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代云计算平台--融合基础设施

简介:

本文讲的是下一代云计算平台--融合基础设施,何谓“融合基础设施”?一个最简单的定义是把数据中心的基本要素:服务器、存储、网络、甚至虚拟化软件平台,以预集成的方式提供给用户。融合的概念始于2009年,经过数年的高速增长,已经成为IT的发展趋势之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融合是云数据中心的大势所趋
  在云计算经历的不同阶段,不论是私有云、公有云或是混合云,都将面临云数据中心建设的关键问题:如何提高数据中心的资源利用率、如何降低整体成本、优化管理、如何应对业务的快速变化、如何伸缩自如等等,这些都是数据中心建设者们殚精竭虑在思考的问题。
  目前数据中心的建设多奉行分开采购的策略,即服务器、存储、网络设备、平台及应用软件等各自独立采购,而后再集成的方式,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数据中心的初始购置成本。然而,随着云数据中心规模的不断扩大,业务需求不断变化,IT技术日趋复杂,企业将在后续运维/运营上消耗过多的人力物力,而IT效率低下也终将阻碍业务发展的步伐。
  可以预见,未来企业IT希望购买到的是一个数据中心基础设施整体方案,更多聚焦于IT技术对业务的响应,为公司业务提供增值,由传统的成本中心转为利润中心。于是乎,融合基础设施就顺理成章地进入IT管理者的视野。近年来融合基础设施市场的快速增长也印证了这一趋势。根据Gartner预测,到2015年,有将近30%的数据中心将采用融合基础设施。
  深度融合
  目前,业界融合基础设施的发展模式之一以集成为主,比较常见于IT厂商之间形成的联盟。他们根据已有的经验和最佳实践,将来自不同厂商的产品预先集成在一起以构建融合基础设施,有些厂商还会集成一套定制化的统一管理平台。这无疑是迈出了关键一步,为客户从繁琐的IT日常管理运维中减负。其不足之处则在于,基础部件来自各个厂商,无法实现高效拉通;统一管理平台对于不同厂商产品的管理也存在局限;运维管理仍然要求具备各个厂商设备的技术知识及技术认证;售后以及故障诊断过程中存在厂商间的互相推诿;等等。
  为克服以上不足,华为推出了具备深度融合的一体化基础设施—FusionCube。该一体机定位于企业一体化云平台,对IT系统进行整合与简化,帮助企业聚焦主营业务,精简IT。这也是业界首款真正做到把计算、存储、网络以及虚拟化平台有机融合在统一的架构之下。随之而来的好处是:提高集成密度,节省机房空间;减少设备间连线,降低故障概率;同一厂商部件易于端到端拉通,提升软硬件的整体性能,同时提高统一管理的效率;售后技术支持的体验更佳。
  特别值得一提,该产品同时荣获Frost&Sullivan颁发的2013年全球最具创新云基础设施奖项,而其中最具创新的部件当属分布式融合存储引擎—FusionStorage,它为FusionCube深度融合提供了技术保障。FusionStorage本质上是一套软件,它被安装于每个计算节点之上,以接管每个节点的本地硬盘。然后通过高速的背板以及融合网络,把离散的各个本地硬盘整合成针对所有计算节点的虚拟SAN存储。通过这种方式,FusionCube绕过了传统SAN存储的硬件限制,做到了深度融合,并同时带来诸多好处,如提升I/O性能、增强数据保护、架构易于伸缩等优势。
  精简IT
  在建设环节,FusionCube一体机已经实现软硬件的预集成、预安装和预验证,实现“家电式”安装,降低了人力资源的成本,现场安装时间也由原来的7天缩短为1小时。同时,针对FusionCube的一系列预验证方案也被固化成模板后内置于IT系统。用户可以通过一键式部署轻轻松松实现应用的部署,允许系统在后台自动处理各种基础而耗时的工作,从而将IT应用部署的时间从数天缩短为数小时。
  在运维环节,资源池化带来的统一管理上的便利,FusionCube同时提供了统一的Portal以便对不同的资源进行同步跟踪和监控。发生故障时,基于统一管理的自动预警和故障自动恢复功能,极大缩短故障解决时间,提高IT运维的效率,减少近60%的运维工作量。另外,由融合架构以及分布式存储引擎带来的高扩展性,配合自动发现、自动配置功能,把传统架构最头疼的扩容问题消失于无形。
  优化性能
  融合基础设施为企业IT带来管理运维上的便利以及业务敏捷性。除此之外,华为FusionCube一体机进一步将软硬件全面整合,提高业务软件在一体机中运行的性能,减少性能短木板对系统的影响。
  FusionCube一体机通过在刀片服务器中部署分布式存储引擎,将计算节点串行访问数据的方式改为并行访问,由此能够同时从多个节点的本地存储中获取数据,减少访问时延。磁盘I/O吞吐量比传统SAN存储提升100%,有效容量提升200%,从而提高业务性能。在已部署的数据仓库场景下,FusionCube实现了高达10倍的IOPS提升,多于5倍的数据交换,最终加速应用查询高达3~9倍。
  而且FusionCube独特的“智能网卡”硬件技术配合“虚拟化多队列直通”软件技术还能保证虚拟机的热迁移等功能不受影响,从而提高所有虚拟机的I/O吞吐量及可靠性。
  融合基础设施的成熟,将给数据中心带来一个崭新的应用与管理模式,在使云计算时代的IT系统更加简单、高效的同时,不断提高系统性能,帮助企业减少投资,提升核心业务的运作效率,对此我们充满信心。

