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M数据泄露:生物识别可以信任吗?

简介:

在OPM数据泄露事故中,560万指纹数据被盗。这对生物识别安全有什么影响?攻击者能否复制指纹,并使用复制指纹来欺骗生物识别系统以及访问受害者的设备或账户?除了生物识别安全攻击,攻击者能否以其他方式利用指纹记录?

Michael Cobb:美国人事管理办公室(OPM)和国防部发现在最近的OPM数据泄露事故中,2150万人的敏感信息被泄露,约560万人的指纹记录被盗,最初这个数字被估计为110万。这些被盗的个人数据包括社会安全号码、居住历史记录、就业和教育记录,以及健康、犯罪和财务历史记录。这些被盗的信息可能被用在身份盗窃欺诈中,而指纹数据的丢失带来不同的威胁,目前安全行业还没有完全了解这种威胁。

OPM在很大程度上低估了被盗指纹数据带来的风险,他们表示:“联邦专家认为,截至目前,滥用指纹数据的能力很有限。”然而,指纹数据已经被成功用于欺骗某些简单的生物识别系统,现在指纹数据滥用仅局限于这一事实:攻击者难以像他们滥用密码一样自动化滥用指纹数据。

目前利用指纹等生物识别技术的身份验证正逐渐成为登录到电脑和智能设备的常见方法。生物识别利用用户的某些生物特征的独特性来准确识别和授权用户,例如视网膜、指纹甚至打字特征。信用卡和密码泄露后可被撤销和重新发布,而生物特征数据永久地与用户相关联,不能被替换。这是生物识别的主要缺点之一,现在已经有560万人可能被模拟。

生物识别元素不能被重新发布的事实让指纹数据被盗的所有人都可能受到威胁,因为日后攻击者可能找到更有效的方式来利用这些数据。指纹识别无疑是最弱形式的生物识别身份验证,因为它们难以保守秘密;人们碰触东西后都会留下指纹,所以很容易复制指纹,并使用硅胶制造翻版。语音和面部识别也面临同样的问题,因为这两者都可以被获取来重新创建副本以欺骗生物识别系统。

而更难复制的生物识别元素(例如视网膜)泄露的风险最小,但对于所有生物识别元素,在身份识别过程中还有解释的因素。

对于基于密码的模式,计算机系统很容易检查提交的密码是否与数据库存储的密码相符。而对于生物识别,核实是否相符主要是看是否“像”而不是“完全相同”,原始生物特征数据需要从模拟信息转换成模板数字数据,让计算机可以读取、测量和分析。而OPM数据泄露事故中攻击者窃取的就是这种模板数据。匹配算法需要基于接受阈值来作出决定,这意味着身份识别可能出现漏报和误报,让未经授权用户可以成功通过身份验证。

随着被盗的560万用户的指纹数据流入黑市进行销售,误报可能成为更大的问题。

生物识别背后的驱动力是出于便利性,但与使用密码相比,我们需要做更多工作以确保生物识别提供更高的安全性。如果企业考虑部署生物识别系统,则需要确保在所有时间加密生物识别数据。ISO/IEC 24745标准为存储和传输过程中保护生物信息提供了指导意见,它还旨在解决被泄露生物识别信息带来的风险。可取消的生物识别是最有前途的选项,它在存储生物数据之前会扭曲生物图像或特征;这类似于在散列密码中加盐。这种失真的生物特征数据很容易被更改,如果生物存储被泄露,相同的生物数据可映射到新的模板。现在行业正在努力让着成为可行的标准部署,我们需要加快速度防止更多人的生物数据被泄露。



原文发布时间为:2016年3月10日

本文来自云栖社区合作伙伴至顶网,了解相关信息可以关注至顶网。e

相关文章
|
5天前
|
存储 监控 安全
网络安全与信息安全:防范漏洞、强化加密、提升意识
【4月更文挑战第14天】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已成为日常生活和工作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网络安全威胁也随之增加,给用户的数据安全带来挑战。本文将深入探讨网络安全中的漏洞问题、加密技术的应用以及提升个人和企业的安全意识的重要性,旨在为读者提供全面的网络安全知识,帮助构建更加坚固的信息防线。
13 6
|
10天前
|
SQL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安全
网络防御先锋:揭秘加密技术与提升安全意识
【4月更文挑战第9天】在数字化时代,网络安全已成为维护信息完整性、确保数据私密性和保障用户信任不可或缺的一环。本文将深入探讨网络安全漏洞的成因与影响,分析加密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策略,并强调提升个人和企业的安全意识在构建安全网络环境中的重要性。通过分享最佳实践和前沿技术,旨在为读者提供一套综合性的网络安全防护框架。
|
2月前
|
监控 安全 网络安全
网络“裸奔”时代下,如何有效应对网络攻击、数据泄露和隐私侵犯?
网络“裸奔”时代下,如何有效应对网络攻击、数据泄露和隐私侵犯?
30 0
|
安全 定位技术 数据安全/隐私保护
网站安全公司对个人隐私保护措施
伴随着顾客个人隐私保护观念的慢慢提高,有关政策法规的聚集颁布,个人隐私保护的总体发展趋势愈来愈严。换一个角度观察,在这般严苛的维护下获得的私人信息数据信息,具备更大的经济收益,灰产总是更为按耐不住,由于导致的危害越大,灰产盈利越高。在这类发展趋势下,本人、公司、管控组织应当怎样解决?
122 0
网站安全公司对个人隐私保护措施
|
安全 数据安全/隐私保护
社交网站存在七大安全风险 可能成为用户隐私泄露重灾区
3月30日,瑞星公司发布《网民隐私与社交网站(SNS)安全报告(2009)》,针对目前非常热门社交网站用户发出安全警告。报告指出,网民在社交网站注册个人资料之后,很容易遭遇手机号泄露、MSN和邮箱帐号密码被盗用等七大安全风险,而利用各种方式骗取网民个人资料用以牟利,已经成为社交网站利润的重要来源。
2236 0
|
安全
新型威胁:公司内部人员与黑客勾结,出售敏感信息
本文讲的是新型威胁:公司内部人员与黑客勾结,出售敏感信息,古语有云:日防夜防,家贼难防。外部攻击固然可怕,但总有办法可以防护;内部威胁如同一颗隐藏的地雷,没人知道它处在何处,所以就无从防护。
1293 0
|
安全 数据库 数据安全/隐私保护
个人信息安全保障冷冽现实:内鬼的威胁要远大于黑客
本文讲的是个人信息安全保障冷冽现实:内鬼的威胁要远大于黑客,每隔一段时间,个人信息安全这一话题总会重回公众视线,这一次上了安全圈头条的事件是“50亿条公民信息泄露 京东前员工牵涉其中”。笔者读到这条新闻的时候只觉得汗毛竖起,不仅是感叹于50亿这一庞大的数量,更是对新闻所披露的细节细思极恐。
2040 0
|
Web App开发 缓存 供应链
数字签名攻击报告:正在摧毁软件身份“信用体系”的安全危机
本文讲的是数字签名攻击报告:正在摧毁软件身份“信用体系”的安全危机,近期,360公司核心安全事业部发现全球范围内的利用软件数字签名的恶意攻击呈活跃趋势,黑客的攻击目标涉及软件开发商、个人用户和重要的政府、企事业单位;攻击形式多样,包括盗用、冒用软件开发商的合法数字签名和流行软件投毒的大规模定向攻击等。
136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