetchData(url) {}
}
class Component {
constructor() {
this.dataManager = new DataManager();
}
render(data, template) {}
}
// more code, less responsibility
var data = component.dataManager.fetchData(url);
component.render(data, template);
AI 代码解读
在文件(file)层面同样如此,一个文件只编写一个类,保证文件的职责单一(当然这对很多语言来说是天然的规则)。
最后,视具体的业务关联度而决定,是否将一簇文件做成一个包(package),或是拆成多个。
避免副作用
严格「无 副作用 的编程」几乎只出现在纯函数式程序中,现实中的 OOP 编程场景难免触及副作用。因此在这里所说的「避免副作用」主要指的是:
- 函数本身的运行稳定可预期。
- 函数的运行不对外部环境造成意料外的污染。
对于无副作用的纯函数而言,输入同样的参数,执行后总能得到同样的结果,这种幂等性使得一个函数无论在什么上下文中运行、运行多少次,最后的结果总是可预期的 —— 这让用户非常放心,不用关心函数逻辑的细节、考虑是否应该在某个特定的时机调用、记录调用的次数等等。希望我们以后设计的 API 不会出现这个案例中的情况:
// return x.x.x.1 while call it once
this.context.getSPM();
// return x.x.x.2 while call it twice
this.context.getSPM();
AI 代码解读
在这里,getSPM()
用来获取每个链接唯一的 SPM 码(SPM 是阿里通用的埋点统计方案)。但是用法却显得诡异:每调用一次,就会返回一个不同的 SPM 串,于是当我们需要获得几个 SPM 时,就会这样写:
var spm1 = this.context.getSPM();
var spm2 = this.context.getSPM();
var spm3 = this.context.getSPM();
AI 代码解读
虽然在实现上可以理解 —— 此函数内部维护了一个计数器,每次返回一个自增的 SPM D 位,但是 这样的实现方式与这个命名看似是幂等的 getter 型函数完全不匹配,换句话说,这使得这个 API 不可预期。
如何修改之?一种做法是,不改变此函数内部的实现,而是将 API 改为 Generator 式的风格,通过形如 SPMGenerator.next()
接口来获取自增的 SPM 码。
另一种做法是,如果要保留原名称,可以将函数签名改为 getSPM(spmD)
,接受一个自定义的 SPM D 位,然后返回整个 SPM 码。这样在调用时也会更明确。
除了函数内部的运行需可预期外,它对外部一旦造成不可预期的污染,那么影响将更大,而且更隐蔽。
对外部造成污染一般是两种途径:一是在函数体内部直接修改外部作用域的变量,甚至全局变量;二是通过修改实参间接影响到外部环境,如果实参是引用类型的数据结构。
曾经也有发生因为对全局变量操作而导致整个容器垮掉的情况,这里就不再展开。
如何防止此类副作用发生?本质上说,需要控制读写权限。比如:
- 模块沙箱机制,严格限定模块对外部作用域的修改;
- 对关键成员作访问控制(access control),冻结写权限等等。
合理设计函数参数
对一个函数来说,「函数签名」(Function Signature)比函数体本身更重要。函数名、参数设置、返回值类型,这三要素构成了完整的函数签名。而其中,参数设置对用户来说是接触最频繁,也最为关心的部分。
那如何优雅地设计函数的入口参数呢?我的理解是这样几个要点:
优化参数顺序。相关性越高的参数越要前置。
这很好理解,相关性越高的参数越重要,越要在前面出现。其实这还有两个隐含的意思,即 可省略的参数后置,以及 为可省略的参数设定缺省值。对某些语言来说(如 C++),调用的时候如果想省略实参,那么一定要为它定义缺省值,而带缺省值的参数必须后置,这是在编译层面就规定死的。而对另一部分灵活的语言来说(如 JS),将可省参数后置同样是最佳实践。
