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为 Snapchat 做的是社交,但它却说自己是一家相机公司

简介:

编者按:以阅后即焚聊天应用起家,在青少年中大受欢迎的Snapchat最近不仅把chat从名字里面去掉,同时还发布了一款拍照眼镜Spectacles ,并且把自己叫做一家相机公司。其背后的动机是什么?自拍的意义是什么?它跟我们所理解的增强现实又有什么区别?Alexis C. Madrigal给出了他的看法。

那么,下一个IPO的大型技术公司就是Snap了。小道消息称这家原名Snapchat的公司打算以250到350亿美元的估值从公开市场募集40亿美元的资金。

过去这几年里,Snap已经从大家用来发黄色段子的地方变成了Stratechery创始人Ben Thompson所谓的“当前最有吸引力的技术公司”。那么这家最有吸引力的技术公司是干什么的呢?按照该公司最近的品牌再造主旨来看,Snap“是一家相机公司”。

对于一家长久以来以聊天app自居的公司来说,这听起来有点疯狂。难道自称是沟通服务不更有意义一点吗?或者视频平台?要不叫做媒体主宰?或者甚至叫做稍纵即逝公司?

在去年10月《Fast Company》的一篇特写文章中,公司的首席战略官Imran Khan称:“我们有两个主营业务。一个是沟通,另一个是娱乐。”

但这些都不是CEO Evan在新口号中要传达的东西:Snap是一家相机公司。他要讲的是什么呢?

在社交网络的老日子里,你希望拥有的是“社交图谱”。现在,对于大部分以图片,而且往往是自己照片为沟通方式的年轻人来说,最终产生社交图谱的是照片。

那些造出大家使用的相机的人,最终也拥有了他们拍摄的照片所变成的消息。而拥有消息的人就拥有了网络。如果说Facebook向我们证明了什么的话,那就是拥有网络的人就拥有了其他人。

所以在一个拍照上瘾的时代里成为一家相机公司意义重大。而对于任何相机来说,最重要的部分是什么呢?镜头!Snapchat的Lense(镜头),那个可以利用数字组件变魔术般把你的脸变形和混搭起来的技术,就是相机公司Snap最重要的部分。

1年前,当Snapchat引入Lense的时候,那东西看起来有点像Google Hangouts很久就已经有的搞笑卡通。当然,有些Snapchat镜头是把卡通照片“叠加”到我们脸上的。但是Lense真正做的事情是,不管有没有其他元素被添加进去,它都是实时处理视频。Lense可以美肤。可以把眼睛变得又大又亮。可以让你更好看。或者让你像只山羊、像个火球或者一只小狗。

Snapchat立刻就可以让你变成山羊、吸血鬼或者另一个性别的人。

想想看,Snapchat现在手上已有的训练数据:年轻人把自拍照当作消息互相发给对方。如果大家都是用照片来进行讨论的话,他们需要这些照片能够表达所有的人类情感。有时候你想要美肤,有时候你需要一对鹿耳。Lense让我们捕捉自己想要传达出去的样子,而不是镜头实际看到的样子。

这正是Snapchat相机统治了年轻人的原因:Snapchat人的相机把自己看成是这样的设备:它是出于在社交网络内传达的目标而对图像进行捕捉和处理。而且为了让自己更加有趣参与度更高,它会引入任何技术来实现这一效果。

从一开始Snapchat就令人吃惊地抛弃了我们对技术无意识的看法和假设。当乔布斯说苹果要造个人计算机时,他的意思并不是往每家的车库放一台大型主机。类似地,当Evan Spiegel把Snap说成是相机公司时,他的目的不是要人手一个莱卡镜头。正如A16Z的Ben Evans所说那样,智能手机的图像传感器正在经历着一场巨大的变革。

Evans写道:“我认为不应该把图像传感器看成是‘数字照相机’,而应该看作是一种输入方式,就像多点触摸屏一样。这不仅指向了新型内容,而且还包括新的交互模式。”

在这个摩登时代成为一家相机公司意味着帮助拍照者塑造相机感知到的现实。我们再也不仅仅是在拍摄纯粹的照片了。我们拍摄的那一刻不再要求拍摄对象的保真度了。我们把相机对住某样东西,然后再编辑图像,以确保我们捕捉到的东西符合我们的情绪和感觉。实际上,我们用相机拍摄的大多数图像根本就不是我们透过眼睛看到的样子。的确,我们的眼睛是不可思议的视觉仪器,有些事情是相机无法做到的。但是我还可以在绝妙的相机上设定好感光度,从而在黑暗中也能拍摄东西。或者我们还可以使用慢镜头。或者延时摄影。或者用Instagram之后涌现出来的许多滤镜功能丰富的照片app来调整照片。该死的哈勃太空望远镜关于恒星诞生的照片,既需要捕捉的裸数据,也离不开对数据的处理。

