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kOne微信分享(七十六):容器化ICT融合初体验

本文涉及的产品
容器镜像服务 ACR,镜像仓库100个 不限时长
简介: 本文讲的是DockOne微信分享(七十六):容器化ICT融合初体验【编者的话】本次将分享的容器化ICT融合平台是一种面向未来ICT系统的新型云计算PaaS平台,它基于容器这一轻量级的虚拟化技术以及自动化的“微服务”管理架构,能够有效支撑应用快速上线和自动扩缩容,最大化IT基础设施资源利用率并降低总体拥有成本(TCO)。
本文讲的是DockOne微信分享(七十六):容器化ICT融合初体验【编者的话】本次将分享的容器化ICT融合平台是一种面向未来ICT系统的新型云计算PaaS平台,它基于容器这一轻量级的虚拟化技术以及自动化的“微服务”管理架构,能够有效支撑应用快速上线和自动扩缩容,最大化IT基础设施资源利用率并降低总体拥有成本(TCO)。未来的网络正在向IT化、云化方向发展,容器与微服务技术,完美契合“网络即服务”、网络切片等发展理念,将有助于实现更加灵活、智能、高效和开放的5G新型网络。
灯泡.png

2015年,NFV和容器无疑都是最热门的技术,被很多业内人士认为是未来的发展趋势;2016年,当NFV遇上容器,会碰撞出什么新的火花?当容器化的CT/IT业务在同一平台内融合部署,又会产生怎样新的体验?下面和大家分享一下,从2015年到2016年,我们做的容器化CT-IT融合方面的工作。IT我就不解释了,CT这里主要指的是电信业务。

容器化CT-IT融合系统是一种面向未来ICT系统的新型云计算PaaS平台,它基于容器这一轻量级的虚拟化技术以及自动化的微服务管理架构,能够有效支撑应用快速上线和自动扩缩容,最大化IT基础设施资源利用率并降低总体TCO。未来的网络正在向IT化、云化方向发展,容器与微服务技术,完美契合“网络即服务”、网络切片等发展理念,将有助于实现更加灵活、智能、高效和开放的5G新型网络。

下面是从2015年到2016年,我们做的容器化CT-IT融合方面的工作:
  • 2015年,我们首次提出容器化ICT融合方案
  • 2016年初,我们完成容器化ICT融合原型系统
  • 2016年4月8日~4月9日,中国移动召开2016年度技术工作会,容器化ICT融合原型系统首次亮相技术工作会精品展。
  • 2016年6月20日~6月23日,OPNFV Summit在德国柏林召开。在OPNFV PoC战区,中国移动和红帽公司联合展示了容器化ICT融合平台
  • 2016年6月29日,由GSMA主办的2016世界移动大会-上海(Mobile World Congress,简称MWC)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盛大开幕,在中国移动研究院5G展区,我们为参会专家演示了容器化ICT融合原型系统。

最初产生将网元容器化的想法来源于2015年,我们正在进行NFV IMS测试,同时也正在进行容器和DCOS的相关技术研究和验证性工作,关于应用场景,最适合容器化的应用无疑是所谓的云原生应用,或者说是微服务,其主要特点是分布式、无单点失效、无状态,这和我们测试的某些厂商的IMS网元的特征竟然如此地一致,而容器的轻量级、高性能、快速启动等优势,也恰好是网元所需要的,几分钟部署一套核心网元或许真的会从梦想变成现实。于是,一对新的组合诞生了,NFV Container=NFC。

理论+实践才能创造出真理,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可行性验证必不可少,而惊喜总是无处不在,尝试创新的道路也不是总那么孤独,开源的IMS项目Clearwater也在做和我们类似的工作。Clearwater是IMS网元的一个开源实现,其主要目标是开发一套适合在云上(如aws)部署的IMS网元,提供语音、视频、消息服务。Clearwater在架构上就以微服务的方式设计各个组件,并且提供了docker格式的容器镜像,我们将它移植到Kubernetes平台上,平台具有负载均衡、容灾恢复、支持资源监控等特点使其更适合服务化

测试环境

硬件

Red Hat 3D打印演示系统,内含3台服务器。
小红.png

软件

  • 操作系统: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Server release 7.2 (Maipo)
  • 容器引擎:docker-1.8.2-10.el7.x86_64
  • 容器编排:kubenetesv1.1.0-origin-1107-g4c8e6f4

架构.png

Clearwater架构

Clearwater架构主要分为六大组件,Bono、Ralf、Sprout、Homer、Homestead、Ellis,如下图所示,其中Sprout作为SIP Router,是核心业务处理模块,也是业务量增加时,需要做动态扩容的主要部分。
clearwater.png