// bad
function renderPage(pageIndex, pageData) {}
renderPage(0, {});
renderPage(1, {});
// good
function renderPage(pageData, pageIndex = 0) {}
renderPage({});
renderPage({}, 1);
AI 代码解读
第二个要点是控制参数个数。用户记不住过多的入口参数,因此,参数能省略则省略,或更进一步,合并同类型的参数。
由于可以方便地创建 Object 这种复合数据结构,合并参数的这种做法在 JS 中尤为普遍。常见的情况是将很多配置项都包成一个配置对象:
// traditional
$.ajax(url, params, success);
// or
$.ajax({
url,
params,
success,
failure
});
AI 代码解读
这样做的好处是:
- 用户虽然仍需记住参数名,但不用再关心参数顺序。
- 不必担心参数列表过长。将参数合并为字典这种结构后,想增加多少参数都可以,也不用关心需要将哪些可省略的参数后置的问题。
当然,凡事有利有弊,由于缺乏顺序,就无法突出哪些是最核心的参数信息;另外,在设定参数的默认值上,会比参数列表的形式更繁琐。因此,需要兼顾地使用最优的办法来设计函数参数,为了同一个目的:易用。
合理运用函数重载
谈到 API 的设计,尤其是函数的设计,总离不开一个机制:重载(overload)。
对于强类型语言来说,重载是个很 cool 的功能,能够大幅减少函数名的数量,避免命名空间的污染。然而对于弱类型语言而言,由于不需要在编译时做 type-binding,函数在调用阶段想怎么传实参都行……所以重载在这里变得非常微妙。以下着重谈一下,什么时候该选择重载,什么时候又不该。
Element getElementById(String: id)
HTMLCollection getElementsByClassName(String: names)
HTMLCollection getElementsByTagName(String: name)
AI 代码解读
以上三个函数是再经典不过的 DOM API,而在当初学习它们的时候(从 Java 思维转到 JS 思维)我就在想这两个问题:
- 为什么要设计成
getSomethingBySomething
这么复杂结构的名字,而不是使用getSomething
做重载? - 这三个函数只有
getElementById
是单数形式,为何不设计为返回 HTMLCollection(即使只返回一个成员也可以包一个 Collection 嘛),以做成复数形式的函数名从而保持一致性?
两个问题中,如果第二个问题能解决,那么这三个函数的结构将完全一致,从而可以考虑解决第一个问题。
先来看问题二。稍微深入下 DOM 知识后就知道,id 对于整个 DOM 来说必须是唯一的,因此在理论上 getElementsById
(注意有复数)将永远返回仅有 0 或 1 个成员的 Collection,这样一来用户的调用方式将始终是 var element = getElementsById(id)[0]
,而这是非常荒谬的。所以 DOM API 设计得没问题。
既然问题二无解,那么自然这三个函数没法做成一个重载。退一步说,即使问题二能解决,还存在另外一个麻烦:它们的入口参数都是一样的,都是 String!对于强类型语言来说,参数类型和顺序、返回值统统一样的情况下,压根无法重载。因为编译器无法通过任何一个有效的特征,来执行不同的逻辑!
所以,如果入口参数无法进行有效区分,不要选择重载。
当然,有一种奇怪的做法可以绕过去:
// fail
function getElementsBy(byWhat, name) {
switch(byWhat) {
case 'className':
// ...
case 'tagName':
// ...