那么,我们就来看看Snapchat的处理能力吧。该公司通过对Looksery的收购(收购价据说是1.5亿美元)获得了这种技术能力。一些透镜是永久的。一些加进来又被撤掉了。一些是赞助商的。不过在任何一天,大概都有15或20个滤镜左右。它们是平台主要的看点之一,就像Stratechery的Thompson所说那样:“滤镜是大家每天都回来的原因之一,因为每天的滤镜都不一样。这么做就是为了推动日活量。这个点子很妙。”

它们也是迄今为止“增强现实”最大的成功,而增强现实这个东西现在正是兵家必争之地,所有的主流技术公司和风投机构都把宝押在AR上面。仔细想想Snapchat的AR解决方案吧,通过它你会发现,这家公司在用新目光审视老问题方面是多么的擅长。

早在1990年代中期,大家就已经领会到增强现实这个重要的技术现象,应该是卡通形象围着你面前的场景到处跑的,而这个场景应该是通过眼镜,以及最终的隐形眼镜投射到你眼中。大家都把Pokemon Go看成是增强现实,因为有个皮卡丘在人行道周围跳来跳去。Pokemon Go是范式化的AR。1998年时的技术极客就已经完全认识到这种技术了。对此当时《连线》杂志的一篇文章是这么概括的:“对周围环境进行标注的能力——也就是把图片、涂鸦、音乐以及其他类型的回忆代理叠加在环境之上的能力就叫做增强现实。”

我们来看看对增强现实的这个简洁有力的早期定义都有哪些假设。

首先是叠加。AR将是现有世界的叠加。想象一下Photoshop的图层,是不是一个个堆叠起来的?AR不会对这个世界进行 “编辑”,而是加载在它的上面。这么做是有技术原因的。如果你考虑用486或者奔腾处理器(1998年时的处理器类型)来做这件事情的话,就会知道实时编辑视频的想法有多荒谬了。所以,我们得叠加。

其次,是对周围环境进行标注。你会对面前的世界进标注:环境、房间、地形。没有自画像,也没有自拍。

1年后,记者Steve Silberman替《连线》参观了诺基亚,在那里他了解到了时任诺基亚视觉沟通技术实验室负责人、在研发方面具有重要影响的Hannu Nieminen的一个愿景:

在一个站台上,你的数据眼镜会显示一行字通知你火车晚点了15分钟。更多的文字会(透过数据眼镜)显示在站台上的其他人头上,告诉你他们是谁,或者谁在附近。

(他们把这叫做数据眼镜!)

当然,游戏应用肯定是少不了的,但是更重要的是“记忆假体”:“单击那个看起来有点眼熟的家伙头顶上的那个名字,突然你意识到去年在TED上曾经跟他有过一次可怕或者有趣的对话。”

所以,把这些汇总起来,你会发现早在17、18年前我们就有了AR的可行想法:一个通过数据眼镜叠加在“你周围空间”的、高度实用的用户界面。

结果证明,迄今为止,这根本就不是增强现实想要变成的样子。

相反,被大规模的真人使用的AR是要改变你自拍出来的样子。然而这还不是图形叠加,而是根据需要对“基层(相机捕捉到的现实)”进行实际的编辑。当然,Snapchat不是唯一做这个的公司!韩国的app Snow也相当擅长这个。此外,包括B612和Camera 360在内的好几款韩国app也都能做这个。在韩国,“自拍”有着另一个世界:selca,也就是自拍+相机,我认为这一点意义重大。

如果我们要对不久的将来做一下预测的话,韩国人发明的那个词,selca,就可以用来描述网上的你。自己和相机的不可分割会受到广泛的认知,而“我们样子”的可塑性也会强得多。

这可能会吓到你。但是,Rachel Syme在绝对是给自拍进行辩护的文章中说:“所有的自我建构都是叙述性的,一切都是即席表演。滤镜未必都是模糊事实,它们也可以扮演讲故事者的角色,为个人剧院提供舞台照明。”

自我叙述核心的后现代性正在通过技术变成真实。“做你自己”不仅仅是在刺眼强光下的毫无掩饰,也包括上一条消息你还有心情给自己添加狗耳朵和进行美肤,下一条就把自己的脸整成了燃烧的火球等等。

Snap是一家相机公司。我们都是自拍相机。

本文转自d1net(转载)

目录
相关文章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算法 程序员
声音社交爆发,成2019年社交市场最大黑马?
声音社交爆发,成2019年社交市场最大黑马?
167 0
声音社交爆发,成2019年社交市场最大黑马?
|
人工智能 5G 视频直播
微博3.5亿投资一家相机公司,社交市场再增变数?
微博3.5亿投资一家相机公司,社交市场再增变数?
193 0
微博3.5亿投资一家相机公司,社交市场再增变数?
果冻有家:租房场景中的共享社交融合;腾讯公关回应微信谣言。
果冻有家:租房场景中的共享社交融合;腾讯公关回应微信谣言。
321 0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算法 视频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