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测器对于安防行业到底有多重要?

简介:

防盗报警在人们的生活当中应用的十分广泛了,但是探测器究竟在防盗报警领域有多么重要的地位呢?

作为报警信息的采集装置,探测器在防盗报警系统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其性能稳定与否直接关系到整个防盗报警系统能否正常运行。在拜访的近二十家厂商中,各厂家从探测技术到外形的便捷性安装设计,都推出了不同类别的探测器产品,可谓五花八门,千姿百态。在众多的探测技术中,除了传统的红外、微波、震动、超声波等探测器外,周界防范类的电子围栏、震动电缆、震动光纤亦有抛头露面。另外,为满足用户们的切实需求,不少厂家将目光投向了研究新型探测器产品形态上,其主要表现在能满足不同应用环境下的特殊需求。

打造多样化的产品形态的同时,探测器技术也在不断改进。在多年的研究和发展过程中,攻克误报、漏报、干扰等问题一直是防盗报警业界的主旋律。对此,研发人员选择多光束、多探测元、微处理数字处理技术等以提升其灵敏度和探测精正度。在今年的展会上,我们有看到厂商在探测器内部结构上作更细致入微的调整,如瑞思可和霍尼韦尔,在微波探测器技术上将原先的X波段改为K波段。K波段微波技术的工作频率是24.125GHz,能够更为均匀地覆盖探测区域,另外,K波段还可降低穿墙能力(“渗透”),这样不会因在防护区域周边有行人而引起误报。

在展会上看到,有别于过往的探头,博世等厂商在探测器中更强化了下视窗功能,以扩展探测视区的范围和空间区域,可实现探测无盲区或最小盲区。据博世产品经理王宇介绍,下视窗口功能设置是对探测器范围的延伸,探测器都有一定的探测范围的局限,首先,探测器的正下方区域很容易成为盲区,尽管以前的产品都已涉及到下视窗功能,但用户终还嫌下视窗太小,而通过强化下视窗功能,便可实现更大下视窗探测范围的扩展,从而提升探测器的探测效果和准确率。

在宠物升格为家庭成员的今天,猫、狗、鸟等动物(甚至包括小孩)进入探测区造成误报的情况时常会发生,所以性能优异的防宠物探测器也成为了厂商研发的重点。其实,防宠物技术早已有之,但长期以来不尽人意,尤其现在养宠物已非常流行,故为了避免宠物误报,防宠物探测技术的研发也持续不断。如美安采用自主研发的MASK芯片,带“随机动态时间分割处理”技术,其在信号处理上对每一秒的红外信号进行随机采样,并把这一周期的红外信号转换成对应的数字信号保存在RAM中,并得出一个周期内物体红外辐射的频率;之后再把RAM里一个周期内物体红外辐射的频率数据与ROM中存储的人体红外特征频率进行对比,若探测到的频率范围为6-12Hz,则判断为宠物活动,放弃报警,若探测到的频率范围为0-5Hz,则判断有人侵入进行报警。

此外,不少厂家在探测器的外观及安装方式上也纷纷融入了现代美学和人性化安装设计,使其无论在室内还是在室外,既能更好地与环境匹配,又能为安装带来科学性和便捷性。

一款好的探测器不仅要有其内在的三鉴、四鉴探测和处理技术,更需要外观的美感和安装的合理性与科学性。这在本年度深圳安博会众多厂商的产品上都有展现,这也是往年少见的。

本文转自d1net(转载)

目录
相关文章
|
搜索推荐 安全 物联网
佛山照明:照明系统遇上IOT,推动智能照明大发展
传统照明制造企业利用IOT平台,为全面转向智能照明及健康照明打下坚实基础,并开始推动整个行业向智能化方向发展。
698 0
佛山照明:照明系统遇上IOT,推动智能照明大发展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传感器 物联网
物联网技术下的智能照明发展分析
在物联网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各行各业的运营商、软硬件开发商和集成商都在积极布局物联网,期待顺势而上,家居、公共场合等智能化也不断被人们推崇且不断试验着。 物联网技术下的智能照明 有机构预测,未来五到十年是第一轮高速发展期,之后的再十年,智能互联照明将会进入以人为本的新阶段。
1969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