}
}
getElementsBy('tagName', name);
getElementsBy('className', name);
AI 代码解读
一种在风格上类似重载的,但实际是在运行时走分支逻辑的做法……可以看到,API 的信息总量并没降低。不过话不能说死,这种风格在某些特定场景也有用武之地,只是多数情况下并不推荐。
与上述风格类似的,是这样一种做法:
// get elements by tag-name by default
HTMLCollection getElements(String: name)
// if you add a flag, it goes by class-name
HTMLCollection getElements(String: name, Boolean: byClassName)
AI 代码解读
「将 flag 标记位作为了重载手段」—— 在早期微软的一些 API 中经常能见到这样的写法,可以说一旦离开了文档就无法编码,根本不明白某个 Boolean 标记位是用来干嘛的,这大大降低了用户的开发体验,以及代码可读性。
这样看起来,可重载的场景真是太少了!也不尽然,在我看来有一种场景很适合用重载:批量处理。
Module handleModules(Module: module)
Collection<Module> handleModules(Collection<Module>: modules)
AI 代码解读
当用户经常面临处理一个或多个不确定数量的对象时,他可能需要思考和判断,什么时候用单数 handleModule
、什么时候用复数 handleModules
。将这种类型的操作重载为一个(大抵见于 setter 型操作),同时支持单个和批量的处理,可以降低用户的认知负担。
所以,在合适的时机重载,否则宁愿选择「函数名结构相同的多个函数」。原则是一样的,保证逻辑正确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用户负担。
对了,关于 getElements
那三个 API,它们最终的进化版本回到了同一个函数:querySelector(selectors)
。
使返回值可预期
函数的易用性体现在两方面:入口和出口。上面已经讲述了足够多关于入口的设计事项,这一节讲出口:函数返回值。
对于 getter 型的函数来说,调用的直接目的就是为了获得返回值。因此我们要让返回值的类型和函数名的期望保持一致。
// expect 'a.b.c.d'
function getSPMInString() {
// fail
return {
a, b, c, d
};
}
AI 代码解读
从这一点上来讲,要慎用 ES2015 中的新特性「解构赋值」。
而对于 setter 型的函数,调用的期望是它能执行一系列的指令,然后去达到一些副作用,比如存文件、改写变量值等等。因此绝大多数情况我们都选择了返回 undefined / void —— 这并不总是最好的选择。
回想一下,我们在调用操作系统的命令时,系统总会返回「exit code」,这让我们能够获知系统命令的执行结果如何,而不必通过其他手段去验证「这个操作到底生效了没」。因此,创建这样一种返回值风格,或可一定程度增加健壮性。
另外一个选项,是让 setter 型 API 始终返回 this
。这是 jQuery 为我们带来的经典启示 —— 通过返回 this
,来产生一种「链式调用(chaining)」的风格,简化代码并且增加可读性:
$('div')
.attr('foo', 'bar')
.data('hello', 'world')
.on('click', function() {});
AI 代码解读
最后还有一个异类,就是异步执行的函数。由于异步的特性,对于这种需要一定延时才能得到的返回值,只能使用 callback 来继续操作。使用 Promise 来包装它们尤为必要。对异步操作都返回一个 Promise,使整体的 API 风格更可预期。
固化术语表
在前面的词法部分中曾经提到「准确用词」,但即使我们已经尽量去用恰当的词,在有些情况下仍然不免碰到一些难以抉择的尴尬场景。
比如,我们经常会看到 pic 和 image、path 和 url 混用的情况,这两组词的意思非常接近(当然严格来说 path 和 url 的意义是明确不同的,在此暂且忽略),稍不留神就会产生 4 种组合……
- picUrl
- picPath
- imageUrl
- imagePath
- 更糟糕的情况是 imgUrl、picUri、picURL……
所以,在一开始就要 产出术语表,包括对缩写词的大小写如何处理、是否有自定义的缩写词等等。一个术语表可以形如:
标准术语 | 含义 | 禁用的非标准词 |
---|---|---|
pic | 图片 | image, picture |
path | 路径 | URL, url, uri |
on | 绑定事件 | bind, addEventListener |
off | 解绑事件 | unbind, removeEventListener |
emit | 触发事件 | fire, trigger |
module | 模块 | mod |
不仅在公开的 API 中要遵守术语表规范,在局部变量甚至字符串中都最好按照术语表来。
page.emit('pageRenderRow', {
index: this.props.index,
modList: moduleList