NFC测试方案

针对Clearwater中每个组件,定义一个Kubernetes Service,每个服务中包含一个或多个POD,可以通过增加POD个数进行横向扩展。

Kubernetes中服务列表如下图所示:
service.png

Kubernetes中POD列表如下图所示。测试过程中,通过基于SIPP的clearwater组件增加并发用户量,系统压力增加,触发sprout服务中POD个数增加。
podslist.png

为实现POD的动态扩展,一方面,利用Kubernetes本身的replication controllers,根据负载增加或减少POD副本数量,另一方面,clearwater sprout是微服务架构,分布式,无状态,数据和应用分离,可通过集群配置,让集群中各个容器共享数据库。

在并发用户数为300个时,sprout模块POD数量一般为2~3个,在并发用户数增加到2000个时,sprout模块POD数量达到11个,如果继续增加并发用户数到3000个,sprout模块POD数量达到15个左右。

CT-IT融合测试方案

在大数据应用中,容器的轻量级、高性能、快速启动等特点同样具有优势,而CT和IT业务融合部署,也是未来发展的一个趋势,在本次测试中,我们在同一个容器平台上,部署了IMS网元和大数据应用。

在CT应用负载比较低的时候,系统主要用于进行大数据应用计算,大数据应用所占系统CPU资源比例较高。如下图资源监控界面所示。
监控.png

当CT业务量增加,系统负载增大,为满足在线CT业务要求,增加CT业务容器数量,同时减少大数据离线业务占用资源。资源使用情况变化如下图所示。
监控pods.png

总结

容器作为轻量级的虚拟化技术,可以降低系统开销,提升系统性能。
  • CT/IT融合部署:CT和IT应用在同一平台内混合部署,共享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
  • 统一资源调度:打破应用竖井,统一建设,统一运维,降低TCO
  • 系统性能提升:采用容器技术,轻量级的虚拟化,降低系统开销
  • 微服务架构:分布式、无状态的云原生应用,实现应用于数据的分离
  • 弹性伸缩、自动扩容:支持自定义的资源调度策略,实现根据业务量变化的资源动态调度。

Q&A

Q:网络转发有没有遇到瓶颈?有没有尝试一些加速技术,比如DPDK?
A:因为是控制面网元,目前没有遇到瓶颈,没有用DPDK,我们之前测试过虚拟机的,因为网元特点,也是没有配置DPDK,目前的测试上看,性能上没有问题。
Q:现在数据库也放在容器中吗?
A:是的,但是也是数据库集群,我们正在做将数据库分离的工作。
Q:你们实测的容器运行于虚拟机环境,性能如何,你们容器网络如何实现NFV互联?
A:容器没有基于虚拟机环境,因为是控制面网元,性能没有遇到瓶颈。
Q:容器不会包打天下,与虚机,物理机并存可能是一段时间内的一种常态,我们有没有分析哪些业务适合容器化,哪些业务不宜改变?并且在利用Kubernetes作为容器的编排调度工具时,如何实现容器与虚机应用的互通?
A:其实业务不宜改变不仅仅是技术问题,也和业务厂商是否愿意改变有关,毕竟一些遗留的业务已经在现网运行很久了,很难短期内容器化。另外,我们确实碰到了需要内核优化的业务。我们系统中还没有做容器和虚拟机应用互通。
Q:传统CT网络不仅仅是IMS吧,对于CS、PS,SDN/NFV化,你们有什么思路吗?
A:IMS使我们容器化的第一个尝试,其他的网元也正在研究中,后续也会做相关的测试,如果有兴趣,也欢迎参加我们后面的测试。
Q:你们的资源池,有路由器,安全组,负载均衡之类的功能嘛?路由器,负载均衡器可以被分配公网IP吗?
A:指的是容器的资源池还是我们已有的私有云资源池,已有的私有云资源池是有的,但是容器这个原型系统还没有。
Q:类似Clearwater的开源项目还有哪些?
A:NFV方面的吗,如果是IMS,Clearwater业界用的比较多,NFV其他网元开源项目很多。
Q:你们的虚拟机底层使用什么虚拟化技术支撑?
A:这次演示,底层用的就是Docker,我们的私有云资源池有VMware、KVM也有Xen。

以上内容根据2016年8月16日晚微信群分享内容整理。分享人马轶慧,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私有云项目经理,之前曾任VMware研发中心研发工程师。一直关注并致力于虚拟化、容器、云计算等相关领域。DockOne每周都会组织定向的技术分享,欢迎感兴趣的同学加微信:liyingjiesz,进群参与,您有想听的话题或者想分享的话题都可以给我们留言。

