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趋势下光伏产业的发展机遇

简介:

一:市场不断接触认可新能源的前提的,光伏行业迎来快速发展期

光伏生产成本下降、转化效率提高、储能技术跟进刺激行业进入快速发展期。光伏发电装机从中国和发达国家开始向新兴国家扩散。能源安全、环境污染等问题加速光伏发展,出现超市场预期点。未来五年分布式光伏发电将进入爆发期,集中式光伏发电也有望平稳增长。

二:中国光伏加码——为能源安全献力

“十二五”期间,中国光伏进入高速增长期,在西部地区光伏电站形成较大规模,青海、甘肃、新疆等地的光伏电站装机达到300万千瓦以上;中东部人口密度较高地区重点发展屋顶分布式光伏系统,并利用荒山、农业大棚、渔业养殖等建设分布式光伏电站。截止2015年底,中国光伏发电累计并网装机3712万千瓦。

未来五年中国光伏进入快速、高效的发展期。根据《“十三五”光伏发电意见稿》,到2020年底,我国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达1.6亿千瓦。年发电量达到1700亿千瓦时;年度总投资额约2000亿元。其中,光伏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5亿千瓦。分布式将显著扩大,形成西北部大型集中式电站和中东部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并举的发展格局。太阳能热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000万千瓦。太阳能热利用集热面积保有量达到8亿平方米,年度总投资额约1000亿元。

三:世界光伏需求进入扩张阶段

以往光伏市场主要由欧洲市场主导,以德国为首。随着能源安全、环境保护、以及未来可持续能源战略等考量,中国、日本、美国对光伏产业进行了不同程度上的补贴政策。光伏装机容量增速迅猛。

此外,目前光伏行业已由过去单一欧洲国家,逐步扩大到中国、美国、日本等大国主导、多轮驱动的全球化大市场。从市场集中度来看,全球前五大光伏市场集中度已从2006年的90%下降到70%左右,分散化趋势明显。新兴国家如印度、智利、南非、墨西哥等国家没有电力过度投资负担,在新能源投资上有较强的动力。在整个市场分散化趋势下,单一市场(欧盟、中国)带来的周期性波动波幅更小,利于行业的发展。

2015年12月美国将太阳能投资税收抵免政策延长5年至2022年。联邦政府并提供30%的退税补贴给安装太阳能电的住宅或商用建筑。除此之外,美国日照多的州也施行更多的优惠政策。

日本光伏占可再生能源发电的90%。一方面降低光伏收购价格、取消太阳能税收优惠;另一方面,推进能源效率和储能技术补贴,部署更多的电池系统来提高光伏整体利用率。

整体来看,全球光伏产业在下个五年仍有快速增长趋势。2018年后,全球年装机量预计将超过100吉瓦/年。

四:行业技术水平不断提升

1:光伏效率稳步提升

过去五年,无论单晶还是多晶电池,都保持了每年约0.3%的效率提升。我国2015年单晶及多晶电池产业化效率分别达到了19.5%和18.3%。当前单晶硅实验室转化效率已达到25%,为未来产业化效率提高奠定基础。

2:在单晶硅和多晶硅的较量中,单晶硅逐步走向上风

当前市场上单晶硅造价0.38美元/瓦,多晶硅0.34美元/瓦。75%的产量是多晶硅。其中超过70%在中国。但单晶硅的平均效率超过多晶硅3个百分点左右,能源输出效率则比多晶硅高出4%到8%之间。细分到种类,单晶硅在分布式太阳能市场的占有率已经超过多晶硅。中国十三五计划中分布式太阳能装机量年化增速要超过60%,美国、英国、德国、日本等国对分布式太阳能发展也都加大了政策力度。未来5年单晶硅片将更多受益于分布式太阳能装机。

五:全球光伏成本显著下降

平价上网速度超市场预期。全球光伏成本近年来显著下降。随着技术进步原料价格下降、以及市场规模化效应逐步显现,近年来光伏发电成本持续下降,部分国家和地区已实现“平价上网”,光伏产业正逐步摆脱对政策补贴的依赖性,未来政策因素带来的行业周期性也会随之减弱。

到2020年,世界主要光照国家公用项目均可达到平价上网的水平。目前来看,已经实现公用项目平价上网的国家包括美国、中东地区、以及一部分南美国家。对于居民屋顶系统,美国前十大日照强度州,日本、德国、澳大利亚等国也已实现平价上网。未来至2020年,将会有更多发达和发展中国家达到平价上网的要求。

六:光伏发展从补助激励走向成熟竞争

未来五年光伏行业进入成熟发展期。光伏发展经历了政府补助、提高转换效率、原料价格的历程。未来将继续提高转换效率,降低原料价格,并减少对政府补助的依赖。同时,新兴市场扩大以及平价竞争上网将成为未来新的趋势。分布式光伏发电具有就近发电、就近并网、就近使用的特点,即有效提高能源利用率,又能够解决新增高压线路以及长途运输损耗等问题,将成为世界各国主要的发展方向。





====================================分割线================================


本文转自d1net(转载)

目录
相关文章
浅谈我国现代物流业的发展现状
尽管我国物流发展较快,但还刚刚起步,总体发展水平仍然落后,与发达国际技术等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难以满足市场需求,这其中的问题如不引起重视,就会影响我国物流业快速、健康、持续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