});
AI 代码解读
比如这个我最近碰到的案例,同时写作了 modList
和 moduleList
,这就有点怪怪的。
另外,对于一些创造出来的、业务特色的词汇,如果不能用英语简明地翻译,就直接用拼音:
- 淘宝
Taobao
- 微淘
Weitao
- 极有家
Jiyoujia
- ……
在这里,千万不要把「微淘」翻译为 MicroTaobao
……当然,专有词已经有英文名的除外,如 Tmall
。
遵循一致的 API 风格
这一节算得上是一个复习章节。词法、语法、语义中的很多节都指向同一个要点:一致性。
一致性可以最大程度降低信息熵。
好吧,这句话不是什么名人名言,就是我现编的。总而言之,一致性能大大降低用户的学习成本,并对 API 产生准确的预期。
- 在词法上,提炼术语表,全局保持一致的用词,避免出现不同的但是含义相近的词。
- 在语法上,遵循统一的语法结构(主谓宾顺序、主被动语态),避免天马行空的造句。
- 在语义上,合理运用函数的重载,提供可预期的甚至一致类型的函数入口和出口。
甚至还可以一致得更细节些,只是举些例子:
- 打 log 要么都用中文,要么都用英文。
- 异步接口要么都用回调,要么都改成 Promise。
- 事件机制只能选择其一:
object.onDoSomething = func
或object.on('doSomething', func)
。 - 所有的 setter 操作必须返回
this
。 - ……
一份代码写得再怎么烂,把某个单词都拼成一样的错误,也好过这个单词只出现一次错误。
是的,一致性,再怎么强调都不为过。
卓越:系统性和大局观
不管是大到发布至业界,或小到在公司内跨部门使用,一组 API 一旦公开,整体上就是一个产品,而调用方就是用户。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一个小细节可能影响整个产品的面貌,一个小改动也可能引发整个产品崩坏。因此,我们一定要站在全局的层面,甚至考虑整个技术环境,系统性地把握整个体系内 API 的设计,体现大局观。
版本控制
80% 的项目开发在版本控制方面做得都很糟糕:随心所欲的版本命名、空洞诡异的提交信息、毫无规划的功能更新……人们显然需要一段时间来培养规范化开发的风度,但是至少得先保证一件事情:
在大版本号不变的情况下,API 保证向前兼容。
这里说的「大版本号」即「语义化版本命名」<major>.<minor>.<patch>
中的第一位 <major>
位。
这一位的改动表明 API 整体有大的改动,很可能不兼容,因此用户对大版本的依赖改动会慎之又慎;反之,如果 API 有不兼容的改动,意味着必须修改大版本号,否则用户很容易出现在例行更新依赖后整个系统跑不起来的情况,更糟糕的情况则是引发线上故障。
如果这种情况得不到改善,用户们就会选择 永远不升级依赖,导致更多的潜在问题。久而久之,最终他们便会弃用这些产品(库、中间件、whatever)。
所以,希望 API 的提供者们以后不会再将大版本锁定为 0
。更多关于「语义化版本」的内容,请参考我的另一篇文章《论版本号的正确打开方式》。
确保向下兼容
如果不希望对客户造成更新升级方面的困扰,我们首先要做好的就是确保 API 向下兼容。
API 发生改动,要么是需要提供新的功能,要么是为之前的糟糕设计买单……具体来说,改动无外乎:增加、删除、修改 三方面。
首先是删除。不要轻易删除公开发布的 API,无论之前写得多么糟糕。如果一定要删除,那么确保正确使用了「Deprecated
」:
对于某个不想保留的可怜 API,先不要直接删除,将其标记为 @deprecated
后置入下一个小版本升级(比如从 1.0.2
到 1.1.0
)。
/**
* @deprecated
*/
export function youWantToRemove(foo, bar) {}
/**
* This is the replacement.
*/
export function youWantToKeep(foo) {}
AI 代码解读
并且,在 changelog 中明确指出这些 API 即将移除(不推荐使用,但是目前仍然能用)。关于 changelog 的写法建议可参考 更新日志的写法规范。
之后,在下一个 大版本 中(比如 1.1.0
到 2.0.0
)删除标记为 @deprecated
的部分,同时在 changelog 中指明它们已删除。
其次是 API 的修改。如果我们仅仅是修复 bug、重构实现、或者添加一些小特性,那自然没什么可说的;但是如果想彻底修改一个 API……比如重做入口参数、改写业务逻辑等等,建议的做法是:
- 确保原来的 API 符合「单一职责」原则,如果不是则修改之。
- 增加一个全新的 API 去实现新的需求!由于我们的 API 都遵循「单一职责」,因此一旦需要彻底修改 API,意味着新需求和原来的职责已经完全无法匹配,不如干脆新增一个 API。
- 视具体情况选择保留或移除旧 API,进入前面所述「删除 API」的流程。
最后是新增 API。事实上,即使是只加代码不删代码,整体也不一定是向下兼容的。有一个经典的正面案例是:
// modern browsers
document.hidden == false;
// out-of-date browsers
document.hidden == undefined;
AI 代码解读
浏览器新增的一个 API,用以标记「当前文档是否可见」。直观的设计应该是新增 document.visible
