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IDM进军 中国存储器产业需勇往直前

简介:

存储器尤如一座大山,摆在中国半导体业面前。不过既然已经决定发展存储器产业,就没有退缩的余地。

中国半导体业发展有其特殊性,它依国家实力作为后盾,尽管西方阵营在“唱衰”中国存储器产业的发展。然而不可否认的是,他们也在担心中国存储器业的成功。

现阶段中国存储器产业已经积聚了三股力量,包括长江存储,晋华及王宁国主导的合肥长鑫,它们各有特色,采用不同的策略。不过至于哪家能取得成功,要看2018或2019年的结果,目前尚不好预言。

中国存储器业的初级目标

按中国台湾地区南亚科总裁李培瑛的说法,他认为在三到五年内,大陆不会对DRAM产业形成威胁。预期全球DRAM产业将维持“三大一中二小”的局面。三大指三星、SK海力士、美光;一中为南亚科;二小为华邦电以及力晶。

向IDM进军 中国存储器产业需勇往直前

事实上,这样的论调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可以促使中国半导体业更加努力与精心,打破这个“魔咒“。

观察集邦咨询半导体研究中心(DRAMeXchange)2017年2月的季度数据,到2022年时,大陆存储器业已经实现量产,可以初试牛刀,一旦有厂商的季度销售额超过4亿美元,则意味着大陆可以跨进全球存储器业的先进行列,至少可以与台湾地区的存储器业相媲美。

选择存储器作为IDM突破口

中国芯片制造业依代工起步,在某一阶段有它的合理性。但就长期发展,以及“十三五”规划的目标来看,中国需要重新审视半导体产业发展模式。向IDM进军,刻不容缓。

众所周知,中国半导体业一定要融入全球化之中,不能单成体系。按目前全球芯片销售额的定义,中国半导体业销售额中只有Fabless可以计入,其余的包括前,后段中的代工产值都不能计入其中。

另外,中国拥有全球最大的半导体市场,但是每年的集成电路进口额超过2000亿美元,进口替代以及提高芯片国产化率的呼声很高。

因此如何在短期內能有一个明显的提升,可以起到示范效应。

所以跨入IDM模式已经刻不容缓,目前的困难是选择哪一个品类作为突破口。

相比较CPU处理器而言,对于中国芯片制造业,存储器产品可能是个正确的选择。

挑战不可避免

市场经济是一场搏斗,必定要分出胜负。所以对于中国半导体业而言,只能鼓足勇气向前,不能退缩。

相信中国的存储器一定能制造成功,因为日本及韩国在半导体市场的成功都是以存储器作为突破口。

对手们主要是从以下三个方面防范中国:1)控制技术与人才流向中国;2)专利战;3)价格战。

其中对中国影响最大的是价格战,因为对手的设备折旧净值已经不多,加上拥有先进工艺制程,成本会比较低,而中国在这方面的成本会高很多。

尽管这段困难的经历是无法避免的,但只要中国的工艺成熟与稳定,产能充足后,存储器的成本必然会下降,加上存储器业的周期性,中国有可能交上“好运”。

然而真正的挑战来自于自身技术研发的挑战,中国必须努力研发,突破技术瓶颈,否则产能很难有大幅提升。

中国半导体业有国家实力作为后盾,此次存储器竞争是中国半导体业中的IDM模式保卫战,尽管任务艰巨,责任重大,但相信只要能坚持到底,就有成功的希望,因此中国存储器业要争口气。

本文转自d1net(转载)

相关文章
|
物联网 大数据 芯片
|
物联网 内存技术 芯片