原文发布时间为:2013-05-22
本文作者:厂商动态
本文来自云栖社区合作伙伴IT168,了解相关信息可以关注IT168。

相关文章
|
25天前
|
安全 网络安全 云计算
云端守护:云计算与网络安全的融合之道
在当今信息时代,云计算与网络安全已经成为技术领域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本文将探讨云服务、网络安全以及信息安全等方面的技术发展,重点探讨如何通过云计算来加强网络和信息安全的保护,为构建更安全的数字化未来提供思路和解决方案。
|
25天前
|
人工智能 安全 网络安全
云端之盾:融合云计算与网络安全的未来防线
随着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加速,云计算作为支撑现代业务架构的关键平台,其安全性成为不容忽视的核心议题。本文探讨了云计算环境中面临的安全挑战,并分析了如何通过创新的安全技术和策略来强化云服务的网络防御。我们着重讨论了多因素认证、加密技术、入侵检测系统以及行为分析等关键技术在维护信息安全中的应用和实践。此外,本文还提出了一个综合性的云安全框架,旨在为组织提供一套全面的指导原则和最佳实践,以保护其云资源免受不断演变的网络威胁。
|
27天前
|
人工智能 安全 网络安全
云计算与网络安全:技术融合的未来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云计算和网络安全作为两大领域在当代社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本文将探讨云计算与网络安全之间的紧密联系,以及它们在信息安全领域中的相互影响和未来发展趋势。
|
29天前
|
安全 网络安全 云计算
云计算与网络安全:技术融合下的信息保障
当今数字化时代,云计算与网络安全已经成为关乎国家和企业未来发展的重要议题。本文将深入探讨云服务、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等技术领域的最新发展,以及如何在技术融合的大背景下保障信息安全。
22 3
|
29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安全 网络安全
云端防御战线:融合云计算与网络安全的未来策略
【2月更文挑战第29天】 随着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加速,云计算已成为支撑现代业务的关键基础设施。然而,伴随其快速发展的是不断增长的网络安全威胁。本文旨在探讨云计算环境中的网络安全挑战,并提出一系列创新策略以强化信息安全。文中不仅分析了云服务模型特有的安全风险,还提出了综合多层次防护措施,包括数据加密、身份认证、入侵检测系统以及安全合规性等方面。通过这些策略的实施,可以显著提升云环境的安全性,确保企业能够在享受云计算便利的同时,有效防范网络攻击和数据泄露。
|
26天前
|
边缘计算 Cloud Native 安全
未来云计算平台的发展趋势与挑战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云计算作为一种关键的信息技术基础设施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将探讨未来云计算平台的发展趋势与面临的挑战,分析在日益复杂多变的技术环境下,云原生技术的应用将如何推动云计算平台迈向新的高度。
|
1月前
|
存储 大数据 数据挖掘
云计算与大数据:从基础设施到实际应用
云计算与大数据:从基础设施到实际应用
99 0
|
1月前
|
人工智能 运维 数据库
未来的后端开发:人工智能与云计算的融合
【2月更文挑战第10天】 传统的后端开发一直依赖于对数据库、服务器和网络等底层技术的熟练运用,然而随着人工智能和云计算技术的飞速发展,未来的后端开发方向也将发生深刻的变革。本文将探讨人工智能与云计算在后端开发中的应用前景,以及它们将如何重塑后端开发的方式和手段。
|
2天前
|
人工智能 安全 网络安全
云端防线:融合云计算与网络安全的未来之路
【4月更文挑战第16天】 在数字化浪潮的推动下,云计算已成为企业架构转型的核心力量。然而,随之而来的是对网络安全的严峻考验。本文将深入探讨云计算环境中的网络安全挑战,并分析云服务提供者和使用者如何通过技术创新和策略调整来强化数据保障。文章还将讨论最新的信息安全趋势,如零信任网络、加密技术的进步以及人工智能在安全防护中的应用。
|
16天前
|
人工智能 安全 网络安全
云端防御战线:融合云计算与网络安全的未来策略
【4月更文挑战第3天】 在数字化的浪潮中,云计算已成为企业运营的核心动力,与此同时,网络安全威胁亦如影随形。本文深入剖析了云服务模型和网络安全策略如何相互融合,以构筑更为坚固的信息防线。文中不仅探讨了当前云平台所面临的安全挑战,还提出了一系列创新性的安全措施,旨在提升系统的整体安全性和响应能力。通过分析最新的技术进展,本文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关于如何在保障业务连续性的同时,确保数据安全的全面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