这样的属性名……问题是,在逻辑上,文档默认是可见的,即 document.visible
默认为 true
,而不支持此新属性的旧浏览器返回 document.visible == undefined
,是个 falsy 值。因此,如果用户在代码中简单地以:
if (document.visible) {
// do some stuff
}
AI 代码解读
做特征检测的话,在旧浏览器中就会进入错误的条件分支……而反之,以 document.hidden
API 来判断,则是向下兼容的。
设计扩展机制
毫无疑问,在保证向下兼容的同时,API 需要有一个对应的扩展机制以可持续发展 —— 一方面便于开发者自身增加功能,另一方面用户也能参与进来共建生态。
技术上来说,接口的扩展方式有很多,比如:继承(extend)、组合(mixin)、装饰(decorate)……选择没有对错,因为不同的扩展方式适用于不同的场景:在逻辑上确实存在派生关系,并且需要沿用基类行为同时自定义行为的,采用重量级的继承;仅仅是扩充一些行为功能,但是逻辑上压根不存在父子关系的,使用组合;而装饰手法更多应用于给定一个接口,将其包装成多种适用于不同场景新接口的情况……
另一方面,对于不同的编程语言来说,由于不同的语言特性……静态、动态等,各自更适合用某几种扩展方式。所以,到底采用什么扩展办法,还是得视情况而定。
在 JS 界,有一些经典的技术产品,它们的扩展甚至已经形成生态,如:
- jQuery。耳熟能详的
$.fn.customMethod = function() {};
。这种简单的 mixin 做法已经为 jQuery 提供了成千上万的插件,而 jQuery 自己的大部分 API 本身也是基于这个写法构建起来的。 - React。React 自身已经处理了所有有关组件实例化、生命周期、渲染和更新等繁琐的事项,只要开发者基于
React.Component
来继承出一个组件类。对于一个 component system 来说,这是一个经典的做法。 - Gulp。相比于近两年的大热 Webpack,个人认为 Gulp 更能体现一个 building system 的逻辑 —— 定义各种各样的「任务」,然后用「管道」将它们串起来。一个 Gulp 插件也是那么的纯粹,接受文件流,返回文件流,如是而已。
- Koa。对于主流的 HTTP Server 来说,中间件的设计大同小异:接受上一个 request,返回一个新的 response。而对天生 Promise 化的 Koa 来说,它的中间件风格更接近于 Gulp 了,区别仅在于一个是 file stream,一个是 HTTP stream。
不只是庞大的框架需要考虑扩展性,设计可扩展的 API 应该变成一种基本的思维方式。比如这个活生生的业务例子:
// json
[
{
"type": "item",
"otherAttrs": "foo"
},
{
"type": "shop",
"otherAttrs": "bar"
}
]
// render logic
switch(feed.type) {
case 'item':
console.log('render in item-style.');
break;
case 'shop':
console.log('render in shop-style.');
break;
case 'other':
default:
console.log('render in other styles, maybe banner or sth.');
break;
}
AI 代码解读
根据不同的类型渲染一组 feeds 信息:商品模块、店铺模块,或是其他。某天新增了需求说要支持渲染天猫的店铺模块(多显示个天猫标等等),于是 JSON 接口直接新增一个 type = 'tmallShop'
—— 这种接口改法很简单直观,但是并不好。在不改前端代码的情况下,tmallShop
类型默认进入 default
分支,导致奇奇怪怪的渲染结果。
考虑到 tmallShop
和 shop
之间是一个继承的关系,tmallShop
完全可以当一个普通的 shop
来用,执行后者的所有逻辑。用 Java 的表达方式来说就是:
// a tmallShop is a shop
Shop tmallShop = new TmallShop();
tmallShop.doSomeShopStuff();
AI 代码解读
将这个逻辑关系反映到 JSON 接口中,合理的做法是新增一个 subType
字段,用来标记 tmallShop
,而它的 type
仍然保持为 shop
。这样一来,即使原来的前端代码完全不修改,仍然可以正常运行,除了无法渲染出一些天猫店铺的特征。
这里还有一个非常类似的正面案例,是 ABS 搭建系统(淘宝 FED 出品的站点搭建系统)设计的模块 JSON Schema:
// json
[
{
"type": "string",
"format": "enum"
}, {
"type": "string",
"format": "URL"
}
]
AI 代码解读
同样采用了 type
为主类型,而扩展字段在这里变成了 format
,用来容纳一些扩展特性。在实际开发中,的确也很方便新增各种新的数据结构逻辑。
控制 API 的抽象级别
API 能扩展的前提是什么?是接口足够抽象。这样才能够加上各种具体的定语、装饰更多功能。用日常语言举个例子:
// abstract
I want to go to a place.
