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ubernetes网络模型原理

简介: Kubernetes网络模型的理解会对使用第三方产商提供的服务有更深刻的体会

导语:
Kubernetes目前看来已经成为了docker的应用最多的编排工具,所以学习使用docker容器的话,就免不了使用Kubernetes,但是其网络原理还是比较晦涩难懂,所以还是有必要专门解析关于Kubernetes的网络原理。

Kubernetes的网络模型组成
1.Pod内部docker容器之间网络通信[基础docker网络理论]
2.Pod所在的网络之间通信[基础docker网络理论]
3.Pod和Service之间网络通信[Kubernetes网络理论]
4.外界与Service之间网络通信[Kubernetes网络理论]

Pod内部docker容器之间网络通信
Kubernetes使用了一种“IP-per-pod”网络模型:为每一个Pod分配了一个IP地址,Pod内部的docker容器共享Pod的网络空间,即它们共享Pod的网卡和IP。其原理是根据docker的“container网络”模型而来。

Pod所在的网络之间通信
Kubernetes把各node主机上的docker的bridge网络“外包”给了flannel,然后通过etcd将各node主机上的bridge网络信息收集起来,因此每个node之间的网络使用的是同网络的不同IP,保证了网络通讯的可靠性。其原理是根据docker的“bridge网络”模型而来。

Pod和Service之间网络通信
在Kubernetes体系中Pod是不稳定的,Pod的IP地址会发生变化,所以Kubernetes引进了Service的概念。Service是一个抽象的实体,Kubernetes在创建Service实体时,为其分配了一个虚拟的IP,当外界需要访问Pod里的容器提供的功能时,不直接使用Pod的IP地址和端口,而是访问Service的这个虚拟IP和端口,由Service把请求转发给它背后的Pod。Kubernetes在创建Service时,根据Service的标签选择器(Label Selector)来查找Pod,据此创建与Service同名的EndPoints对象。当Pod的地址发生变化时,EndPoints也随之变化。Service接受到请求时,就能通过EndPoints找到对应的Pod。再深入探究,Service只是一个虚拟的概念,真正完成请求转发的是运行在node节点上的kube-proxy。Service的虚拟IP就是由kube-proxy实现的。kube-proxy有两种请求转发模式:userspace模式和iptables模式。在Kubernetes v1.1版本之前默认是userspace模式,v1.2版本后默认是iptables模式。
补充说明iptables模式:
当创建Service时,所有node节点上的kube-proxy都会建立两级iptables规则,一级为Service创建,目的是将<服务虚拟IP,端口>的流量转给后端,另一级为EndPoints创建,目的是用于选择Pod。当service.spec.sessionAffinity值为”ClientIP”时,iptables模式选择Pod的算法和userspace模式相同(选择与请求来源IP更接近的Pod)。当service.spec.sessionAffinity值为”None”时,随机选择Pod,所以如果被选择的Pod没有响应,不会尝试选择另一个Pod。
20170526205348

外界与Service之间网络通信
①ClusterIP类型,这种类型的Service只会得到虚拟的IP和端口,只能在Kubernetes集群内部被访问,此模型是为默认类型。
②NodePort类型,这种类型的Service除了会得到虚拟的IP和端口,Kubernetes还会在所有node节点上为其分配端口。分配的端口的值可以通过spec.ports[*].nodePort指定,或由Knubernetes在配置好的区间里分配(默认为30000-32767)。这种Service即可以从Kubernetes集群通过虚拟IP:端口访问,也可以从集群外部通过Node节点的IP:nodePort访问。
③LoadBalancer类型,这种类型的Service除了会得到虚拟的IP和端口,Kubernetes还会在所有Node节点上为其分配端口,然后为其开通负载均衡。这种Service即可以从Kubernetes集群通过虚拟IP:端口访问,也可以从集群外部通过node节点的IP:nodePort访问,还可以通过负载均衡的IP访问。