原文发布时间为:2016-08-18

本文作者:马轶慧

本文来自云栖社区合作伙伴Dockerone.io,了解相关信息可以关注Dockerone.io。

原文标题:DockOne微信分享(七十六):容器化ICT融合初体验

相关实践学习
容器服务Serverless版ACK Serverless 快速入门:在线魔方应用部署和监控
通过本实验,您将了解到容器服务Serverless版ACK Serverless 的基本产品能力,即可以实现快速部署一个在线魔方应用,并借助阿里云容器服务成熟的产品生态,实现在线应用的企业级监控,提升应用稳定性。
云原生实践公开课
课程大纲 开篇:如何学习并实践云原生技术 基础篇: 5 步上手 Kubernetes 进阶篇:生产环境下的 K8s 实践 相关的阿里云产品:容器服务 ACK 容器服务 Kubernetes 版(简称 ACK)提供高性能可伸缩的容器应用管理能力,支持企业级容器化应用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整合阿里云虚拟化、存储、网络和安全能力,打造云端最佳容器化应用运行环境。 了解产品详情: https://www.aliyun.com/product/kubernetes
相关文章
|
4天前
|
运维 安全 Devops
构建高效稳定的云基础设施:DevOps与容器化技术融合实践
在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中,企业对于IT基础设施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需要快速响应市场变化,还要确保系统的稳定与安全。本文深入探讨了如何通过融合DevOps文化和容器化技术来构建一个高效、稳定且易于管理的云基础设施。通过实际案例分析,阐述了持续集成/持续部署(CI/CD)流程的优化、自动化测试、监控以及日志管理等关键环节的实施策略,旨在为运维专业人员提供一套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16 3
|
7天前
|
运维 Kubernetes Devops
构建高效可靠的云基础设施:DevOps与容器化技术融合实践
【2月更文挑战第30天】 在当今快速迭代和竞争激烈的软件开发领域,传统的IT运维模式已难以满足业务发展的需要。本文将探讨如何通过整合DevOps文化和容器化技术,构建一个既高效又可靠的云基础设施。文章首先回顾了DevOps的核心理念及其对运维工作流的影响,接着深入讨论了容器化技术的优势和挑战,并提出了一套结合两者的实施方案。最后,通过案例分析展示了该方案在实际环境中的应用效果和潜在益处。
|
2天前
|
运维 Kubernetes 监控
构建高效稳定的云基础设施:DevOps与容器化技术融合实践
在当今云计算时代,企业追求敏捷性、可扩展性以及成本效益的云基础设施。本文将探讨如何通过DevOps文化与容器化技术的融合,打造一个既高效又稳定的运维环境。文章不仅阐述了DevOps和容器化技术各自的优势,还提供了一个具体的实施案例,展示了这种结合如何优化资源利用、提高部署速度并降低运维复杂性。
|
14天前
|
小程序 前端开发 定位技术
【微信小程序】-- 常用视图容器类组件介绍 -- view、scroll-view和swiper(六)
【微信小程序】-- 常用视图容器类组件介绍 -- view、scroll-view和swiper(六)
|
24天前
|
运维 API Docker
深入浅出:微服务架构与容器化技术的完美融合
【2月更文挑战第13天】 在现代软件开发领域,微服务架构和容器化技术已成为推动企业快速发展的两大核心力量。本文将从微服务的基本概念出发,深入探讨其与容器化技术结合的必然性与优势,进而分析如何在实践中有效地实现二者的完美融合。通过对微服务架构的细致解析及容器化技术的应用展示,旨在为读者提供一种全新的视角,理解并掌握这一前沿技术趋势,以指导实际工作中的技术选择与架构设计。
|
10月前
|
存储 Cloud Native 虚拟化
超融合产品集成 Kata 虚拟化容器技术的方案演进 | 龙蜥技术
识别云原生现有方案在超融合环境下技术缺陷。
|
10月前
|
运维 Kubernetes Cloud Native
本周精彩!关于 Linux 内核宕机和超融合 Kata 虚拟化容器技术介绍 | 第 77-78 期
龙蜥大讲堂精彩预告来了,本周在线分享Linux内核宕机和超融合技术。
|
小程序 前端开发 定位技术
【微信小程序 | 实战开发】常用的视图容器类组件介绍和使用(1)
【微信小程序 | 实战开发】常用的视图容器类组件介绍和使用(1)
302 0
【微信小程序 | 实战开发】常用的视图容器类组件介绍和使用(1)
|
运维 Kubernetes Cloud Native
容器与虚拟机,替代还是融合?
容器和虚拟机有着各自的优势,虽然在应用场景上有一些重叠,但主要应用场景还是有区别的,未来这种两种技术会长期共存,甚至走向融合。

相关产品

  • 容器镜像服务
  • 容器服务Kubernetes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