// when
{Today, Tomorrow, Jan. 1st} I want to go to a place.
// where
I want to go to {mall, cafe, bed}.
// concrete, no extends any more
Today I want to go to a cafe for my business.
AI 代码解读
所以,在设计 API 时要高抽象,不要陷入具体的实现,不要陷入具体的需求,要高屋建瓴。
看个实际的案例:一个类 React Native 的页面框架想暴露出一个事件「滚动到第二屏」,以便页面开发者能监听这个事件,从而更好地控制页面资源的加载策略(比如首屏默认加载渲染、到第二屏之后再去加载剩下的资源)。
但是因为一些实现上的原因,页面框架还不能通过页面位移(offset)来精确地通知「滚动到了第二屏」,而只能判断「第二屏的第一个模块出现了」。于是这个事件没有被设计为 secondScreenReached
,而变成了 secondScreenFirstModuleAppear
……虽然 secondScreenFirstModuleAppear
不能精确定义 secondScreenReached
,但是直接暴露这个具体的 API 实在太糟糕了,问题在于:
- 用户在依赖一个非常非常具体的 API,给用户造成了额外的信息负担。「第二屏的第一个模块出现了!」这很怪异,用户根本不关心模块的事情,用户关心的只是他是否到达了第二屏。
- 一旦页面框架能够真正通过页面位移来实现「滚动到第二屏」,如果我们暴露的是高抽象的
secondScreenReached
,那么只需要更改一下这个接口的具体实现即可;反之,我们暴露的是很具体的secondScreenFirstModuleAppear
,就只能挨个通知用户:「你现在可以不用依赖这个事件了,改成我们新出的secondScreenReached
吧!」
是的,抽象级别一般来说越高越好,将 API 设计成业务无关的,更通用,而且方便扩展。但是物极必反,对于像我这样的抽象控来说,最好能学会控制接口的抽象级别,将其保持在一个恰到好处的层次上,不要做无休止的抽象。
还是刚才的例子 secondScreenReached
,我们还可以将其抽象成 targetScreenReached
,可以支持到达首屏、到达第二屏、第三屏……的事件,这样是不是更灵活、更优雅呢?并没有 ——
- 抽象时一定要考虑到具体的业务需求场景,有些实现路径如果永远不可能走到,就没必要抽出来。比如这个例子中,没有人会去关心第三屏、第四屏的事件。
- 太高的抽象容易造成太多的层次,带来额外的耦合、通信等不同层次之间的沟通成本,这将会成为新的麻烦。对用户而言,也是额外的信息负担。
对于特定的业务来说,接口越抽象越通用,而越具体则越能解决特定问题。所以,思考清楚,API 面向的场景范围,避免懒惰设计,避免过度设计。
收敛 API 集
对于一整个体系的 API 来说,用户面对的是这个整体集合,而不是其中某几个单一的 API。我们要保证集合内的 API 都在一致的抽象维度上,并且适当地合并 API,减小整个集合的信息量,酌情做减法。
产品开始做减法,便是对用户的温柔。
收敛近似意义的参数和局部变量。下面这样的一组 API 好像没什么不对,但是对强迫症来说一定产生了不祥的直觉:
export function selectTab(index) {}
export function highlightTab(tabIndex) {}
export function gotoPage(index) {}
AI 代码解读
又是 index
又是 tabIndex
的,或许还会有 pageIndex
?诚然,函数形参和局部变量的命名对最终用户来说没有直接影响,但是这些不一致的写法仍然能反映到 API 文档中,并且,对开发者自身也会产生混淆。所以,选一个固定的命名风格,然后从一而终!如果忘了的话,回头看一下前文「固化术语表」这一节吧!
收敛近似职责的函数。对用户暴露出太多的接口不是好事,但是一旦要合并不同的函数,是否就会破坏「单一职责」原则呢?