总结
Kubernetes网络模型的理解会对使用第三方产商提供的服务有更深刻的体会,比如阿里云,华为云都已经全面支持Kubernetes的编排。其中涉及了很多Kubernetes的基本原理,回过头来仔细想想,也无非是万变不离其宗。

相关实践学习
容器服务Serverless版ACK Serverless 快速入门:在线魔方应用部署和监控
通过本实验,您将了解到容器服务Serverless版ACK Serverless 的基本产品能力,即可以实现快速部署一个在线魔方应用,并借助阿里云容器服务成熟的产品生态,实现在线应用的企业级监控,提升应用稳定性。
云原生实践公开课
课程大纲 开篇:如何学习并实践云原生技术 基础篇: 5 步上手 Kubernetes 进阶篇:生产环境下的 K8s 实践 相关的阿里云产品:容器服务&nbsp;ACK 容器服务&nbsp;Kubernetes&nbsp;版(简称&nbsp;ACK)提供高性能可伸缩的容器应用管理能力,支持企业级容器化应用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整合阿里云虚拟化、存储、网络和安全能力,打造云端最佳容器化应用运行环境。 了解产品详情:&nbsp;https://www.aliyun.com/product/kubernetes
相关文章
|
17天前
|
运维 Kubernetes Cloud Native
探索Kubernetes的大二层网络:原理、优势与挑战🚀
在云原生领域,Kubernetes (K8s) 已经成为容器编排的事实标准☁️📦。为了支撑其灵活的服务发现和负载均衡🔍🔄,K8s采用了大二层网络的设计理念🕸️。本文将深入探讨大二层网络的工作原理、带来的好处✨,以及面临的挑战和解决方案❗🛠️。
探索Kubernetes的大二层网络:原理、优势与挑战🚀
|
1天前
|
网络协议 Linux Shell
【linux网络(一)】初识网络, 理解四层网络模型
【linux网络(一)】初识网络, 理解四层网络模型
|
2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存储 计算机视觉
r语言中对LASSO回归,Ridge岭回归和弹性网络Elastic Net模型实现-4
r语言中对LASSO回归,Ridge岭回归和弹性网络Elastic Net模型实现
32 11
|
2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算法 数据可视化
r语言中对LASSO回归,Ridge岭回归和弹性网络Elastic Net模型实现-3
r语言中对LASSO回归,Ridge岭回归和弹性网络Elastic Net模型实现
|
2天前
|
算法 数据可视化
r语言中对LASSO回归,Ridge岭回归和弹性网络Elastic Net模型实现-1
r语言中对LASSO回归,Ridge岭回归和弹性网络Elastic Net模型实现
17 0
|
5天前
|
安全 数据建模 网络安全
深入理解SSL数字证书:定义、工作原理与网络安全的重要性
本文阐述了SSL数字证书在网络安全中的关键作用,定义了其作为验证服务器身份的数字凭证,基于PKI体系保障数据传输安全。文章介绍了三种类型的证书,包括DV、OV和EV,适用于不同安全需求的网站。获取和安装证书涉及向证书颁发机构申请并部署到服务器。在网络安全挑战下,正确使用和管理SSL证书对于保护用户数据和提升信任度至关重要。
|
6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数据可视化 Shell
用加性多元线性回归、随机森林、弹性网络模型预测鲍鱼年龄和可视化(二)
用加性多元线性回归、随机森林、弹性网络模型预测鲍鱼年龄和可视化
28 1
|
6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数据采集 数据可视化
用加性多元线性回归、随机森林、弹性网络模型预测鲍鱼年龄和可视化(一)
用加性多元线性回归、随机森林、弹性网络模型预测鲍鱼年龄和可视化
32 0
|
7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数据采集 数据可视化
R语言用加性多元线性回归、随机森林、弹性网络模型预测鲍鱼年龄和可视化
R语言用加性多元线性回归、随机森林、弹性网络模型预测鲍鱼年龄和可视化
103 7
|
7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API 算法框架/工具
R语言深度学习:用keras神经网络回归模型预测时间序列数据
R语言深度学习:用keras神经网络回归模型预测时间序列数据
16 0

推荐镜像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