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个人隐私或已泄露,只是你不知道

简介:

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有心的市民也许发现了一个现象,使用搜索引擎后,登录其他网站,网页上的小广告会根据你之前搜索的内容进行"推荐"。有观点认为,大数据时代的让精准营销成为可能,但消费者个人信息也更多的被人掌握,带来安全风险。

在大数据时代,我们平时使用的智能设备无时无刻不在向外界传递数据。通过对这些数据的挖掘,经营者能够为消费者提供更加精准和贴心的服务,但同时,消费者的个人信息也就越来越多的被他人所掌握,由此也带来了一些安全风险。

据《宁波日报》报道,前段时间,家住宁波高新区的汪小姐购买了一套有夜视功能的智能监控设备,用于照看家中的宠物。却发现明明没有开监控手机却突然提示摄像机已经上线,更改密码也没有用,于是就不敢再使用。报道称,汪小姐的担心事出有因,一般智能摄像头会将拍摄的东西优先传递到云端,用户可以通过手机上网查看。也就是说如果在云端出现问题,意味着毫无秘密可言。此外,报道称,在日常生活中,各类智能设备的使用范围正在扩大,比如智能手环能够利用传感器对用户的运动情况和健康状况进行记录和评估,并且自动向互联网发布用户的位置信息,记录用户的运动轨迹等。但从另一方面说,它也向外界透露用户的身份信息,存在泄密的可能,类似的泄密设备还有防盗跟踪器,儿童智能手表等。

报道称,相关调查显示,只有44%的人群知道智能设备存在被动让自己信息裸奔的隐患,但还有40%的受访者表示完全不知道。为此,专家建议,应该进一步细化个人信息保护的相关法律规定,建立规范合理的个人信息采集使用平台,信息数据的采集使用必须得到当事人授权,要进一步加大对非法采用个人信息的惩罚力度。

本文转自d1net(转载)

相关文章
|
6月前
|
存储 安全 数据挖掘
个人隐私保护
个人隐私保护
|
9月前
|
存储 安全 网络安全
利用隐私法规的漏洞窃取用户身份
欧盟的通用数据保护条例 (GDPR) 已成为现代隐私法律的试金石,部分原因是它赋予消费者前所未有的对其个人信息使用的控制权。然而,同样的权力可能容易被恶意攻击者滥用。在本文中考虑了社会工程师如何滥用围绕“访问权”(Right of Access)过程的法律歧义。这一假设通过对 150 多家企业的对抗性案例研究进行了验证。发现许多组织未能采取足够的保护措施来防止滥用访问权,从而有可能将敏感信息暴露给未经授权的第三方。这些信息的敏感性各不相同,从简单的公共记录到社会安全号码和帐户密码。这些发现表明,迫切需要改进主体访问请求流程的实施。为此本文提出可能的补救措施,以供政府、行业和个人进一步考虑。
54 2
|
安全 定位技术
程序人生 - 你的隐私可能被窃取!警惕这些隐私漏洞
程序人生 - 你的隐私可能被窃取!警惕这些隐私漏洞
138 0
程序人生 - 你的隐私可能被窃取!警惕这些隐私漏洞
|
安全 数据安全/隐私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