不,因为「单一职责」本身也要看具体的抽象层次。以下这个例子和前文「合理运用函数重载」中的例子有相似之处,但具体又有所不同。
// a complex rendering process
function renderPage() {
// too many APIs here
renderHeader();
renderBody();
renderSidebar();
renderFooter();
}
// now merged
function renderPage() {
renderSections([
'header', 'body', 'sidebar', 'footer'
]);
}
// call renderSection
function renderSections(sections) {}
// and the real labor
function renderSection(section) {}
AI 代码解读
类似于这样,避免暴露过多近似的 API,合理利用抽象将其合并,减小对用户的压力。
对于一个有清晰继承树的场景来说,收敛 API 显得更加自然且意义重大 —— 利用多态性(Polymorphism)构建 Consistent APIs。(以下例子来源于 Clean Code JS。)
// bad: type-checking here
function travelToTexas(vehicle) {
if (vehicle instanceof Bicycle) {
vehicle.pedal(this.currentLocation, new Location('texas'));
} else if (vehicle instanceof Car) {
vehicle.drive(this.currentLocation, new Location('texas'));
}
}
// cool
function travelToTexas(vehicle) {
vehicle.move(this.currentLocation, new Location('texas'));
}
AI 代码解读
有一个将 API 收敛到极致的家伙恐怕大家都不会陌生:jQuery 的 $()
。这个风格不正是 jQuery 当年的杀手级特性之一吗?
如果
$()
能让我搞定这件事,就不要再给我foo()
和bar()
。
收敛近似功能的包。再往上一级,我们甚至可以合并相近的 package。
淘宝 FED 的 Rax 体系(类 RN 框架)中,有基础的组件标签,如 <Image> (in @ali/rax-components)
、<Link> (in @ali/rax-components)
,也有一些增强功能的 package,如 <Picture> (in @ali/rax-picture)
、<Link> (in @ali/rax-spmlink)
。
在这里,后者包之于前者相当于装饰了更多功能,是前者的增强版。而在实际应用中,也是推荐使用诸如 <Picture>
而禁止使用 <Image>
。那么在这种大环境下,<Image>
等基础 API 的暴露就反而变得很扰民。可以考虑将增强包的功能完全合并入基础组件,即将 <Picture>
并入 <Image>
,用户只需面对单一的、标准的组件 API。
发散 API 集
这听上去很荒谬,为什么一个 API 集合又要收敛又要发散?仅仅是为了大纲上的对称性吗?
当然不是。存在这个小节是因为我有一个不得不提的案例,不适合放在其他段落,只能放在这里……不,言归正传,我们有时的确需要发散 API 集,提供几个看似接近的 API,以引导用户。因为 —— 虽然这听起来很荒谬 —— 某些情况下,API 其实不够用,但是用户 没有意识到 API 不够用,而是选择了混用、滥用。看下面这个例子:
// the func is used here
requestAnimationFrame(() => {
// what? trigger an event?
emitter.emit('moduleDidRenderRow');
});
// ...and there
requestAnimationFrame(() => {
// another one here, I guess rendering?
this.setState({
// ...
});
});
AI 代码解读
在重构一组代码时,我看到代码里充斥着 requestAnimationFrame()
,这是一个比较新的全局 API,它会以接近 60 FPS 的速率延时执行一个传入的函数,类似于一个针对特定场景优化过的 setTimeout()
,但它的初衷是用来绘制动画帧的,而不应该用在奇奇怪怪的场景中。
在深入地了解了代码逻辑之后,我认识到这里如此调用是为了「延时一丢丢执行一些操作」,避免阻塞主渲染线程。然而这种情况下,还不如直接调用 setTimeout()
来做延时操作。虽然没有太明确的语义,但是至少好过把自己伪装成一次动画的绘制。更可怕的是,据我所知 requestAnimationFrame()
的滥用不仅出现在这次重构的代码中,我至少在三个不同的库见过它的身影 —— 无一例外地,这些库和动画并没有什么关系。
(一个可能的推断是,调用 requestAnimationFrame(callback)
时不用指定 timeout
毫秒数,而 setTimeout(callback, timeout)
是需要的。似乎对很多用户来说,前者的调用方式更 cool?)
所以,在市面上有一些 API 好像是「偏方」一般的存在:虽然不知道为什么要这么用,但是……用它就对了!
事实上,对于上面这个场景,最恰当的解法是使用一个更加新的 API,叫做 requestIdleCallback(callback)
。这个 API 从名字上看起来就很有语义:在线程空闲的时候再执行操作。这完全契合上述场景的需求,而且还自带底层的优化。
当然,由于 API 比较新,还不是所有的平台都能支持。即便如此,我们也可以先面向接口编程,自己做一个 polyfill:
// simple polyfill
export function requestIdleCallback(callback) => {
callback && setTimeout(callback, 1e3 / 60);
};
AI 代码解读
另一个经典的滥用例子是 ES2015 中的「Generator / yield」。
原本使用场景非常有限的生成器 Generator 机制被大神匠心独运地加以改造,包装成用来异步代码同步化的解决方案。这种做法自然很有创意,但是从语义用法上来说实在不足称道,让代码变得非常难读,并且带来维护隐患。与其如此,还不如仅仅使用 Promise。
令人欣慰的是,随后新版的 ES 即提出了新的异步代码关键字「async / await」,真正在语法层面解决了异步代码同步化的问题,并且,新版的 Node.js 也已经支持这种语法。
因此,我们作为 API 的开发者,一定要提供足够场景适用的 API,来引导我们的用户,不要让他们做出一些出人意料的「妙用」之举。
制定 API 的支持策略
我们说,一组公开的 API 是产品。而产品,一定有特定的用户群,或是全球的开发者,或仅仅是跨部门的同事;产品同时有保质期,或者说,生命周期。
面向目标用户群体,我们要制定 API 的支持策略:
- 每一个大版本的支持周期是多久。
- 是否有长期稳定的 API 支持版本。(Long-term Support)
- 如何从旧版本升级。
老旧版本很可能还在运行,但维护者已经没时间精力再去管这些历史遗物,这时明确地指出某些版本不再维护,对开发者和用户都好。当然,同时别忘了给出升级文档,指导老用户如何迁移到新版本。还有一个更好的做法是,在我们开启一个新版本之际,就确定好上一个版本的寿命终点,提前知会到用户。
还有一个技术上的注意事项,那就是:大版本间最好有明确的隔离。对于一个复杂的技术产品来说,API 只是最终直接面向用户的接口,背后还有特定的环境、工具组、依赖包等各种支撑,互相之间并不能混用。
比如,曾经的经典前端库 KISSY。在业界技术方案日新月异的大潮下,KISSY 6 版本已经强依赖了 TNPM(阿里内网的 NPM)、DEF 套件组(淘宝 FED 的前端工具套件),虽然和之前的 1.4 版本相比 API 的变化并不大,但是仍然不能在老环境下直接使用 6 版本的代码库……这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自由组合的灵活度,但事实上随着业务问题场景的复杂度提升,解决方案本身会需要更定制化,因此,将环境、工具等上下游关联物随代码一起打包,做成一整个技术方案,这正是业界的现状。
所以,隔离大版本,制定好 API 支持策略,让我们的产品更专业,让用户免去后顾之忧。
总结
以上,便是我从业以来感悟到的一些「道」,三个进阶层次、几十个细分要点,不知有没有给读者您带来一丁点启发。
但实际上,大道至简。我一直认为,程序开发和平时的说话写字其实没有太大区别,无非三者 ——
- 逻辑和抽象。
- 领域知识。
- 语感。
写代码,就像写作,而设计 API 好比列提纲。勤写、勤思,了解前人的模式、套路,学习一些流行库的设计方法,掌握英语、提高语感……相信大家都能设计出卓越的 API。
最后,附上 API 设计的经典原则:
Think about future, design with flexibility, but only implement for production.
引用
花絮:由于文章很长,在编写过程中我也不由得发生了「同一个意思却使用多种表达方式」的情况。某些时候这是必要的 —— 可以丰富文字的多样性;而有些时候,则显得全文缺乏一致性。在发表本文之前,我搜索了这些词语:「调用者」、「调用方」、「引用者」、「使用者」,然后将它们统一修改为我们熟悉的名字:「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